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合肥市滨湖新区北涝圩环境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二次公示 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安徽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对“合肥市滨湖新区北涝圩环境治理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写工作。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二次公示。 一、建设项目概要: 工程背景:现状北涝圩冲沟与巢湖直接相连,由于缺乏排水体系,地表径流汇水区域内未经处理的污水均排入北涝圩,河道水质逐渐恶化,而巢湖是周边城市或城镇的主要用水水源,如不对其其污水进行治理,则将对巢湖污染治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滨湖新区北涝圩环境综合整治是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工程的建设,对于保护北涝圩、巢湖流域水体环境,实现整个巢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战略部署、确保巢湖水质的污染程度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实现巢湖治理总体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项目投资:本工程总投资45419.74万元。污水收集与处理工程投资26428.95万元,河道治理工程投资17076.39万元,湿地生态修复投资1914.40万元。亚洲开发银行贷款27090万元(约合4300万美元,以1美元=6.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其余由建设单位自筹。 2、建设地点:合肥市滨湖新区北涝圩环境治理工程项目位于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烟墩镇北涝圩。北涝圩冲沟(巢湖河)是巢湖的一个小支流,西起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区域,东至巢湖,流域面积约17.6km2。本工程范围内北涝圩冲沟(巢湖河)河道西起云南路,东至巢湖,河道长度约3.878km。现状河宽3-18米,河堤高程9.0-14.45米,北涝圩区域现状大部分为农田、鱼塘,自然地面高程为6.9~14.3m。 3、建设内容:合肥市滨湖新区北涝圩环境治理工程(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北涝圩污水厂及配套管网;2、河道治理工程,主要为河道清淤工程、河岸整治(生态护坡)和绿化建设工程;3、湿地生态修复。 (1)河道截污及污水处理工程:根据服务区域内污水量预测,近期2015年规模按照3万m3/d设计并建设,2020年根据实际污水量增加3万m3/d处理规模,预留远期工程建设用地以达到12万m3/d的总处理规模。设计确定采用A2/O作为本工程的主体工艺设计方案。并配套建设服务区内污水管网85.15公里及污水提升泵站一座。 (2)河道治理工程,主要为3.878公里河道清淤工程、河岸整治(生态护坡)和绿化建设工程。 (3)湿地生态修复:30公顷生态湿地修复,根据滨湖新区排水工程规划,北涝圩下游改善湿地现状,保证蓄水面积30公顷,位于北涝圩冲沟(巢湖河)入巢湖口北侧。 二、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概述 一、水环境环境影响评价 1、施工期: (1)河道清淤产生水污染物的途径主要有:挖泥扰动水体引起的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和扩散对北涝圩水质的影响;抛泥区余水排放;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油污及露天机械被雨水冲刷产生的含油污水等;堆放的建筑材料及挖填土方产生的泥土被雨水冲刷对水体的污染;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在产生的各类生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和石油类。 (2)护坡工程、施工道路工程和临建工程 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油污及露天机械被雨水冲刷产生的含油污水等。此类废水中主要含有石油类污染物,需经过隔油处理后排放;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对水体产生的污染,施工营地设置在水体200m以外,营地的废水严禁直接排入北涝圩;施工人员食堂废水先通过隔油池预处理,旱厕采用化粪池处理。预处理后废水进入废水调节池定期用罐车清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堆放的建筑材料及挖填土方产生的泥土或矿石被雨水冲刷对水体的污染。施工期间产生的一次性水土流失(泥沙)的岸上场所,设置沉降池进行澄清处理,以避免泥沙随施工废水排入周边水体而影响水体水质。施工道路工程、临建工程施工产生的泥渣、废水、废浆要先经沉浆池沉淀,严禁倒入河道中或随意乱丢乱弃,以免污染水体、抬高河床或压缩过水断面及淤塞河道。 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区的冲洗废水、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等。 冲洗废水主要来源于石料等建材的洗涤,主要污染物为SS;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BOD5、COD等。 冲洗废水的排放特点是间歇式排放,废水量不稳定。因此,施工中往往用水量无节制、废水排放量大,若不采取措施,将会在施工现场随意流淌,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施工期生活污水的水量相当少,对周围水环境影响甚微。 对于施工中的冲洗废水,建议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废水沉淀池一座,收集施工中所排放的各类废水,废水经沉淀后,仍可作为施工用水的一部分重复使用,这样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轻了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 (3)管网工程:管网施工过程中暴雨地表径流冲刷浮土、以及因拆除建筑物和铺设管网所产生的大量沙石、粉尘、垃圾、弃土等,使雨水不但夹带大量泥沙,而且携带油类、化学品等各种污染物;施工机械运转中的冷却水和洗涤水或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这类污水含有石油类,若未经预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水体造成较大的影响;开挖和钻孔产生的泥浆水属于施工废水,这部分废水含有大量的泥沙,若未经预处理而直接排放,将容易导致下水道和河道的淤塞。管网施工过程中的生活污水。 2、运营期: 运营期的影响主要来自污水处理厂。 北涝圩污水处理厂年废水总排放量1095.0万m3(年工作日按365天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COD:547.5t/a、BOD5:109.5t/a、SS:109.5t/a、NH3-N:54.75t/a、TP:5.475t/a、TN:5.475t/a。 