市政府关于市区水环境整治工作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温州市人民政府 (2015年4月28日)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现就市区水环境整治工作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市区水环境整治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的贯彻落实,认真对照审议意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六城联创”等重点工作,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督导,抓好任务落实,有力推进了市区水环境的整治工作。2014年市区治水计划投资48.11 亿元,实际完成投资66.46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38.12%。据环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瓯江干流(温州段)水质为优;市区平原河网市控以上监测站位的氨氮平均浓度为4.74mg/L,比上年同期(5.29mg/L)下降4.5%;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为4.05mg/L,稳定在Ⅲ类水水平,比上年同期(4.21mg/L)下降4.23%;总磷平均浓度为0.275mg/L,比上年同期(0.334mg/L)下降16.9%,水质呈现逐步好转趋势。瓯海区去年还获评省级“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大禹鼎”。主要工作有: (一)全力营造“全民治水”氛围。充分发挥政府在水环境整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努力营造全社会合力治水的良好氛围。一是全面深化“河长制”。全面实行河道治理河长总负责、属地政府具体负责的河道治理责任制,全市共落实8751名各级党政干部担任14465条市、县、镇、村四级河道的“河长”,挂钩联系河道和重点治水项目,实现了“河长制”全覆盖,同时还配备了河道“督查长”和“河道警长”,形成“三长共治五水”的良好格局。目前,市区所有镇级以上河道已全部按照“一河一策”、“一河一档”要求落实河道整治工作,在河岸显要位置设立河长公示牌、在媒体上公布河长联系方式和工作职责,接受公众对河长制工作的公开监督。去年各级河长累计督查河道治理5.8万人次,其中市区8472人次。目前正制订县级河长考核办法,倒逼河长更好履职。二是强化部门职责落实。进一步完善市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加强部门协同和条块协作,坚持和完善每季一次的全市“五水共治”现场会和市“五水共治”领导小组会议、市治水办主任办公会议、市治水办专题协调会等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涉及部门职责交叉的事项;修订完善2015年“五水共治”考核办法,对治水任务较重的各相关部门进行专项考核。三是进一步健全投入机制。加大政府投入,按照“分层、分期、分类、多源”的原则,多方筹集治水资金。2014年市本级财政安排治水专项资金6亿元(是上年的3倍),三区政府安排治水专项资金4.85亿元;各级财政“三公”经费均已削减30%以上,把更多资金用于治水。认真做好治水项目包装,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治水资金补助;并建立政银企融资平台,目前已融资到位116亿元并获300亿元的银行融资授信;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捐资治水,去年市级机关干部和市区干部群众捐款合计1.34亿元。创新融资方式,在城乡污水治理等领域大力推行BT、BOT、TOT、PPP等模式。2015年市区治水计划投资74.95亿元,1-3月份已完成投资18.07亿元,投资完成率24.1 %,总体进展良好。四是强化舆论宣传和全民发动。设立《电视问政》、《新政聚焦》、《河长论坛》等栏目,组织开展“治水先锋”等20多个系列主题宣传报道或活动,举办“问计于民”恳谈会、“治水群英会”,大力开展治水公益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制定村规民约、组建治水队、护水队等,目前我市公益环保组织已达50多家,治水志愿者达3万多人,全民关心、参与、支持治水的浓厚氛围已初步形成。据2014年抽样调查,群众对“五水共治”满意率达80.4%,对生态环境满意度较上年度提升幅度8.7%,增幅居全省第一。 (二)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推进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建设。中心片污水处理厂迁建工程发布BOT招标公告,西片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正在进行“三通一平”,瓯江口西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东片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七都岛污水处理工程正在设备安装,南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单机调试,上述污水处理工程陆续建成投用后,将彻底解决市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加快市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永强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正在进行桩基施工,西向垃圾生态填埋场一期工程已进场施工。完善生活垃圾联保机制,协调周边县(市),合理调度垃圾清运,保障日产日清。二是加快推进截污纳管工程。全力推进市区101个片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68个项目。对沿河城中村改造中暂时不具备截污纳管条件的旧村,落实临时截污纳管措施,拆出一定宽度的河岸,搞好园林绿化,确保生活污水不直排入河。制定全市三级管网和“最后一米”接户管的建设计划,努力实现“污水应收尽收”目标,并通过开展第三方检测、定期专项督查等方式,强化施工过程监管,确保排水管网建设质量。