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污水达标排放工作情况的汇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汇报全市污水达标排放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目前全市污水达标排放工作情况 生态建设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系统工程。一直以来,我市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今年5月20日,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会上,生态市获环保部命名。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对于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年来,市政府坚持把污水达标排放作为水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来抓,围绕2015年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目标,市政府专门组建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工作小组,统筹推进我市污水达标排放工作。同时,以《关于加大环境建设力度,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议案》续办为契机,拟定了续办方案,落实了包括污水达标排放在内的一系列重点工作责任,对部门、乡镇明确了目标倒逼、工作联席、坚持责任追究等多项制度,切实推进工作进程。 (一)加强设施建设,夯实污水达标排放工作基础 为保护城镇生态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市不断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及雨污分流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2007年,我市委托南京市政设计院编制了《海门市区域污水处理规划》,根据规划,全市分为三大污水处理系统,分别为第二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灵甸水务有限公司和黄海水务有限公司,规划日处理污水能力分别为16万吨、6万吨、4万吨。根据规划内容,近年来政府累计投资7亿元,实施污水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分别已建成第二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一、二期工程,处理规模为8万吨/日,灵甸水务有限公司已建成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2万吨/日,黄海水务有限公司已建成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1万吨/日,至2014年底三大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能力可达15万吨/日,占规划污水处理能力的58%;分别已建成DN600以上区域污水主管网65千米,在建DN600以上污水主管网25千米,占规划工程量的68%;在加快实施区域污水处理工程的同时,还建成了树勋、万年、德胜、麒麟、余东、四甲、正余、王浩、货隆、刘浩等10个建制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分别为500吨/日和1000吨/日,共计0.65万吨。根据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工程和今年计划实施的工程,污水处理主管网除海永、正余、余东镇外,已覆盖全市乡镇(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已实现全覆盖。雨污分流改造方面。为改善城区河道环境,解决河道污染问题,2008年,我市先后实施了城区雨污截流一、二期工程,同步对日新河、宏伟河、通沙河进行了河道清淤疏浚;2010年,投入2500万元,实施12号横河整治工程,完成了沿线企、事业单位及居住小区的雨污水分流改造工作,将污水收集至污水厂集中处理,河道水质已明显改善;2011年投入2500万元,实施了通源片区排水改造,对改造范围内的市政雨、污水收集管道进行改造和完善,对区域内管网老化严重的住宅楼进行雨污分流改造;为进一步改善城区水环境,去年市委市政府又投入5000多万实施“三河”综合整治工程,雨污分流成效明显,城区“三河”河道水质环境明显改善;为解决海西片区的排水和海门河北侧区域的污水排放问题,改善城市居住环境,今年又投入7000万元实施海西片区及北海路以北区域排水改造工程,目前工程已进入招标阶段,计划6月初开工,12月份完工。 (二)开展专项治理,提升污水达标排放工作水平 近年来,全市上下开展了多方面的专项治理工作,全面提升了水环境质量。 1.开展多行业工业废水整治。近年来,市环保局牵头每年选择若干行业开展专项整治,不断提高工业污染源达标水平。一是化工企业专项整治。2013年4月,以第三轮化工整治为契机,对43家化工企业开展了全面摸底,摸清存在的环境问题并进行有效整改。2013年9月,对化工园区企业开展环境问题突击整治,督促36家企业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整治,解决问题115个,促使园区企业达到化工园区验收标准,先后关掉化工企业7家。