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第3110086个访问项目信息论坛
论坛首页
     
主题总数:58156 | 回复总数:99306
 
欢迎『dsm』最新加入论坛
 
     
  您还没有登陆论坛,请登陆 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回贴 发新帖 发布小字报

  『项目信息论坛』>> 『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拟在建项目汇编』 | 本分论坛共57571贴 | 99234回复 | 分论坛版主: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6738-河南省郑州市双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2010/1/10 2:43:00)
楼主

姓名: admin
发贴数:56600
回复数: 94762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4/11/24 10:0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本

  1 总则
  1.1规划背景及项目由来
  村镇建设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城镇化进程不可缺少的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小城镇建设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须水镇作为郑州市区西部重镇,其发展需要合理的规划引导。
  为了指导须水镇的建设发展和城镇功能完善,郑州市中原区政府于2004 年2月,委托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总体规划(2004-2020)》的编制工作。
  须水镇作为郑州市区的用地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市发展空间及完善城市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规划编制受到的限制因素较多,情况较为复杂。该规划编制其间,由于受原须水工贸园区的撤并、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选址等因素的影响,规划方案经过反复修改,于2005年7月形成规划成果。规划成果经多方意见征询、修改完善后,于2005年11月通过了由郑州市城市规划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但是,随着郑州市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郑州市区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郑州市政府将规划须水镇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北的大部分用地选作郑州市纺织产业园发展用地建设,《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总体规(2004-2020)》成果受到影响,未予审批。
  2006年12月,郑州须水机械制造(加工)产业园成立(郑园区[2006]16号);2007 年初《郑州市纺织产业园总体规划》通过市政府审批进入实施阶段。2008 年 2 月,《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8-2020)》经国家建设部审查通过,将须水镇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北的用地纳入了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须水镇建设形势趋于明朗,未来的发展建设具备了明确的上位规划指导。 
  中原区人民政府于2007年6月提出了重新编制须水镇总体规划的要求。2007 年7月,市规划局函复同意中原区政府组织编制须水镇总体规划(郑城规县区[2007]52 号)。2007年9月,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受中原区政府委托编制《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总体规划(2007-2020 年)》,并成立须水镇总体规划项目组开展工作,在进行了深入的基础资料调查和广泛的意见征询后,于 2008 年 5 月完成《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总体规划(2008-2020 年)》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其相关规定,属于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包括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加强对镇区规划实施过程的管理,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更好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郑州市中原区政府决定对镇区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为此,郑州机械制造(加工)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委托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本次《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总体规划(2008-2020)》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院在现场踏勘,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要求,于2009年2月编制完成了《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总体规划(2008-2020)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结合环评大纲及与会专家技术咨询意见,我院开展了本项目的环境现状调查及现状监测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于2009年6月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版)。本报告书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郑州市环保局、须水镇人民政府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1.2编制依据
  1.2.1 环境保护法规和文件
  1.2.2 环境保护行业的技术规定
  1.2.3 相关规划、文件及批复
  1.3 评价目的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目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规划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拟议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预防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规划方案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对须水镇开发现状进行回顾,识别规划方案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调查了解当地环境资源赋存情况,主要从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等方面,分析规划方案的资源承载能力;评价规划方案(规模、性质、产业选择、布局)的环境合理性,论证规划方案实施后的环境影响,提出减缓、回复、补偿的环境保护对策;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循环经济思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规划方案提出调整建议,给出环境优化推荐方案,为当地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4 评价原则
  1.5 评价重点
  根据《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总体规划》特点及规划区域环境现状,本次评价重点是:
  (1)识别须水镇规划区域内开发建设活动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可能制约须水镇发展的环境要素;
  (2)根据须水镇的环境质量状况、区域环境功能特点,分析和预测规划区域内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废气的影响,以及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确定纳污水体的环境容量、城市环境空气容量。
  (3)分析规划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其他各专项规划的相容性,从宏观角度对《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总体规划》的性质、功能布局等方面进行论证,对镇区的发展提出优化建议和调整方案;
  (4)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镇区各环境保护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预防、降低、修复或补偿由规划实施可能导致的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5)对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总体规划的功能区划、功能布局、产业结构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1.6 评价对象和评价时限
  评价对象:《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评价时限:2008—2020年,其中近期规划期限为2008—2010年;远景展望至2020 年以后。
  1.7 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北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上路,南至须水河—中原路,东至西四环路,西至行政区界,总面积14.7km2。
  1.8 环境保护目标
  本次评价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可见表1-1。
表1-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备注
村庄 郑州机械制造(加工)产业园区内 三十里铺 2835人
二砂村 986人
庙王 2235人
白寨 1996人
须水村 9612人
付庄村 1870人
郑州机械制造(加工)产业园区外  与产业园区的方位、距离 
孙庄村 E,1000m 2198人
小李村 N,800m 1254人
天王寺村 N,2000m 1070人
铁炉村 NNE,2500m 4421人
桐树王村 S,1200m 3553人
三王庄 SE,1000m 1747人
马庄 S,1000m 2865
大李庄 E,2500m 3059
址刘村 SE,2000m 1865
地表水 须水河两侧不小于50 m 范围

的陆域范围 
地下水 园区内周边1Km范围内的浅层地下水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总干渠左岸3公里,右岸2公里 
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管道两侧各50m范围 
洛驻成品
油管线 洛驻成品油管线两侧 50 米范围内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两侧 50 米范围内 
文物遗址 保吉寨遗迹、御马庄遗址 


  1.9评价方法
  1.10评价工作程序
  2 区域环境概况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1 自然环境概况
  2.2社会经济状况
  2.3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2.3.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现状监测
  SO2:评价区域内SO2小时平均浓度范围为0.018~0.081mg/m3,标准指数为0.036~0.162;日均浓度范围为0.029~0.070mg/m3,标准指数为0.193~0.467。
  NO2:评价区域内NO2小时平均浓度范围为0.16~0.086 mg/m3,标准指数为0.067~0.358;日均浓度范围为0.029~0.074mg/m3,标准指数为0.242~0.617。
  PM10:二砂村监测点位PM10日平均浓度存在超标现象,日均浓度范围为0~0.213mg/m3,超标率为28.6%,最大超标倍数为0.42倍;天天王寺监测点位PM10日均浓度范围为0~0.146mg/m3,标准指数为0~0.973;瓦屋孙监测点位PM10日均浓度范围为0~0.150mg/m3,标准指数为0~1.00。
  二甲苯:评价区域二甲苯小时平均浓度为0.01Y mg/m3,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二甲苯一次最高容许浓度0.3 mg/m3。
  非甲烷总烃:评价区域内非甲烷总烃一次浓度最大值为2.89 mg/m3。
  (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由上述分析可知,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较好,除PM10因地域和气候因素有超标现象,SO2 、NO2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要求,其余监测因子也均达到相应标准的要求。
  2.4.2 水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环境质量
  由于须水河现状已经断流,无法进行监测, 故对地表水不进行评价。
  (2)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与评价
监测区域内须水镇区总硬度指标超标,超标率100%,最大超标倍数0.22倍;其余各监测点总硬度标准指数为0.55~0.62。
  瓦屋孙、二砂村、少林文化中等专业学校、须水镇区氨氮指标均存在超标现象,氨氮浓度范围为0.03~0.38mg/m3。瓦屋孙标氨氮标准指数为1.05~1.3,超标率为100%,最大超标倍数为0.3倍;二砂村氨氮标准指数为0.15~1.9,超标率为50%,最大超标倍数为0.9倍;少林文化中等专业学校氨氮标准指数为0.95~1.05,超标率为50%,最大超标倍数为0.025倍;须水镇区氨氮标准指数为1.3~1.5,超标率为100%,最大超标倍数为0.5倍。
其余各项监测指标,标准指数均<1。
  (3)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
综上所述,除总硬度、氨氮指标有超标现象外,其他指标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要求,评价区域内地下水质量较好。
  2.4.3 声环境质量现状
  评价区域内靠近周边交通要道的监测点位受交通噪声影响较大,位于村庄附近的监测点受村庄生活的突发噪声影响较大,其他监测点位的噪声值均能满足标准要求,说明评价区域内部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2.4.4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除pH存在超标现象,其余各监测因子均可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二级标准,现状土壤环境质量较好。