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由市公用集团统一负责市区排水管网和泵站的日常养护管理,已累计疏通管网2092公里、整改更新泵站67座,运行保障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三是加强市区建筑渣土(泥浆)监管。强化市区建筑渣土(泥浆)日常监管,对市区运输企业实行资质报备和运输车辆日常及年度检验制度,完成市区渣土运输车辆密闭防漏装置和GPS定位系统及建筑泥浆中转平台、终端平台、消纳场所等节点全球眼监控设备安装。加强消纳场地建设,将瓯飞围垦区、空港新区纳入市区建筑渣土消纳场,开展建筑地基土水路运输大门围垦区消纳试点。制定《市区建筑泥浆违法处置专项整治方案》,组织城管、公安、住建、水利、环保、海事等部门严厉打击偷漏排泥浆行为,查处违法行为15起。 (三)切实改善沿河景观面貌。一是深入推进“黑臭河”整治提升攻坚。去年已提前消灭了垃圾河,完成市区“黑臭河”整治190条230公里。今年按照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要求,市区力争基本消除剩余的52条黑臭河和15个劣五类水质断面,截至3月底已完成了对市区黑臭河沿岸排污口的全面普查,排查出排污口3798个,15个劣五类水质断面“一站一策”的水质提升生态修复方案已全部制定实施。为严防河道治后反弹,对已整治河道组织开展全面排查、“回头看”,发现问题立即落实整改。二是加快推进沿河城中村改造。市区计划拆除温瑞塘河沿河旧村(城中村)65个,目前已完成鹿城区蒋家桥、葡萄、东屿及原洪殿村等4个村的拆除,启动了19个村的旧房拆除或安置房建设工作。根据温瑞主塘河“一环三线”重点片区建设计划,今年要启动实施22个沿河旧村(包括自然村和区块)的沿河整治和拆迁改造,截至3月底已签订征收协议44户,拆除旧房166户,建筑面积47379平方米。研究制订《关于扎实推进市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见》及《温州市区房屋征收住宅用房货币补偿市场化安置实施意见(试行)》,进一步深化指导推进城中村改造。三是实施河道“立体化”整治。制定出台市区河道清淤疏浚及水体修复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了温瑞水系活水畅流工程、瓯江翻水站加固改造工程,通过生态调水、水系沟通、建设闸泵等改善市区平原河网水动力条件。大力实施了生态河道和滨水绿道建设,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生态河道1224公里、滨水公园344座(市区62座)。出台了《温州市河道整治长效管理和责任追究办法》,正在加快制定《温州市区河道保洁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了点线面相结合、大小河道全覆盖的河道保洁网格化管理体系,市本级财政今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补助,属地均已落实保洁队伍和资金。 (四)严格环境监管执法。强势推进工业治污,截至3月底,建成4个电镀园区,除8家已通过验收的原地整治提升电镀企业外,其余212家均已入园生产;原地整治提升制革企业2家,关停7家;市区化工企业68家现已整治提升35家,计划关停的33家目前已关停28家,其余5家计划今年6月底前关停。严格行业监管,集中查处重污染行业、危废、涉水企业等重点领域和部位,去年市区范围共出动执法人员43198人次,检查企业16059家次,打击取缔非法窝点666个,刑事拘留169人,今年1-3月,市区范围共出动执法人员8553人次,检查企业3152家次,打击取缔非法窝点22个,刑事拘留5人,有效遏制了涉水污染行为的发生。强化面源污染防治。市区列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计划的213个村,去年市区已完成治理56个,剩余的157个村已全部列入今年的治理计划。严格落实畜牧业综合整治长效管理的属地管理责任制,开展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检查,坚决防止畜禽养殖反弹。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打击小作坊、小餐馆、洗车店、菜市场、洗发店等存在违法排污行为的“六小场所”,全力遏制污水入河。 (五)抓好重点跟踪督办事项的整改落实。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工作责任,认真整改,全力抓好重点跟踪督办事项落实工作。1.关于两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问题。两座污水处理设施均已制定建设方案,明确进度计划,落实责任主体,目前正在有序推进,西片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正在进行“三通一平”,计划2015年底建成主体;中心片污水处理厂迁建工程已发布BOT招标公告,计划2015年开工,2017年建成主体。2.关于污水泵站的移交和日常管理问题。市政府已于2012年12月出台了《温州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试行)》(温政办 〔2012〕234号),明确了污水泵站的移交办法。2014年12月,市政府对该管理办法进行了部分修改,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的运行、维护资金的来源。目前市公用集团已经按照有关规定接收市区泵站67座,并全部进行了整改更新。为规范化运行管理,去年投入近840万元,将泵站值班运行与泵站设备维养委托专业公司管理,保障泵站正常运行。3.关于瓯海区直排污水的临时处置方案问题。目前已完成对梅屿泵站的升级改造,污水输送量提升到6万吨/日(原污水输送能力4万吨/日),由于西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而暂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下一步将全力加快西片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投用。4.关于清明桥片区污水无法排放问题。市排水公司对群众反映的清明桥社区3幢与4幢间小路下水道堵塞问题进行工程整治,工程完工后进行了多级回访,目前该片区管网运行正常。