今年以来,结合省、南通市关于开展化工园区环保专项整治的要求,我市启动了化工园区专项整治,通过全面排查化工园区环境污染问题,依法采取“限期治理一批、停产整治一批、取缔关闭一批”等措施,大力推进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园区企业污染达标排放、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二是印染行业提标升级整治。市环保局牵头分2批对27家印染企业开展提标升级。2013年一期19家印染企业投资了2555万元实施了提标升级和中水回用,关掉印染企业1家。2014年二期9家印染企业,正在开始方案设计、选定施工单位、资金筹集,将在9月30日前完成治理设施改造。三是电镀行业专项整治。2011年,对全市15家电镀企业开展环境整治,改造污水治理设施,开展雨污分流,安装自动监控,规范污泥处置,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四是机针行业专项整治。2013年集中梳理了19家机针企业及电镀废水处理厂的污染底数和环境守法状况,关停了临江电镀污水处理厂。今年将以实施南通市申海工业技术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集中电镀车间为契机,实现电镀废水集中处置。10月底前,18家机针企业电镀车间全部关闭,实现机针行业的转型升级。 2.开展多片区环境综合整治。近三年来,我们针对群众反响较大的区域环境问题,开展了德胜李彬村螺丝行业整治、海门镇张北村环境整治、三厂东部工业区环境整治、滨江街道招商局重工东侧片区环境整治、刘浩天西村38家畜禽养殖示范整治、海门高新区城兴村环境整治等6 个片区的环境整治。螺丝行业整治中,对5家从事螺丝发黑和粹火的企业整治了污水排污管道和废水治理设施,疏浚了相关河道;张北村环境整治中,村部5家企业完善了环保审批手续,开展了雨污分流,集资了20万元兴建了废水集中处理设施;三厂东部工业区环境整治中,督促三厂东部工业区8家企业所有项目依法履行环保审批手续,建设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废气治理设施,单独设置污水管网;招商局重工东侧片区环境整治中,市环保局牵头组织夜查10次,日常检查20多次,服务企业20多次,解决各类环境问题10多个;高新区城兴村环境整治中,疏浚河道12条,整治企业72 家;刘浩天西村畜禽养殖示范整治中,对刘浩天西村38家畜禽养殖先行示范整治,规范三废处置,疏浚污染河道,并在全市推广,当年6月,全面普查了全市畜禽养殖户701家,52家单位投入1000万元开展“百日整治”,对36条河流进行了疏浚。 3.开展多流域沿线企业环境整治。 2011年,我市对海门镇城兴村十号横河和德胜七号横河沿线企业进行了环境整治,改造污染治理设施,规范污染排放管道,十号横河全面疏浚。2012年,对民生河、十二号横河进行专项整治,查清城区民生河、十二号横河沿线企业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及排放去向,整治雨污管道,并全部纳入城市管网。2013年,对浒通河沿线企业专项整治,清查浒通河沿线56家企业74个排放口,制作了红、黄、蓝、绿四色公众监督牌(红色代表工业废水、黄色冷却水、蓝色生活污水、绿色雨水),安装公众监督牌74块,聘请环保义务监督员25名。挖掉暗管2根暗管,邀请了媒体公开拆除曝光,并实施了定格处罚。对通吕运河沿线企业专项整治,清查通吕运河沿线73家101个排口,安装60块四色公众监督牌和3块公众监督公示牌,聘请了沿岸36位环保义务监督员。2014年,正在实施城区“四河”整治。对海门河、民生河、12号横河、青西河河道城区段沿线管网和企业全面排查,查清“四河”目前水质状况和沿线排口数量及用途,查清企业设立的排口数量及用途,整肃“四河”沿线排污口,规范企业排污行为。 4.采取多措施推进水环境保护。一是开展“沿江沿海沿河”清网行动。2012年的清网行动中,共清查企业130家,拆除违规管道22根,整改环境问题79个,处罚违法企业14家。二是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工程。2013年,市环保局集中对城区16条河道5.3千米水域开展水质调查,采样52个,绘制了城区水污染分布图。在城区16条河流水质和污染状况调研的基础上,以同样的方式对全市236条河流逐条专项调查。随后,提出了全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工程计划,制定出台了《海门市2013—2015年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分解了2013年、2014年、2015年工作目标,并对部门区镇明确了分工任务和工作职责。三是加强水污染排放企业监管。经常性开展水污染治理设施的明查暗访,2013年对因污水治理不到位而实施行政处罚的事项达到23起。市环保局牵头制订了《2014年环保夜间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半月组织一次,每月通报一次,每季度环境形势分析一次。 (三)加强部门联动,形成污水达标排放工作合力 我市农业局、水利、农办等多个部门联手,全方位推进全市污水达标排放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技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农药使用量(折有效成分100%)下降了12.2%,农药施用强度降到了2.4公斤/公顷,化肥施用强度降到了247.5公斤/公顷。通过推行雨污分流、沼气工程建设及有机肥生产企业建设,推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同时,积极调整饮用水保护区范围内种植结构,推广抗病品种,减少农业投入品带来的污染;严格农业投入品使用,严禁在饮用水保护区范围内使用农药、化肥,严禁在饮用水保护区范围内进行畜禽规模养殖和水产规模养殖。