  3 规划方案分析

  3.1 规划范围
  规划区域为北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上路,南至须水河—中原路,东至西四环路,西至行政区界,总面积14.7平方公里。
  3.2规划城镇职能和性质
  其城镇职能定位主要为:
  (1)郑州市城市规划区的组成部分,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小城镇;
  (2)以机械制造、高强材料研发与生产、食品加工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3)中心城区西部商贸物流中心;
  (4)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信息服务中心。
  须水镇区作为郑州市中心城区规划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性质为:郑州市中心城区近郊工贸型小城镇,须水镇域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
  3.3 规划建设期限和人口规模
  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08-2020年。
  其中,近期为2008—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远景展望至2020年以后。
  近期: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工业项目入驻;改造和开发郑上路、中原西路沿线土地,高档次建设商贸物流、商务办公;同时改造村庄,完成村改居的试点,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远期:向纵深方向发展,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商务金融的开发,逐步建设南部的镇区行政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塑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须水河沿线优美景观,开发滨水居住社区,并对各个门户节点进行环境的塑造。
根据预测的结论,最终确定须水镇区近期人口规模为4万人左右,远期为7万人左右。
  3.4 总体规划布局
  与郑州市区发展建设相协调,在对须水镇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及现状分析基础上,合理布局产业与生活用地,与城市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相协调,以中原路、郑上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自然分割,形成多组团布局结构及带状发展格局,即一心、两带、四大功能片区的布局结构。
  3.5 主要专项规划
  3.5.1 绿地系统规划
  3.5.2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3.5.3给水工程规划
  (1)用水量预测
  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近期为0.84万吨/日,远期为1.61万吨/日。工业最高日用水量为:近期3.47万吨/日,远期4.11万吨/日。故近期市政用水量为0.31万吨/日,远期市政用水量为0.55万吨/日。按生活、工业用水量总和的10%计,近期0.43万吨/日,远期0.57万吨/日。
  综上所述,须水镇区最高日总用水量近期约为5.05万吨/日,远期约为6.84万吨/日。日变化系数取1.3。
  3.5.4 排水工程规划
  (1)污水工程规划
  ① 污水量预测
  按照供水量的85%计,污水排放总变化系数取1.3,则最高日污水量为4.86万吨/日。
  ② 污水排放系统
  在京广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交叉处北部,规划一座双桥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规模30万吨/日。服务范围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部分地区、西四环以西的须水地区和马寨镇区,规划服务面积约110平方公里。本规划区属于双桥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
  中原路以北污水通过郑上路d800-d1000干管系统向东入西四环d1100污水干管,再向北入双桥污水处理厂。
中原路以南污水通过中原西路已经敷设d600污水管向东接入须水河西侧现状d600截污管,最终向北入西四环d1100污水干管,再向北入双桥污水处理厂。
  其余道路上敷设d500-d600污水支管接入中原路和郑上路污水干管。
  (2)雨水工程规划
  须水河由南向北贯穿镇区东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东南向西北斜穿镇区,为了避免穿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降低排水工程造价,将镇区分为四大排水区域,就近排入须水河。
  须水河和柳沟水库在须水农业发展和防汛中起着很大的作用。须水河(中原路下游)已经整治,按5年一遇除涝、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柳沟水库规划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下一步应加强柳沟水库治理,对须水河和柳沟水库进一步清淤、清障,对水库大坝进行维修,确保河道顺畅,满足防洪要求。
  3.5.5 电力工程规划
  3.5.6供热工程规划
  (1)热负荷预测
  经预测,到2010年镇区民用采暖热负荷为70.2MW,工业热负荷为10.3MW;远期2020年民用采暖热负荷为148.1MW,工业热负荷为22MW。
  3.5.7燃气工程规划
  (1)燃气气源
  目前郑州市区天然气气源由“西气东输”工程和中原油田从东西两侧双向供气,不久的将来还会有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山西晋城煤层气等新气源入郑。须水镇在发展管道燃气同时,镇区也可采用液化石油气作为辅助补充气源。
  (2)用气负荷预测
  镇区近期天然气年用气负荷约为292万m3,远期为942万m3。
  3.5.8环境保护规划
  (1)环境保护目标
  规划至2020年,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标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3.5.9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垃圾量预测
  预计规划期末镇区生活垃圾日转运量为91吨。
  3.5.10近期建设规划
  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为:2008—2010年,规划期末人口规模为4万人左右,建设用地面积为5.84平方公里。近期建设用地指标如下:
表3-4  须水镇镇区近期建设规划用地平衡表(2010年)
项目 面积(ha) 占镇区建设用地(%) 人均(m2)
居住用地 162.5 27.8 40.6 
公共设施用地 82.4 14.1 20.6 
其中 C1 行政办公用地 22.4 —— —— 
C2 商业金融用地 35.9 —— —— 
C3 文化娱乐用地 1.3 —— —— 
C4 体育用地 1.1 —— —— 
C5 医疗卫生用地 2 —— —— 
C6 教育科研设施用地 19.7 —— —— 
工业用地 173.5 29.7 43.4 
对外交通用地 15.7 2.7 3.9 
道路广场用地 107.1 18.3 26.8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1.9 0.3 0.5 
绿地 41.1 7.0 10.3 
其中 G1 公共绿地 40.5 —— 10.1 
G2 生产防护绿地 0.6 —— 0.2 
总建设用地 584.2 100 146.1 

  注:2006年镇区规划区人口2.56万人,2010年规划城镇人口4万人
  3.5.11 规划实施措施要求
  3.6规划协调性分析
  3.6.1规划与郑州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城市定位协调性分析
  须水镇作为郑州市西部的一个重点镇,其规划是符合郑州市城市总体发展要求的。须水镇长远来看是郑州市区西扩的重要空间载体和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有机组分。
  (2)与郑州市总体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的一致性分析
  本规划的排水规划与郑州市总体规划是一致的。但由于双桥污水处理厂是规划污水处理厂,建设时期并不确定,因此导致本规划具有不确定性。
  对于须水镇区污水,2007年郑州市市政府决定对须水组团水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完善污水干管系统,兴建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和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承担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该报告在2007年9月28日通过了由郑州市发改委主持的专家组评估,2007年11月9日由郑州市发改委予以批复。2008年3月《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初步设计》的编制工作完成,根据初步设计报告,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新增服务面积为须水组团内的高薪技术开发区、中原区须水镇及郑州市纺织产业园等区域以及马寨工业园等。纺织产业园陇海铁路以北纺织印染工业区污水以印染等工业废水为主。其污水处理拟单独建设污水处理厂处理纺织产业园陇海铁路以北区域的工业及生活污水,因此该区域污水不在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服务范围内。
  根据《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初步设计》,近期,须水镇区污水进入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进行处理。远期,待双桥污水处理厂建成,再考虑送入双桥污水厂进行处理。
  (3)其他工程规划
  比较本规划内容与郑州市总体规划相关内容,镇区的供热工程规划、燃气工程规划均与郑州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3.6.2规划与环境功能区划的相容性分析
  (1)郑州市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噪声功能区划:1997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城市区域噪声标准适用区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指出,须水河→郑上路→铁路环线→陇海铁路为Ⅲ类标准,昼间等效声级为60分贝,夜间为50分贝;西四环路→陇海铁路→铁路线→瑞达路→合欢街为Ⅲ类标准,昼间等效声级为65分贝,夜间为55分贝。
  (2)与郑州市环境功能区划的协调性
  对比3.5.8章节环境保护规划,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环境功能区划与郑州市对全市的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执行的大气、水环境和噪声环境各类标准,可以得到下述基本认识。
  1)产业园区的环境功能区划总体上完全符合国家和郑州市政府的要求,产业园区的环境功能要求与郑州市政府的要求基本一致。
  2)环境噪声标准应将交通干道和铁路单独提出噪声要求。
  3.6.3规划与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相容性分析
  根据《河南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保护技术研究》,须水镇涉及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常庄水库和西流湖。
  根据《河南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保护技术研究》对常庄水库和西流湖确定的保护范围可知,本规划区域不属于城市水源地保护区的范围内。规划的实施对于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影响较小。