北涝圩丰水期、枯水期时的预测结果可知,因北涝圩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增加了地表水北涝圩的污染负荷,但北涝圩冲沟与湿地交汇处COD、TP的预测值均低于Ⅲ类水体标准限值。北涝圩冲沟(巢湖河)水流进入湿地,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可以降解和转化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在满足巢湖水体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了巢湖的污染负荷。 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主要影响包括底泥疏挖时产生的恶臭,堤防、抛泥区围埝工程等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 抛泥区恶臭:评价分析,抛泥区施工期间恶臭强度约为1~2级,影响范围在30m左右。评价建议:底泥堆放场及时覆土遮盖,并采取及时恢复植被、绿化等措施,减少恶臭影响程度和时间;航道清淤工程选择在枯水期进行,避开底泥气味易扩散的炎热夏季。同时分段施工,疏挖出的底泥及时输送至底泥堆场,并及时进行生态恢复等处理。 施工扬尘:扬尘的影响可达50~100m,由于项目选择作业区时已尽量考虑远避居民区,项目建设不会对河道沿线居民点等环境空气敏感点产生不利影响。为减缓大气污染物的影响,评价提出:①预制场地、拌和站的选址须远离居民集中区域,距离至少应在200m以上。②施工期定期对预制场地、拌和站、各类工程施工现场、施工道路进行洒水和清扫,减少扬尘产生量。③建筑材料装车时应控制装载高度低于车厢挡板,减少运输途中粉尘撒落。④遇有5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填挖、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⑤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由于施工点分散,涉及范围大,工程材料车辆运输的尾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总体上,施工产生的大气污染物量小且分散,大部分地段扩散条件较好,不会明显降低附近的大气环境质量。局部地段的大气污染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2、运营期: 营运期主要的大气污染来源于北涝圩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废气主要有NH3、H2S和臭气。主要废气污染源是进水粗、细格栅处、污泥泵房、贮泥池、污泥脱水机房以及氧化沟曝气池等。经类比可知北涝圩污水处理厂各污染源及厂界的NH3和H2S浓度均满足二级标准,经过预测,北涝圩污水处理厂的卫生防护距离确定为200m。 北涝圩污水处理厂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如下: (1)在厂区及厂区四周设置绿化隔离带,这样既可起到绿化作用又可起到隔离作用。厂区内种植花草树木,厂区四周种植高大常绿乔木树。 (2)充分考虑当地主导风向,合理布局废气污染源。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废气源为格栅,曝气沉砂池,污泥浓缩池,最终贮泥池等。工程设计上将这些构筑物设在远离厂前区的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并在其周围种植花草树木,防止臭气扩散;办公楼建在厂前区主导风向上风向。 (3)在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加装引风机,进行高空排放,以减少臭气的发散;对会产生废气的构筑物安装生物除臭装置,集中处理后外排。 (4)加强对污泥的管理,污泥经脱水后尽快运至合肥市固废处置中心集中处理处置,对厂内临时堆场要用氯水或漂白粉液冲洗和喷洒。运送污泥的车辆在驶离厂区前要做消毒处理,在运输途中要防止沿途丢弃、遗撒,处置方法要得当,以防造成二次污染。 (5)厂区的污水管设计流速应足够大,尽量避免产生死区,导致污物淤积腐败产生臭气。 (6)污水泵站产生的臭气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建议对泵站的设备选用上,采用先进的进口设备,关键设备在泵站内,站房内有至少两套除臭的设备(一套备用)。泵站采用半地下式,进水池加盖。 采取评价建议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后,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可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厂界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的二级标准,不会降低项目区现有空气环境质量功能。 三、声环境影响评价 1、施工期:施工场地远离环境保护目标;施工中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机械设备,并注意维修养护和正确使用,使之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高噪声施工机械在同一区域内使用,设置简易声屏障,减少施工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2、营运期:运行期影响主要是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措施如下: (1)选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并对主要噪声源进行防噪隔声措施。对室内噪声源做好设备间隔声措施,对室外噪声源加吸声罩,做防振基础等。 (2)本项目沉砂池的搅拌器设于水下,建议厂内使用潜污泵,所有动力设备及水泵等均设置在地下且封闭。 (3)对其他地面以上的高噪设备用房采用隔音、吸音材料建筑,以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合理布局构筑物,尽可能增加厂区绿化,高噪声设备布置在远离厂内办公区。 (5)作好泵房隔音措施,定期维护设备。 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运行过程中,其厂界噪声可以达到GB12348-90中1类标准的要求,不会降低项目区现有声学环境功能。 四、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 根据对河道表层底泥样品的检测分析结果,北涝圩底泥中的各项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均小于《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对农田施用污泥中污染物的最高容许含量限值要求,且底泥现状监测结果均小于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将合肥市环境监测站抛泥区土壤现状监测结果与底泥现状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底泥中各重金属的含量与抛泥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没有明显差异。 此外,抛泥区选择在疏挖区附近,以避免长距离运输带来的工作不便及污染,抛泥区围埝采用内侧土工膜防渗,避免泥浆中污染物随水外渗污染围堰外水体环境。