由于清明桥社区属旧城区域,片区内排水设施陈旧,排水能力略有不足,特别暴雨情况下,个别低洼地方较易积水,通过局部工程整治措施难以完全解决,下步将结合加快旧城改建工作,进行整体改造,彻底解决该地段排水问题。5.关于瓯海大道排水不畅问题。温瑞大道——站南路段原高架下桥段,因改造时雨水管翻修不到位导致无法正常排水;汤家桥南路——文昌路段及龙腾路以东段雨水因出水口不明,极易造成路面积水。针对发现问题,已进一步加强有关管道的疏通维养,对积水较严重的路段制定应急抽水方案,确保瓯海大道基本不积水。同时,为彻底解决瓯海大道排水问题,已督促建设单位对该道路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修复雨水管道,并抓紧办理工程移交手续,确保道路规范、长效管理。 尽管当前市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体进展良好,在工作落实上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截污纳管、城中村改造滞后仍是当前主要制约因素。目前市区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能力仅为48.4万吨/日,正在新建或改扩建的6座污水处理厂,按原定计划要到2016年才能基本实现全部投运;市区立项整治的101个片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还有33个未完成,导致目前市区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均不足;温瑞塘河沿线计划拆除的65个旧村(城中村),目前仅完成4个村的拆除,污水直排河道现象依然存在。二是黑臭河整治和水质提升工作难度大。目前市区还有黑臭河52条41.29公里未完成整治,15个劣五类水质站位中还有12个站位水质为劣五类。由于市区剩余黑臭河多属于城中村沿线、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的河道,在外源污染治理不到位的情况下,按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时间节点基本消灭黑臭河和劣五类水质断面难度极大。三是长效维护机制还不完善。全覆盖的河道日常保洁制度还需进一步深化,黑臭河治理后反弹风险依然存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行维护机制有待抓紧建立健全。此外,全民治水氛围有待继续加强,虽然“五水共治”已成为各级各部门的中心工作,但是一些群众仍在一边污染水环境、一边要求政府加速治水,政府干、群众看的现象依然存在,群众“惜水、护水、节水”的意识还不强,参与治水、合力治水的氛围还需进一步增强。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坚持“一把手”对治水工作负总责,持续强化治水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制定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牢牢抓住“河长制”这个牛鼻子,以河长“治、管、保”责任的进一步落实,全面带动和落实好各项治水职责。同时,结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加大技术指导、资金补助和政策倾斜力度,加速推进市区水环境整治工作。 二是突出重点,水岸同治。加速推进岸上污染源治理工程建设,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时间节点要求,倒逼推进6大污水处理厂、2个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及片区管网改造工程的建设。全力推进温瑞主塘河“一环三线”重点片区建设攻坚,重点启动实施温瑞主塘河“一环三线”沿线22个旧村、4个旧厂区、4个旧市场、12座桥梁的改造,完成河道清淤、沿河截污纳管和排污口排查,完成沿河27座滨水公园和8座人行景观桥的建设改造。同时,按照“水岸同治”思路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时间节点要求,加速消灭市区剩余的52条黑臭河,消除15个省市控站位劣五类水质。 三是强化督考,严格执法。定期对市区水环境整治工作情况进行通报、督查,联合新闻媒体、利用全媒体曝光台,进一步拓展日常监管的广度和深度,全力推进工作落实。进一步优化考核机制,将黑臭河治后反弹、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市控断面水质达标率等指标设定为年度考绩的否决指标,更好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同时,深入实施污染源大排查大整治、生态环境大排查大整治、建设项目大排查大整治、清理“土政策”专项行动、解决环境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等五大专项行动,持续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力度。 四是健全机制,长效管理。重点是制定出台《温州市区河道保洁管理办法》,全力促进河道规范化管理水平提升;督促属地政府切实落实好河道保洁经费和人员队伍,进一步健全完善全覆盖的河道网格化日常保洁机制;加速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机制,确保建成就能用、建成马上投用;严格落实《温州市河道整治及长效管理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明确河道整治及长效维护的责任主体、主要职责、追责办法,通过严肃责任追究确保治水成果常态长效。 五是营造氛围,全民治水。精心开展“五水共治”公益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工地等“十进”活动,增设“五水共治”户外公益广告牌,开设中小学校“五水共治”课程,并继续举办“河长论坛”、“治水先锋”等专题专栏,进一步推广使用“五水共治”全媒体曝光平台,全面强化“五水共治”宣传的广度、深度,着力提高全社会对“五水共治”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营造更加浓厚的全民治水氛围。 (来源:温州人大网,2015-04-28) “......中心片污水处理厂迁建工程已发布BOT招标公告,计划2015年开工,2017年建成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