  4 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

  4.1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
  表4-1  本规划建设环境影响识别表
主要议题 主要的影响环境行为和/或主要影响 正/负
效应 影响
程度 影响
时段 与规划决策的相关性
规划建设期
占地 临时占用土地 - ☆ S /
交通 交通堵塞/事故/增加出行时间 - ☆ S /
水土流失 土方开挖过程产生水土流失 - ☆ S /
噪声与振动 对施工工人或邻近居民产生一定影响 - ☆ S /
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排放可能增加须水河污染负荷 - ☆ S /
扬尘与废气 扬尘和施工机械尾气排放 - ☆ S /
固体废物 弃土、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处置/影响 - ☆ S /
规划实施期
自然环境影响     
环境质量变化 工业的发展会使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质量发生变化 - ☆☆ L 城市定位
局部气候变化 工业不断发展,人口持续增加,区域内工业企业排放的热量随之增加,导致局地热岛效应加强,使规划区域局部气候发生变化 - ☆☆ L 城市定位
生态环境影响
土地功能改变 永久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用地转化为工业用地,减少农业种植面积 - ☆☆ L 用地规模
耕地变为工业用地大幅度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值 + ☆☆☆ L 
珍稀物种 区内及邻近无珍稀物种    布局
物种多样性变化 大量农作物将被消除,新规划建设的人工绿化林面临种类单一等问题,总体植物生物多样性将有所下降 - ☆☆☆ L 布局
西部生态区影响 西部生态区影响在镇区建设用地范围之外 / / / 布局
南水北调生态区影响 南水北调生态区影响工程两侧各设250m防护绿地,两侧区域以居住区、商业金融、物流为主 / / / 布局
西气东输管线影响 处在西部生态区,在镇区建设用地范围之外 / / / 布局
局部景观影响 区域原有农田景观将变成工业景观,使高速公路沿线该区域段景观发生改变 - ☆☆☆ L 布局/规模
水土流失影响 规划区建设扰动地表形态,占压土地并破坏植被和土壤结构,从而减弱原有生态系统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 - ☆☆☆ L 布局/规模
社会经济影响
地方经济 当地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发生变化,工业比重有一定提高,农业比重降低 + ☆☆☆ L 城市定位
城市化 规划建设使镇区城市化 + ☆☆☆ L 城市定位
居民收入 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收入 + ☆☆☆ L 城市定位
就业 工业和商业的开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 ☆☆☆ L 城市定位
移民安置 原住居民失去土地,由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解决居住问题 + ☆☆ L 布局/规模
形成一定的就业需求 - ☆☆ S 布局/规模
交通 道路的建设方便了区域内外的联系,增加了投资机会 + ☆☆ L 布局
水资源与能源
水资源 须水镇用水远期依靠规模为35万t/日的须水水厂,水源为柿园水厂置换出来的黄河水,不再使用地下水 + ☆☆☆ L 规划
能源 燃煤、用电增加市区和区域的SO2、烟尘、NOX等污染物的排放 - ☆☆ L 城市定位
其它
历史文化遗产 没有在历史、文化古迹方面的损失 / / / 布局
注:“+”—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 较小,☆☆ — 中等,☆☆☆ — 显著;L — 长期影响,S — 短期影响


  4.2规划实施的制约因素
  4.2.1土地资源的制约
  4.2.2环境敏感目标的制约
  4.2.3生态系统的制约
  4.2.4水环境的制约
  4.2.5水资源的制约
  4.3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程序
  4.3.2评价指标体系
表4-1  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一览表
主题 环境目标 评价指标 远期指标值
水环境 控制区域水环境污染,维持和改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及水生环境,引导有效利用水资源,确保可获得环境标准的水资源 城镇自来水普及率 100%
生活饮用水供水保证率 90%
生活污水处理率 60%
工业废水处理率 100%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 100%
地表水环境质量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
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90
大气环境 减少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气环境功能区达标 空气环境质量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
民用燃气率 ≥90%
清洁能源普及率(%) ≥60
集中供热率(%) ≥50
声环境 控制区域环境噪声水平和城市交通干线附近的噪声水平,保障居民住宅等噪声敏感点的声环境达标 声环境质量 《声环境质量标准》1、2、3、4类
固体废物 使固体废物的生成量达到最小化或者减量化及资源化 人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 365kg/(人·a)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环卫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率 100%
生活垃圾清运率(%) ≥90
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 保护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健全城乡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人均绿地面积 54.6m2/人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0.0m2/人
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 ≥90
水土流失治理度(%) ≥70
居住用地绿地率 ≥30
工业用地绿地率 ≥15
主干路绿地率 ≥25
规划中镇区发展占用的土地面积 8.24Km2
规划中镇区发展占用的土地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比例 56.1%
森林覆盖率 ≥10
其他  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 达到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公共设施完善程度 完善





  5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5.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须水镇区内河流为须水河。须水河属淮河流域,是贾鲁河的支流,须水河向北流经6.5km后与索河汇合后形成索须河,索须河向东流经20km后进入贾鲁支河。须水河现在为排污沟,无天然径流。而且河流流量很小,地表水已经无环境容量可言,也没有纳污能力。
  根据郑州市发展改革委郑发改设〔2008〕250号文批复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初步设计,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将须水组团建设用地范围(西南绕城高速公路以东、贾鲁河以西、连霍高速以南、中原西路以北的区域,共87平方公里。)纳入服务范围。该工程将于2009年9月投入使用。
  因此,近期须水镇产生的污水不进入须水河,而是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进入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处理 后的污水通过厂址北边约5km的排水沟引排入贾鲁河排入贾鲁河。故镇区的建设近期对须水河不会产生影响。
根据《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厂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结论,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对区域内地表水贾鲁河水质有改善作用。
  随着须水镇区的发展及五龙口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本身污水量的增长,远期须水镇区的污水将排入规划新建的双桥污水处理厂。由于规划远期须水污水排放量为4.86万吨/日,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必将引起河流中污染物质的增加,会对受纳水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相比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无序排放,污水经过处理后能对地表水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5.2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测
  5.2.1地面气象特征
  5.2.3民用燃料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规划,镇区民用燃料以天然气为主,因天然气属清洁能源,这部分燃料燃烧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量较小,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5.2.4区域外集中供热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预测
  由于须水镇集中供热为泰祥热电厂。泰祥热电厂位于须水镇北侧纺织产业园内。本次评价主要根据北京大学环境影响评价室于2007年7月编制的《郑州纺织产业园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结论叙述集中供热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评价采用美国EPA推荐采用的ISCST3(Industrial Sources Complex Short Term Versions 3)大气污染扩散模型,预测郑州市纺织产业园区对本地和区域大气PM10、SO2和NO2的影响,评估其对本地和周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项目研究区域包括50×50Km范围内的周边地区。
  (1)对环境空气中SO2的浓度贡献和影响评价
  郑州纺织产业园开发对本地和周边地区大气SO2影响最大的月份是4月份,SO2高值中心位于纺织产业园区污染源排放影响的北区和纺织产业园区以南。其浓度贡献大约在2-5ug/m3之间。影响最小的月份是1月份,影响最大的区域是纺织产业园的西南和东北方向,其浓度贡献率大约在1.5-2.5ug/m3之间。
  (2)对环境空气中NO2的浓度贡献和影响评价
NO2在各月所形成的高值中心的强度和影响范围比SO2大,其浓度高值中心位于包括郑州纺织产业园区、产业园区以北2km、产业园区以南2Km、产业园区以西1Km部分地域在内的纺织产业园区本地,其浓度贡献为3-5ug/m3。
  (3)对环境空气中PM10的浓度贡献和影响评价
  PM10浓度贡献最大值出现在4月,PM10高值中心位于纺织产业园区的北区和纺织产业园区的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其浓度贡献大约在0.2-0.6ug/m3之间;1月对大气PM10的影响最小;PM10在各月所形成浓度高值中心的强度和影响范围较NOx和SO2小,其浓度高值位于郑州纺织产业园区的地域,其浓度贡献为0.5ug/m3。

  5.4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5.4.1区域噪声源强识别与分析
  须水镇区规划完成后,区域内环境噪声主要来源于工业噪声商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本次声环境影响拟分工业和生活环境噪声、交通噪声两种进行分析。其中区域环境噪声定量描述生活噪声源和工业噪声源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
   5.4.2区域环境噪声影响预测分析
  表5-11  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预测结果
项目 现状 2020年
人口密度(人/km2) 4610 8492
等效声级(dB(A)) 51.0 53.1

由上表可以看出,到2020年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镇区外部村庄迁入镇区,企业职工人数增加导致人口密度有所增加。
  5.4.3交通噪声影响预测分析
  根据须水镇区道路系统规划,镇区规划道路由“三横六纵”的主干道(中原路、郑上路、富春路及西四环路、南水西路、南水东路、兰州路、凌霄路、常州路)和平行于主干道两侧的次干道组成,主干道成方格网布局。郑西铁路客运专线、西南绕城高速公路等过境公路的噪音不能忽视。随着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货运量的增加,车流量也将逐年增加,交通噪声污染将逐渐加重。
  根据镇区内噪声监测结果,评价区域内靠近周边交通要道的监测点位受交通噪声影响较大,位于村庄附近的监测点受村庄生活的突发噪声影响较大。
  未来郑西铁路客运线将从镇区中部东西高架贯穿而过,将会对沿线敏感点造成影响。
  根据须水镇区规划的绿化隔离带宽度,镇区未来交通主干线两侧绿化带为50m,因此,应合理制定区域内噪声功能区划,并加强道路的建设与交通的管理,采取必要的跟踪监测和减噪防噪措施,以保证良好的声环境。