因此原有土壤不会受到影响,由于抛泥区土壤在施工过程中将被疏挖上来的底泥覆盖,土壤利用方式将发生改变,抛泥区吹填结束后,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复垦、植草种树或造景。由于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原有水田或水塘将被改造成为旱地、林地或生态用地等,但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2、运营期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泥饼、隔栅渣以及厂区工作人员办公、生活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 根据《合肥市污水规划(2007~2020)》及《合肥市滨湖新区(十五里河以南区域)排水工程规划》,滨湖新区范围内污水处理厂所产生污泥就近送往肥东复兴污泥处置厂。远期送至规划建设的滨湖新区污泥处置厂。 生活垃圾送至垃圾填埋场。 在经过以上处理后,北涝圩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外环境的影响很小。 五、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农业生态影响 河道整治完成后主要是抛泥区的土地类型将发生改变,可能由水田变为旱地等,土地利用的景观破碎度有所增加,在采取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后,项目建设对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较为有限。 报告书提出疏浚土方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未经污染的淤泥质土,是耕种作物的良好土质,其它土方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和处理也可作为耕地使用。所选择的抛泥区多为洼地和水塘,将此填平后的压重堆土也可消除堤防汛期渗透影响。施工结束后对抛泥区可进行平整复耕,水塘、水田可改为旱地、菜地及林地继续种植作物。 (2)植物及生态系统影响 植被:拟建工程及周边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以次生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陆地植被的分布斑块镶嵌,面积均较小,水生植被为零星分布于河道岸边的芦苇、香蒲等挺水植被、苦草等沉水植被以及菱等浮叶植物,此外还有大量的沿岸的湿生植被。航道整治工程对陆地植被的影响主要为:施工中,由于车辆碾压等人为干扰活动,将改变植被的原始自然面貌,生物量及生态价值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航道疏浚和清淤过程中,将破坏水生植被,且清理出的淤泥还会掩埋大量的沿岸植被。淤泥清出后,航道的流速将增加,对水生植被造成影响。航道治理后,生境的复杂程度降低,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河道的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功能:沿线区域生态系统主要功能是农业生产,且项目永久占地面积有限,区内整体格局和组分将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生态完整性:该项目航道整治段河道沿线主要为居民、农田及部分小城镇等,为人工生态系统区域。 河流水系是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发育生物和维护生态平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整治的河道早期是自然河流,由于多次人工防洪改造、整治及建设,使其增加了更多的人为成分。目前河道所在区域已是一个人工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交织的复合生态系统,且人工生态系统占据主导地位,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已受到严重破坏。 (3)动物生态影响 工程建设对陆生动物的影响主要源于施工占地、施工及其排污所导致区域水环境、环境空气和声环境质量下降。影响范围主要为堤防两侧区域。该区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生境变化大,除鸟类外,野生动物数量已很少,主要为鼠类、蛙类、蛇类常见的小型动物,但家禽、家畜数量较多。工程建设仅暂时影响动物在施工区及外围地带的分布及数量,不会改变其区系组成。 随着水土保持措施、护坡植草绿化工程、植被恢复措施和复垦措施的实施,堤防两侧将形成新的堤防绿化景观,成为野生动物新的栖息地;工程完工后,临时占用的林草地和耕地也将得到恢复,使野生动物栖息地得以恢复。因此,工程施工对动物总体影响较小。 (4)水生生态影响 由于北涝圩属季节性河流,枯水期水量小,水体中的水生动物量较少,河道清淤对水生动物影响较小;工程实施后,河道拓宽、底泥清理将使河水水文状态和水质得到改善。 评价分析,河道整治对水生生态环境及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的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影响也随之结束。清淤工程将会改变河流生态系统的基底,水体的营养成份发生变化,水体生物系统的结构发生改变,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亦将发生变化,发生新的演替。河道道整治河段不是珍稀鱼类保护区,且多年未发现珍稀鱼类,也没有大规模的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分布,工程施工尽量选择枯水期,工程施工对鱼类影响较小。 四、环境影响环境评价结论要点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相关规定,符合滨湖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工程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及固废经采取相应的污染治理方案后均可达标排放;不会降低评价区域地表水和大气环境质量原有功能级别;项目建设对进一步健全滨湖新区防洪体系,完善滨湖新区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次评价认为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运行过程中,在确保施工安装质量、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落实环评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公示时间为即日起十天,公示期间如有意见或建议者,请与以下相关单位及人员联系。 六、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地 址:合肥市滨湖新区紫云路与西藏路交叉口 联系人:贾工 电 话:0551-3617893 七、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机构名称:安徽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 地 址:合肥市长江中路73号 联系人:宋工 电 话:0551-2638283 (来源:滨湖网,2011年12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