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我市于2010年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目前有6个区域性中转站投入运行,形成了“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置”的处理模式,2011、2012、2013年垃圾处理量分别为6.5万吨、10.5万吨、12.6万吨,今年预计将达15万吨。同时,我市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各乡镇(园区)均成立了保洁服务中心,组建了专门的河道保洁队伍,积极完善治理体系,改善河道水环境。今年起我市三、四级以下河道由镇村落实管护的运行体制,市财政对农村河道保洁补助经费也从1.5万元/村提高到2.5万元/村,同时督促镇乡(园区)、村按照规定足额配套资金。全市建立12个保洁服务中心,1800多名保洁员,其中300多名专职河道保洁员,按照“四位一体”长效管理总要求,明确保洁员职责,根据保洁员劳动强度、责任区域的大小,管护成效的优劣,实行绩效考核,奖惩分明,大力推进河道整治和长效管护,努力改善农村水环境。加强县乡河道疏浚力度。通过不断创新管理体制,重点完成规划体系,全面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县乡河道疏浚、县级河道塌方治理、农村河道二轮疏浚整治。从2012年起用三年时间,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村实施河道二轮疏浚整治,前两年共实施了158个村,疏浚沟河11000多条,完成土方1300多万方,通过规划审核、公开招标、巡回检查、现场推进、定期通报、实地验收等形式,评定了16个优秀村、130个合格村和12个基本达标村。今年是二轮疏浚整治的第三年,剩余的76个村正在全面推进,年内将全部完成。同时市、乡两级切实加强了河道管理,全市水生态环境和水质得到初步改善。 二、当前污水达标排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表水质量有待提高。(二)污水处理能力不够均衡。根据污水处理规划和全市污水排放预测量,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总量基本能满足全市污水排放量,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平均达85%,但与主管网连接的乡镇配套支管网建设滞后,污水不能正常收集,乡镇污水达标处理率偏底的问题比较突出,城区污水处理率已达95%,但乡镇平均不足40%。(三)面源污染治理亟需加强。过量施用化肥和高残留农药等现象仍然存在,部分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水环境造成了污染。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日常监管。继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工程,认真做好水质监测、公示、监管、通报工作。继续加大工业污染治理的提标升级工作,开展化工园区再提升工程,对化工、印染、电镀等重点工业企业进行非工作日突击检查,依法限期治理一批、停产整治一批、取缔关闭一批。对客水污染我市境内河流的情况,彻查原因,并第一时间向上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反映。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高效的问题化解机制和严格的工程建设管理机制,倒排工程序时节点,抢抓工程进度,2014年底完成第二污水处理公司三期工程, 2015年6月底前建成临江工业污水处理厂, 2015年12月底完成总投资约2.5亿元的部分乡镇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 三是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农民培训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为有效载体,深入开展农业环境保护知识和技术的宣传培训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户的环保意识。以实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村清洁能源工程为契机,加大养分配方化、用量技术、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大农业监管执法力度,约束和规范农业生产作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虽然我市近年来在污水达标排放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对照更高水平小康的目标任务还有一定的差距。加强污水达标排放,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是保护水环境的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大工作的组织推进力度,建立健全水环境保护的责任机制,管齐下、多措并举,为“两个率先”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希望市人大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督促我们做好这项工作。 谢谢大家。 (来源:海门市人大常委会,作者:hmrd,2014-6-24) “......黄海水务有限公司已建成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1万吨/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