  5.5固体废物处置影响分析
  5.5.1固体废物类别及产生量
  5.5.2须水镇区规划年份固体废物处置方式选择
  镇区现有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50t/a,分布在各行政村及驻镇单位的垃圾池及垃圾场,处理办法为就近填沟掩埋。
根据须水镇区总体规划之环卫设施规划,对固体废弃物实施分类收集处理,应分别进行收集并转运至相应的处理场地处理;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三类进行收集,经生活垃圾转运站转运至垃圾处理厂处理。区内固体废弃物处理,纳入郑州市区统一规划,运至相应垃圾处理场所集中处理。
  据调查,郑州市目前的固体废物处理场所包括管城区的第二垃圾处理厂、二七区的垃圾综合处理厂、新郑市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和在建的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其中管城区的第二垃圾处理厂目前已基本填满,不具有接纳垃圾的能力。
根据对郑州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调查,本环评建议,镇区固体废物收集遵循集中收集运输的原则,按照规划要求设立垃圾容器、废物收集箱盒垃圾中转站等。并进行及时清理。对生活垃圾和一般工业固废分类、筛选,具有回用价值的尽可能综合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送往郑州市二七区的垃圾综合处理厂;工业危废送往即将建成的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在危废中心建成前,已建成企业可送到具有合同的危废处置单位或在厂区内安全合理储存,待河南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成后,集中送往危废中心进行处置。通过采取以上固废处置处理措施,保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满足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执行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5.5.4固体废物处置环境影响分析
  5.6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5.6.1须水镇区电磁辐射源基本情况
  镇区规划范围内现有1道220KV高压线和2道110KV高压线东西向通过,须水镇区内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此。
  5.6.2辐射源影响分析
  根据类比河南省辐射环境安全技术中心编制的《110KV新乡南桥变扩建工程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结果分析可知,110KV高压线路距地面1.5m处工频电场垂直分量为0.943~1.400KV/m,地面处为0.940~1.355KV/m;距地面1.5m处工频磁场为1.512~2.1184μT,地面处为1.478~1.996μT。对线路外侧20m处0.5MHz频率下无线电干扰场强为41.4dBμV/m。
  根据类比河南省辐射环境安全技术中心编制的《郑州市220KV中牟(谢庄)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中监测结果可知镇区内220KV高压线两侧10m处工频电场强度为283.5V/m,磁感应强度为307.9nT。无线电干扰最大值为47.59 dB(μV/m)。根据此类高压线监测结果可知110KV、220KV高压线地面工频电场强度均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规定的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4KV/m)和公众全天辐射时的磁感应强度评价标准(0.1mT),无线电干扰场强低于《高压交流架空送电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规定的频率为0.5MHz时无线电干扰限值53 dB(μV/m),符合相关标准限值要求。
  5.7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分析
  5.7.1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表5-12  社会影响因子识别表
类 别 建 设 期 建成后
现实影响 潜在影响 直接影响 间接
影响 现实影响 潜在影响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产业结构 -1 +2 -2 -1 +1 +2 +1 +2
公共设施 -1 +1 -2 -2 +2 +1 +2 +1
人口结构 0 +1 -1 -1 +1 +2 +2 +1
文化教育 -1 +2 -1 -1 +2 +2 +2 +2

注:表中用标分法进行分析说明,其中不利影响为“-”,有利影响为“+”;影响分级:“0”为无影响,“1”为一般影响,“2”为较大影响。
  由表5-13中识别可知,镇区建设期对社会环境主要以不利影响为主,建成后的个社会影响因子均为有利影响,在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中,针对建设期和建成后的各影响因子,采用调查评价法,并辅以专业判断,分析镇区建设期和建成后的有利与不利影响。
  5.7.2经济环境影响分析
  须水镇区的开发建设将对区内经济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利或不利),本次评价利用现有资料和类比的方法,识别出镇区经济影响评价因子,结果见表5-13。
表5-13  经济影响因子识别表
类 别 建 设 期 建成后
现实影响 潜在影响 直接影响 间接
影响 现实影响 潜在影响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土地转让 -2 +2 -2 -2 +1 +2 +1 +2
地区生产总值 -2 +2 -2 -2 +2 +2 +2 +2
就业与失业 -1 +2 -1 +1 +2 +1 +2 +1
收入分配 -1 +2 -1 +1 +2 +1 +2 +1

注:表中用标分法进行分析说明,其中不利影响为“-”,有利影响为“+”;影响分级:“0”为无影响,“1”为一般影响,“2”为较大影响。
  通过表5-14的识别,筛选出镇区建设期对经济环境主要以不利影响为主,建成后的各经济影响因子均为有利影响,在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中,针对建设期和建成后的各影响因子,采用调查评价法,并辅以专业判断,分析镇区建设期和建成后的有利与不利影响。



  6规划方案的区域资源承载力分析

  6.1 水资源承载力
  根据水厂规划可知,至2020年,郑州市规划的水厂供水规模(225万吨/日)只能满足郑州市城区的需求(224万吨/日),而对于须水镇的供水需求,郑州市城区是没有能力满足的。
  6.2 能源承载力
  6.2.1能源需求预测
  城镇燃气负荷包含居民生活用气量、公建商业用气量、工业企业生产用气量、采暖和空调用气量、燃气汽车用气量、燃气电站用气量等。根据郑州市燃气发展规划及供气原则,预测到2020年,全市天然气总负荷将达到18亿立方米/年左右,煤制气负荷达到1.5亿立方米/年;其中中心城区天然气负荷需求约为8.15亿立方米/年(不含燃气电站)。
  6.2.2能源供应预测
  为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在努力扩大现有气源供气量的同时,还要不断积极开拓新的燃气气源。如液化天然气、山西晋城煤层气、川气入鲁工程等,均可作为新的气源。还应加强与其它省份及地区之间的能源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基地,增强燃气气源供应保障。
  6.2.3郑州能源承载能力评价
  综上所述,随着各项大型区域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能源综合利用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水平的提高,全市煤、电、油、气等能源的支撑能力将大幅提高,可以保障城市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煤炭:由于本地煤炭资源丰富,有较高的煤炭产量和发达的公路、铁路交通,煤炭供应有充分的保证。
  电力:河南省为华中的火电基地,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电力网架的核心,其发展的电源支撑可靠稳固。
成品油:成品油供应紧张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郑州由于洛阳—驻马店成品油管道、抚顺-郑州成品油管道工程、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工程的建设而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燃气:中原油田气、西气东输气、鄂尔多斯气、西气东输复线气、山西煤层气和义马煤制气六个气源可以满足郑州燃气需求。
  因此,须水镇作为郑州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能源供应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能源资源能够支持须水的发展。
  6.2.4须水镇能源利用优势
  须水镇发展燃气供应条件较好,国家“西气东输”东段工程(陕西靖边—上海)已于2003年10月建成通气,西气东输管线从须水镇的西部穿过,在须水镇西部三十里铺村北、郑上路北侧设郑州市区门站。同时配套DN500高压供气管线、DN250中压供气干管自门站沿郑上路、西四环铺设至西四环东侧、中原路北侧的现状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在中原西路和西三环路上铺设有DN250、DN425天然气中压干管,区内杭州路有现状DN250中压干管。因此,须水镇发展燃气供应条件较好。


  7规划的环境可行性、合理性综合论证

  7.1规划环境适宜性分析
  通过对环境质量现状和社会环境特征的调查,分析城市环境容量和找出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论述能否通过替代方案或其他技术手段,改变局部的制约因素。
  7.1.1 土地资源

  7.1.2环境敏感目标
  规划区内环境敏感目标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西气东输干管、郑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高压走廊、洛驻成品油管线。
  7.1.3水环境
  规划区区内主要地表水体为须水河。须水河由于接纳须水镇的城市污水和自身断流,水质已为劣Ⅴ类,河流本身无环境容量。
  7.1.4水资源
  7.2规划环境目标分析
  (1)水环境功能
  根据镇区规划,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标准。这是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须水镇内地表水体为须水河,须水河现状水质为劣Ⅴ类,2020年须水河水质达到Ⅲ标准是不切实际的。应近期执行GB3838-2002Ⅴ类水质目标,远期建议提高其水环境功能,执行Ⅳ类标准。
  (2)污水处理
  根据镇区排水规划,镇区产生的生活污水最终排入双桥污水处理厂。而双桥污水处理厂属于规划污水处理厂,目前仍未开工建设,故镇区近期污水仍然无法得到处理,仍将排入须水河。须水河道整治的最后结果也将无法保存。
  (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根据规划,镇区的垃圾依托于郑州市垃圾填埋场处理。郑州市垃圾综合处理厂位于二七区侯寨乡张李垌村附近,距市中心约14公里,占地约91公顷。处理规模为2300吨/日,其中堆肥处理工程规模为100吨/日,卫生填埋工程处理规模为2250吨/日(包括堆肥50吨/日残渣)。
  因此,须水镇满足自身环卫建设的条件下,镇区垃圾处理率能够达到100%
  (4)环境噪声
  规划中噪声达标率目标不准确。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对于交通干线两侧的噪声没有考虑。环境噪声不能用平均值代替标准。因此,环境噪声达标率近期目标的实现具有不确定性。
综合上述,《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总体规划(2008-2020)》中的城市环境建设目标基本合理,但在水环境功能达标、污水处理、环境噪声达标等目标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7.3规划发展战略合理性分析
  7.4镇区发展方向选择合理性分析
  7.5规划土地规模合理性分析
  7.6市政公用设施规划评价

  8推荐方案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8.1零规划方案环境发展趋势
  零规划方案下的镇区的建设会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资金的不合理利用,虽然从近期来看不会对区域的生态环境、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不会严重破坏区域的环境现状,但从长远角度来看由于区域无明确的产业发展目标,企业的无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混乱等情况必然会导致区域环境恶化,随着资源的消耗、市场的变化、环境的恶化,不利于镇区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和长远发展。不合理的布局将影响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危害环境,对振兴地方经济十分不利。
  因此,从经济、社会和环保等多方面考虑,实施该规划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谐发展,因此实施该规划是有必要的。
  8.1.2优化调整建议
  本次评价在对当地资源环境支撑条件及规划方案综合论证的基础上,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及推荐方案。
  (1)战略定位的调整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一指导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次评价充分考虑当地面临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树立“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
同时须水镇应结合《河南省环境优美小城镇考核标准》,建设河南省环境优美小城镇。
  (2)基础设施的调整建议
  供水规模:经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后可知,郑州市2020年已不能满足须水镇区的用水需求。评价建议规划调整用水指标,近期210L/人·日,远期230L/人·日分别调整为190L/人·日和200L/人·日。同时,降低工业用水指标,加强企业节水。建议镇区远期应关闭镇区内自备水井,以保护地下水。建议须水镇依托郑州市供水。
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应陷于或至少与规划实施同步,建设规模适度超量配置,彻底改变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的现状。
  环境卫生设施布局应按照设计规范合理布置,避免影响人民正常生活和工作。

  8.2主要环境保护对策和减缓措施
  8.2.1水环境保护对策和减缓措施
  为避免区域水环境质量恶化,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本评价建议镇区在规划建设及环境管理中采取以下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镇区内的工业企业,凡是产生废水污染物的,必须采取严格的治理措施,排水水质必须达到集中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标准。废水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必须要求其限期治理。对逾期仍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
  (2)加快雨污分流管道的建设,在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后,各企业的污废水必须及时进入,尽快使得区内污水全部纳管。
  (3)加强对镇区新增污染源的控制,凡水耗大、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以及不满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保护规定的企业不得进入园区;
  (4)清岸绿化、加固护坡、疏浚河道
  清除须水河沿岸的各类垃圾和违章建筑,结合生态规划要求,在涧河沿岸设立生态走廊,沿河河坡要进行全面护坡加固,以发挥泄洪功能。由于河流接纳了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而且长期未能得到治理,使得许多污染物沉积在底泥当中。应当对河道底泥进行清理,同时还可改善河流的视觉效果。
  8.3.2大气环境保护对策和减缓措施
  本次评价仅从规划层次提出规划区大气污染防治原则、主要措施等,具体建设项目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应由其环境影响评价确定。
  8.3.3声环境保护对策和减缓措施
  8.3.4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置

  9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在须水镇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须水镇规划区域及相邻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主要涉及土地利用性质改变、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影响、区域生态景观破坏等诸多方面。为尽量减少须水镇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必须从保护、恢复、补偿及建设等多方面对区域生态环境实施保护,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并实施分析及论证。

  9.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9.1.1自然环境基本特征调查

  9.1.2生态系统调查
  按生态形成和性质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和半自然生态系统。
  9.1.3区域敏感保护目标调查
  规划区敏感保护目标有规划中的南水北调总干渠、西气东输干管、须水河、柳沟水库及规划区域附近的马庄遗址。
规划区域无需要重点保护的动植物。
  9.2生态影响分析
  规划实施后,规划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将由目前的耕地为主转变为工业用地为主、物流仓储、绿化及行政办公用地为辅的土地利用方式,对规划区域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9.2.1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分析
  (1)对区域植被、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
  规划区现状建设用地(包括居住、工业、交通等用地)为5.56km2,规划至2020年建设用地为8.24km2,占规划区总面积的比重由37.8%增加到56.1%,将大量侵占农业用地及林地,区域植被覆盖率下降,原有的农田生态系统转变为城市生态系统。
  (2)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由于工业化,规划区内大量农作物将被消除,新规划建设的人工绿化林面临种类单一、成熟度低、林下植被单一缺乏的问题,总体植物生物多样性将有所下降。
  同时规划区域内依赖农业系统的作物-昆虫-蛙类-蛇类食物链、作物-田鼠-鸟类食物链将失去支撑而发生重大改变,这些动物将离开该区域。此外随着农村自然村落的消失,以此为基础的家畜、家禽将减少,伴人动物家鼠、麻雀、燕子等将失去依存环境,动物多样性将下降。
  (3)对景观和古迹的影响分析
  规划区建成后其中部的景观类型将由耕地景观转变为城市景观,即由种植的农田及与之相伴的村庄、树篱、道路、水塘等形成的景观变为城市景观体系。
  另外,规划区域的南侧边界不远处为马庄遗址,规划应在征求文物保护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增加文物保护内容。
  9.2.2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分析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
  规划区原有农业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是提供粮食、水果及其它供本区域及周围区域人们食用,并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放风固沙、减轻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土地利用是人与自然交叉最为密切的环节,土地利用类型改变引起土地覆盖变化,进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随之变化。因此,以下从生物生产力、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等方面分析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
  9.2.3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
  规划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和危害主要存在于规划区开发建设过程中,规划区建成后由于地面硬化和绿化建设,其水土流失量将大幅度减少。
  9.3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10专家咨询与公众参与
  11监测与跟踪评价
  11.1规划实施的环境管理
  11.1.1环境管理基本原则
  11.1.2镇区环境管理机构和职责建议
  (1)环境管理机构
  目前镇区的环境保护工作由须水镇村镇建设办公室负责。建议须水镇设立环境保护专门机构(环保科),设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科长1名,工作人员2名),全面履行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有效地保护镇区和的环境质量,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实施镇区的环境管理工作。
  (2)环境管理职责
  镇区环境管理部门的职责应包括: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各级环保部门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条例,协助政府协调工业企业以及郑州须水机械制造(加工)产业园区的开发活动与环境保护活动;积极推行ISO14001管理体系认证,以区内产业园区通过ISO14001认证为前提,积极推动区内企业的ISO14001认证工作;协助政府制定园区的环境方针、环境管理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负责监督与实施园区环境管理方案;负责制定和建立区内园区内有关环境保护制度与政策;负责产业园区的环境统计、污染源建档等工作;协助产业园区新引进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验收工作;协助郑州市环境监测站做好工业污染源监测工作;定时向上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报告工作。
  (3)区内产业园区各企业环境管理机构及制度考核
  1)组织机构
  产业园区内各企业必须设置相应的环境管理机构,建议大、中型企业设置环保科,由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直接领导,由环保技术专职人员组成;小型企业设置专职或兼职环保主管。
  2)建立专项环境管理制度
  要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环境保护考核制度、污染物排放及事故的申报制度等专项环境管理制度;指导和协助园区内企业制定本企业的环境方针、环境管理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包括监控计划等,并按月检查各部门执行情况;审定园区企业环保装置的操作工艺,监督环保装置的运行、维修,以确保其正常稳定运行,严格控制“三废”的排放;负责办理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检查、落实“三同时”项目建设情况,组织好项目“三同时”的验收;建立企业污染物污染源明细帐,总排口及主要治理设施的日运行台帐,按时报送统计报表;执行上级下达的各项环保指标,按季或年分析执行情况;负责环保专项资金的平衡与控制及定时缴纳排污费;调查处理企业内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负责园区环境风险预案的制定并定期组织演习;促进园区内企业按照ISO14001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11.1.3镇区环境管理内容建议
  11.2环境监测计划
  鉴于郑州市环境监测站设备较为完善,评价建议须水镇可依托郑州市环境监测站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环境监测计划监测点、监测项目、监测频次见下表11-1。
表11-1  园区环境监测计划表
监测类别 监测点位 监测频率 监测项目
环境空气 付庄乡 自动监测 SO2、NO2、PM10
庙王乡
机械制造(加工)产业园区南侧居民区 每季一次 根据企业的特征污染物质选取,同时随着日后企业的入驻及时调整监测因子
地表水 须水河郑上路桥段 每年2次,按丰、平水期进行,每次连续监测3天 流量、PH、DO、COD、氨氮、石油类、总磷、总氮、Cr6+、苯系物、Pb、Zn
地下水(浅层) 瓦屋孙 每年三次,按丰、平、枯水期进行,每次连续监测3天 pH、总硬度、氨氮、总磷、Cr6+、氰化物、Pb、镍、Zn
二砂村
付庄
环境噪声 按声功能区划分设置3个监测点 每年1次,每次2天,按昼、夜时段分别进行 昼夜等效连续A声级


  11.3跟踪评价
  本次评价在深入研究规划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可能产生的重大不利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跟踪评价方案,并提出规划实施的环境管理建议。

  11.4跟踪评价方案
  跟踪评价的实施主体:规划的编制机关,可委托有资质的技术咨询单位承担。
  跟踪评价的时段:建议从规划的起始年开始,按5年一个周期开展跟踪评价。
  跟踪评价的内容:包括规划的实施情况、规划环评调整意见的落实情况、区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资源环境承载力、重要环境保护目标、社会经济影响、后续发展的环境影响等内容,详见表11-2。
表11-2 监测与跟踪评价内容一览表
序号 类别 跟踪评价项目 监测与跟踪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1 规划实施情况 规划范围 是否与本环评一致 现场踏勘
资料收集
对比分析
主导产业
规划布局
基础设施的建设及运行 对规划区基础设施进行阶段性验收,主要包括给供水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集中供热工程以及固体废物处置工程等
环境管理机构的具体化 机构是否落实,制度是否健全 现场核查
环境制度的健全、环保档案的建立
2 评价建议的规划调整内容及减缓措施落实情况 建议的规划调整方案是否得到实施 如果没有采纳,分析是否存在重大环境问题及是否需采取补救措施。 对比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中确定的目标落实情况 对目标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时合理调整目标 调查统计
对比分析
评价建议的减缓措施是否得到落实 ①如采取减缓措施,则对环保措施达标率、去除效果进行实测,分析环保措施有效性,及时提出调整建议。
②如没有采纳,分析其目前是否存在重大环境问题及是否需采取补救措施。 实际监测
专家咨询
分析评价
3 规划区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环境空气 收集区域内已有资料,评价其变化趋势 对比分析
实际监测
调查统计
地下水环境 设3个点位按本次评价监测内容,每年3次,每次连续三天进行监测,评价其变化趋势
土壤环境 同地下水监测点位,按本次评价监测内容,每年1次进行监测,评价其变化趋势
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对区域植被覆盖率、地下水位、新增土地沙化面积、生态补偿措施的落实情况的调查,明确是否有效保护重要林地、河湖、水系等生态敏感地区
地表水环境 收集须水河郑上路桥断面水质,评价其变化趋势
4 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赋存及开发利用的变化情况 调查规划区新鲜水的总需求量进行水资源承载分析,如果超过承载力应调整项目规划的规模、发展速度及产业结构,引进更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 专家咨询
调查统计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化情况 保护基本农田,做好占补平衡
5 重要环境保护目标 须水河水质变化趋势 须水河郑上公路桥断面水质 资料收集
调查统计
对比分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南水北调总干渠水质及水源保护区保护
镇区敏感目标的防护 镇区西气东输管线、区域高压线、洛驻成品油管线、郑西铁路客运专线两侧的防护距离
6 社会经济影响 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产业延伸、经济带动作用是否明显 调查统计
居民搬迁公众意见调查 公众满意度 专家咨询
失地农民的再就业状况 就业状况 公众参与
7 后续发展的环境影响 综合评价规划实施后的实际环境影响 / 
确定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环境效益所需的改进措施 ①给出原不确定因素部分确定后带来的环境影响;②及时发现新的环境影响,提出解决措施,使规划的实施更具有目的性。 
总结该规划环评的经验和教训  专家咨询




  12困难与不确定性
  在本次规划环评的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归纳总结如下:
  (1)规划环评滞后
  (2)规划环评技术规范、技术导则不完善、可操作行不强
  (3)缺乏规划环评的基础数据及信息共享平台
  (4)规划及规划环评难以解决镇区现状产业布局混乱问题
  上述困难和不确定性存在本次规划评价中,但其中很多问题是目前我国规划环评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本次评价为缓解困难和不确定性,采取专家咨询、加强与各相关部门交流沟通等方法,环评大纲及报告书的专家技术评估都是缓解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同时,评价提出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分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要求,保障了总体评价的可信性。

  13 结论与建议
  《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以环境优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出发点,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依据,深入研究规划实施存在的关键环境制约因素及可能带来的突出环境问题,对规划的功能定位、主导产业、规模、布局等进行进一步研究和优化,并提出了规划实施的环境保护对策建议,为政府决策及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3.1规划的背景
  村镇建设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城镇化进程不可缺少的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小城镇建设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须水镇作为郑州市区西部重镇,其发展需要合理的规划引导。
  建设郑洛工业走廊是实施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沿郑上路方向、结合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郑州市现代工业基地既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需要,也是省域发展战略的要求。须水镇位于郑州市发展工业的主导方向,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郑州市区西部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西气东输干管、客运铁路专线等多项区域基础设施布局,均对须水镇的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原区对本区城镇建设日益重视,对招商引资项目以及城区内向外疏解的工业项目的落实提出了用地需求,其建设发展需要规划的指导。
  为了指导须水镇的建设发展和城镇功能完善,我院受中原区政府委托于2008年5月完成了《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总体规划(2008-2020)》方案的编制工作。须水镇作为郑州市中心城区规划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市发展空间及完善城市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3.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较好,除PM10因地域和气候因素有超标现象,SO2 、NO2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要求,其余监测因子也均达到相应标准的要求。
  由于须水河现状已经断流,无法进行监测, 故对地表水不进行评价。地下水除总硬度、氨氮指标有超标现象外,其他指标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要求,评价区域内地下水质量较好。
  评价区域内靠近周边交通要道的监测点位受交通噪声影响较大,位于村庄附近的监测点受村庄生活的突发噪声影响较大,其他监测点位的噪声值均能满足标准要求,说明评价区域内部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区域内除pH存在超标现象,其余各监测因子均可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二级标准,现状土壤环境质量较好。
  13.3规划方案及其协调性
  规划范围:规划区域为北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上路,南至须水河—中原路,东至西四环路,西至行政区界,总面积14.7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近期为2008—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
  功能定位:郑州市中心城区近郊工贸型小城镇,须水镇域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
  总体规划布局:与郑州市区发展建设相协调,在对须水镇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及现状分析基础上,合理布局产业与生活用地,与城市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相协调,以中原路、郑上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自然分割,形成多组团布局结构及带状发展格局,即一心、两带、四大功能片区的布局结构。
  一心——在镇区南部,依托中原西路的区位优势及产业带动,在中原西路、杭州路附近集中布局商业服务、行政办公、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和区域性公园,形成须水镇区综合服务中心。
两带——利用交通便利条件,延续中原西路、郑上路发展轴线功能,形成沿中原西路的商务办公服务带和沿郑上路的商贸物流产业带。
  四大功能片区——在郑上路和中原西路之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西布局集中的工业区;利用郑上路交通优势,在郑上路北侧形成商贸物流片区;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及须水河沿线良好绿化景观,结合现状村庄改造,在其沿线形成两个居住片区。
  人口用地规模:镇区人口规模2010年为4万人左右,2020年为7万人左右。规划期末镇区建设用地面积约为8.24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17.8平方米。
  近期建设目标: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工业项目入驻;改造和开发郑上路、中原西路沿线土地,高档次建设商贸物流、商务办公;同时改造村庄,完成村改居的试点,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远期目标:向纵深方向发展,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商务金融的开发,逐步建设南部的镇区行政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塑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须水河沿线优美景观,开发滨水居住社区,并对各个门户节点进行环境的塑造,从而提升须水镇区的形象和发展凝聚力。按照郑州市总体规划,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北区域逐步纳入中心城区。
规划的协调性:本规划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郑州市环境功能区划、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总体相协调。
  13.4规划实施的制约因素
  综合考虑区域环境特征、规划特点及规划实施所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因素,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情况,评价认为本规划所存在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包括:土地资源的制约、环境敏感目标的制约、生态系统的改变、水环境以及水资源的制约等。
  (1)规划的实施势必造成耕地资源的大量减少,根据基本农田总量不可减少和占补平衡的原则,区域土地资源的补偿压力较大。
  (2)规划区内环境敏感目标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西气东输干管、郑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高压走廊、洛驻成品油管线。这些大型的基础设施存在影响须水镇规划的空间布局。增加镇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
  (3)规划区现状为农业生态系统,规划实施后将成为城市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一变化将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4)规划区区内主要地表水体为须水河。须水河由于接纳须水镇的城市污水和自身断流,水质已为劣Ⅴ类,河流本身无环境容量。
  (5)须水镇位于郑州市西南贫水区,属于缺水城市。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结果,随着南水北调的实施,须水镇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有望得到一定的缓解,但从整体看,规划的实施将带来较大规模的产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量,规划区的发展将受到区域水资源的制约。
  13.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近期须水镇产生的污水不进入须水河,而是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进入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厂址北边约5km的排水沟引排入贾鲁河排入贾鲁河。故镇区的建设近期对须水河不会产生影响。
根据《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厂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结论,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对区域内地表水贾鲁河水质有改善作用。
  随着须水镇区的发展及五龙口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本身污水量的增长,远期须水镇区的污水将排入规划新建的双桥污水处理厂。由于规划远期须水污水排放量为4.86万吨/日,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必将引起河流中污染物质的增加,会对受纳水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相比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无序排放,污水经过处理后能对地表水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测
  根据规划,镇区民用燃料以天然气为主,因天然气属清洁能源,这部分燃料燃烧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量较小,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3)声环境影响预测
  到2020年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镇区外部村庄迁入镇区,企业职工人数增加导致人口密度有所增加。
  根据镇区内噪声监测结果,评价区域内靠近周边交通要道的监测点位受交通噪声影响较大,位于村庄附近的监测点受村庄生活的突发噪声影响较大。
  未来郑西铁路客运线将从镇区中部东西高架贯穿而过,将会对沿线敏感点造成影响。
  根据须水镇区规划的绿化隔离带宽度,镇区未来交通主干线两侧绿化带为50m,因此,应合理制定区域内噪声功能区划,并加强道路的建设与交通的管理,采取必要的跟踪监测和减噪防噪措施,以保证良好的声环境。
  (4)固体废物处置影响分析
  镇区固体废物收集遵循集中收集运输的原则,按照规划要求设立垃圾容器、废物收集箱盒垃圾中转站等。并进行及时清理。对生活垃圾和一般工业固废分类、筛选,具有回用价值的尽可能综合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送往郑州市二七区的垃圾综合处理厂;工业危废送往即将建成的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在危废中心建成前,已建成企业可送到具有合同的危废处置单位或在厂区内安全合理储存,待河南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成后,集中送往危废中心进行处置。通过采取以上固废处置处理措施,保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满足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执行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5)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镇区内220kV高压线两侧10m处工频电场强度为283.5V/m,磁感应强度为307.9nT。无线电干扰最大值为47.59 dB(μV/m)。根据此类高压线监测结果可知110kV、220kV高压线地面工频电场强度均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规定的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4kV/m)和公众全天辐射时的磁感应强度评价标准(0.1mT), 无线电干扰场强低于《高压交流架空送电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规定的频率为0.5MHz时无线电干扰限值53 dB(μV/m),符合相关标准限值要求。
  (6)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分析
  规划的实施将促进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将会可控制的改变区内现有产业结构,转变区域的经济增长方式,农民的传统农作方式将被现代工业产业取代,区内经济增收方式由原有的农业增收向工业、科技增收转移,使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生活水平及条件也大大提高。镇区的集中建设将会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以保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6资源承载力分析
  水资源承载力:至2020年,郑州市规划的水厂供水规模(225万吨/日)只能满足郑州市城区的需求(224万吨/日),而对于须水镇的供水需求,郑州市城区是没有能力满足的。
  能源承载力:随着各项大型区域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能源综合利用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水平的提高,全市煤、电、油、气等能源的支撑能力将大幅提高,可以保障城市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因此,须水镇作为郑州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能源供应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能源资源能够支持须水的发展。
  13.7环境可行性、合理性综合论证
  (1)规划环境适应性分析
  村民安置应按规划中规定的内容进行安排,实施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允许适当调整,保证村民安置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镇区内大型的基础设施的存在影响须水镇规划的空间布局,增加镇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规划通过空间布局、将防护带作为绿化带的方式,在满足自身防护要求外,实现镇区绿地面积和生态保护。
本次评价建议镇区工业发展需限制高耗水企业的入驻,从源头减轻资源需求压力,努力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大力提倡中水回用,全面建设节水型工业。
  (2)规划环境目标分析
  《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总体规划(2008-2020)》中的城市环境建设目标基本合理,但在水环境功能达标、污水处理、环境噪声达标等目标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3)规划发展战略合理性分析
  随着郑州城区的不断扩展,须水镇目前正处于扩展区,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在城区规模不断扩大的作用下,高新区正向西扩展,中心城区内一些企业正向须水靠拢,西南绕城高速和黄河三桥的建设等,都将拉动须水的经济发展。因此,本规划的实施将有利于指导须水镇的建设发展和城镇功能的完善。
  (4)镇区发展方向选择合理性分析
  从地质及地貌、用地性质和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来评价分析,须水镇区在现状建设基础上向西发展,在西四环路以西、须水河以北选择建设用地符合郑州市总体规划要求及生态保护要求。
  (5)规划土地规模合理性分析
  从用地规模上来看,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20178),须水镇属于第Ⅱ类气候区,根据《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人均建设用地上限为120平方米/人。由于须水镇是以工业为主导的工贸型城镇,工业用地比例较高,因此规划须水镇建设用地规模宜取规划标准的上限,即人均120平方米,用地规模控制在8.4平方公里以内,符合镇区集约用地的要求。
  (6)市政公用设施规划评价
  ①规划近期水资源可满足发展需求,远期水资源供需平衡较为脆弱;规划对常规水资源依赖过大,对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不足。②规划提出的环境卫生设施的配备以及提出的环卫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指标是合理的,但在收集范围、转运站布局和垃圾车辆的配备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13.8推荐方案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零规划方案:零规划方案下的镇区的建设会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资金的不合理利用,从长远角度来看由于区域无明确的产业发展目标,企业的无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混乱等情况必然会导致区域环境恶化,随着资源的消耗、市场的变化、环境的恶化,不利于镇区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和长远发展。因此,从经济、社会和环保等多方面考虑,实施该规划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谐发展,因此实施该规划是有必要的。
  (1)优化调整建议:
  1)战略定位的调整建议
  本次评价充分考虑当地面临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树立“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
  同时须水镇应结合《河南省环境优美小城镇考核标准》,建设河南省环境优美小城镇。
  2)基础设施的调整建议
  供水规模:经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后可知,郑州市2020年已不能满足须水镇区的用水需求。评价建议规划调整用水指标,近期210L/人·日,远期230L/人·日分别调整为190L/人·日和200L/人·日。同时,降低工业用水指标,加强企业节水。建议镇区远期应关闭镇区内自备水井,以保护地下水。建议须水镇依托郑州市供水。
  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应陷于或至少与规划实施同步,建设规模适度超量配置,彻底改变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的现状。
  环境卫生设施布局应按照设计规范合理布置,避免影响人民正常生活和工作。
  (2)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水环境保护对策:镇区内的工业企业,凡是产生废水污染物的,必须采取严格的治理措施,排水水质必须达到集中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标准;加快雨污分流管道的建设,尽快使得区内污水全部纳管;加强对镇区新增污染源的控制,凡水耗大、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以及不满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保护规定的企业不得进入园区;清岸绿化、加固护坡、疏浚河道。
  2)大气环境保护对策:
  本次评价仅从规划层次提出规划区大气污染防治原则、主要措施等,具体建设项目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应由其环境影响评价确定。①逐步改变以燃煤为主能源结构,限制原煤使用。应选用燃轻油、煤气等清洁能源;②加强粉尘排放控制;③实现镇区集中供热、供气。尽快建设供热管网,拆除企业自建锅炉,实施集中供热,提供集中供热普及率。逐步有计划过渡使用“西气东输”天然气气源,实现园区集中供气。④园区企业进行节能改造,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对单位产值能耗较高的产业进行限制,并对区域产业发展规模进行综合平衡。鼓励引进单位产值能耗相对较低,容易采用清洁能源的产业类型。⑤增加园区环卫设施,及时清扫路面垃圾尘土,并在干燥风大天气条件下增加洒水次数,运输车辆应加盖篷布或密闭运输,以减少二次扬尘。⑥大力发展植物净化。在镇区内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及生态林地建设的同时,尽量对可利用地(如屋顶、沟边等)进行绿化,增加绿地面积。⑦在严格控制镇区工业污染源的同时,进行整个区域交通扬尘、北部矿山开采扬尘、地表裸露扬尘等粉尘污染源的综合整治,改变评价区域粉尘严重超标的现状。
  3)声环境保护对策:建立噪声控制小区;镇区的开发建设活动,将直接导致交通负荷的增加;镇区内主要交通干道的车速应控制在50~60km/h,尤其是郑上路和中原西路镇区段的车速要控制在50 km/h;合理工业布局,推广和利用先进的噪声控制技术,减少高噪声源对外环境的危害;禁止高噪声企业进入镇区,凡进入镇区的工业企业必须控制其设备噪声达标,厂界噪声满足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Ⅱ类昼、夜间标准(非本厂原因除外);加强建筑施工的管理。
  4)固体废物处置:
  镇区垃圾收集可由环卫设施收集,然后依托于郑州市卫生填埋场和危险废物处理厂能够得到妥善处理。但是镇区外农村大部分地区生活垃圾随意排放仍会给当地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次评价建议镇区配备一台压缩式垃圾收集车收集镇区南侧农村生活垃圾,并运至郑州市卫生填埋场填埋。
由于工业固体废物成分复杂,应采取分类收集处理,并提高其综合利用效率。重点防止固体废物收集运输工程中对须水河和南水北调总干渠的影响。
  在所有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理过程中,应对须水河和南水北调总干渠的影响加以重点考虑。防止固体废物直接排入须水河和南水北调总干渠外,垃圾收集运输装置均应使用密封式容器和车辆,以防止雨水和其他地表径流与垃圾接触后产生的渗沥液混入水体,对水体产生危害。在垃圾运输路线方面,需合理制定,路线应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与南水北调总干渠的交叉。


  13.9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坚持经济和环境“双赢”的原则,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生态环境资源有效合理配置。
  (2)设立日常专门的生态管理机构,负责日常具体的生态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组织及协调工作。
  (3)制定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和计划,搞好生态环境规划,严格执行规划,分期实施。
  (4)积极宣传生态优化和环境保护的理念,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居民的环保意识。
  (5)加强绿地系统的补偿措施。
  (6)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
  (7)加强区域敏感保护目标保护。
  (8)落实环卫设施规划,建立密封式垃圾转运站。
  (9)在招商引资上,引进高新技术,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产业,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废物资源化利用,保护环境。
  (10)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政府引导企业走生态环保之路,积极向企业推广ISO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13.10专家咨询与公众参与
  13.11监测与跟踪评价
  本次评价在深入研究规划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可能产生的重大不利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跟踪评价方案,并提出规划实施的环境管理建议。跟踪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规划的实施情况、规划环评调整意见的落实情况、区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资源环境承载力、重要环境保护目标、社会经济影响、后续发展的环境影响等内容。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2009-07-15)

“......在京广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交叉处北部,规划一座双桥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规模30万吨/日。......”
“......但由于双桥污水处理厂是规划污水处理厂,建设时期并不确定,因此导致本规划具有不确定性。......”
VIP重点项目
(此帖子已被作者于2014-3-2 0:06:41修改过)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0/1/10 3:13:00)
1


姓名: admin
发贴数:56600
回复数: 94762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4/11/24 10:0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将新建刘湾龙湖须水三座水厂污水处理率达到90%

【供水】新建刘湾、龙湖、须水水厂

水是城市的生命,如何解决1000万人的用水问题,也将考验着我们的城市供水系统。据了解,目前郑州总用水量在100万吨/日左右,由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供水的60万吨,地下水供水7万吨,还有约30万吨未纳入供水管理的用水。

而到2020年,郑州市总用水量230万吨/日,年需水量83950万立方米,可供水资源总量为146856万立方米,供水充裕度达1.75,确保了正常的用水需要。另外还将规划新建刘湾、龙湖、须水3座水厂,改造现有水厂,供水规模达到225万吨/日。

【排水】污水处理率将达90%

郑州的水源来源主要靠黄河水,虽然不是严重缺水城市,但水源并不宽裕。按照规划,至2010年,郑州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至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届时,郑州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规模为170万吨/日,这些污水将通过王新庄、五龙口、马头岗、双桥、陈三桥、耿庄6个城市污水系统进行处理并排放。2020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0%,为68万吨/日,主要供景观和部分工业用水。

排水将采用雨污分流制,对雨水将通过金水河、熊耳河、贾鲁河、魏河、七里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潮河、东风渠、索须河、须水河11个排放系统进行排放。排水能力要求达到一般地区抵御1~2年一遇的暴雨;城市重要地区抵御2~3年一遇的暴雨;城市立交、下穿铁路立交地区抵御5~10年一遇的暴雨。

(来源:中原网-郑州晚报,2008-06-18)

“......这些污水将通过王新庄、五龙口、马头岗、双桥、陈三桥、耿庄6个城市污水系统进行处理并排放......”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0/1/10 3:22:00)
2


姓名: admin
发贴数:56600
回复数: 94762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4/11/24 10:0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关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编制情况的说明

——2008年8月20日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上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穆为民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重要的法定性规划,是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是促进和指导城市科学协调发展的基本法定依据,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城市总体规划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组织编制好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集约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和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空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目前报批成果已完成。按照《城乡规划法》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查的法定程序要求,现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成果进行审议。
  一、总体规划修编背景
  我市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自1998年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有效地指导了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确定的至2010年的发展目标大部分已经提前实现。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提出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的建设目标:即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明确提出:河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地区前列。《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了我省新的发展目标。国家、河南省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与建设,对郑州市城市空间布局提出了新要求:国家京广、徐兰铁路客运专线在郑州呈“十字形”交汇,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及郑州综合交通枢纽(新郑州站)已开工建设;新郑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已完成;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国家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强化了郑州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的建设对促进黄河两岸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郑州市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因此提升城市的发展战略、调整城市发展定位、修订城市发展目标、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成为政府重要工作之一。
  二、总体规划修编过程
  2005年3月,建设部发出了《关于同意对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批复》(建规函〔2005〕52号)。2005年5月,郑州市成立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为修编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总体规划修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力求规范、科学、高效。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与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全国铁路枢纽规划、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重大规划的衔接,同步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规划部门与土地部门加强联系、资源共享,有效保证了两个总体规划的协调。
  2006年7月7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召开专题会议,审查总体规划纲要草案并原则通过。2006年7月23日,河南省建设厅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对纲要送审稿提出了修改意见。2006年9月8日,李成玉省长主持省会规划建设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对总体规划纲要成果进行审查并原则通过。
  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同志先后六次就总体规划有关事宜专程赴建设部拜访时任部长汪光焘同志;赵建才市长也多次赴京就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向建设部领导汇报。建设部领导高度重视郑州市总体规划,汪光焘同志2007年11月15日、2008年1月3日、1月25日先后三次召开部长办公会议,专题听取郑州总体规划汇报,对方案提出了十分宝贵的指导性意见。
  2008年3月1日,国家建设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审查工作组会同河南省建设厅对《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7—2020)》进行了审查,并原则通过了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建设部审查工作组对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直接领导;河南省建设厅全面指导,综合协调;设计单位认真负责,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提交审查的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期研究工作扎实、深入,突出了城市规划的公共属性;规划指导思想明确、内容全面。
  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特别注重阳光规划、公众参与。先后采用报纸、网络等媒体形式,发布《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公众社会调查问卷》,将《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送审稿)在网上公示。2008年5月15日,在《郑州日报》对《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送审稿)的主要内容进行公示;5月24日,在绿城广场开展《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大型宣传活动。
  三、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期限与城市规划区界定
  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和《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突出郑州在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和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带动作用;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健康、区域统筹、城乡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注重以人为本,强化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本次规划期限为2008—2020年。其中近期规划期限为2008—2010年;远期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20年以后。
  本次规划划分为两个规划层次,即市域和中心城区。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二)城市发展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
  到2020年,把郑州建成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富有中原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的、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有较强经济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2、经济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左右。
  3、社会发展目标
  加强城市公共安全,促进城市人口的适度稳定,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保障基本居住需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障社会民生。到202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万元;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达到50个;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数量达到1300所;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达到0.8—1平方米/人。
  4、环境友好目标
  形成以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良好为标准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地区性可利用水资源27.9亿立方米;万元GDP耗水量较2006年减少40%;单位GDP能耗水平控制为0.84吨标煤/万元GDP;基本农田控制为28.29万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小于等于100平方米/人;森林覆盖率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等于14平方米/人;污水处理率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大气SO2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5%。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城乡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市域城乡现代化建设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引导和促进城市规划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2、市域人口与城市化水平预测
  预测至201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约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万人,城镇化水平67%左右;预测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0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89万人,城镇化水平79%左右。
  3、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推进并形成市域“一心四城、一带两轴”网络化的城镇发展格局。
  一心:指郑州市域的城镇密集区。包括郑州市中心城区、郑汴—中牟组团、上街—荥阳组团和航空港组团,是市域空间结构的核心地区。
  四城:指巩义、新郑、新密、登封四个中等城市,是市域空间结构中的二级中心城市。
  一带:指沿310国道、陇海铁路等交通干线上由郑州市中心城区、郑汴—中牟组团、上街—荥阳组团、巩义市及沿线城镇所构成的城镇发展带,是市域经济联系和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轴线。
  两轴:南北发展轴由沿京广铁路、107国道的城镇构成,同时与市域的东西发展带共同构成中原城市群“十”字形空间结构的核心;市域南部的东西发展轴由登封、新密和新郑等城镇依托省级交通干线构成。
  4、市域城镇规模结构
  到2020年,全市形成一个特大城市(郑州市中心城区),六个中等城市(上街—荥阳组团、郑汴—中牟组团、巩义市区、新郑市区、新密市区、登封市区)和一个小城市(航空港组团),19个2万人口以上的重点镇,50个2万人口以下的一般建制镇的城镇等级结构。
  5、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大力推动市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市域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加快路网、水网、气网、电网、立体传输网的改造与建设,增强基础设施水平和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社会保障与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布局,促进公共设施的公建共享,提高覆盖率和利用率。
  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按照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的原则,对镇(乡)域村庄布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合理布局,科学编制镇(乡)域规划,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积极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加强城乡空间管制,有序引导市域城乡协调持续发展
  综合郑州市域的环境特性、城乡建设发展空间需求、区域基础设施廊道布局、基本农田保护等多方面因素,在郑州市域范围内划定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
  (四)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1、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
  郑州市城市性质为:河南省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和现代物流、商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优先发展的城市职能:全国性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全国性能源、原材料基地。促进发展的城市职能:区域性物流、商贸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旅游服务中心;区域性信息服务中心;区域性科、教、文、体、卫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基地。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城市职能:先进制造业基地。
  2、城市发展方向与城市规模
  郑州市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增长边界为:东至京珠高速公路,西至环城高速公路,北至黄河湿地保护区,南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城市发展方向主要以东、西、南三个方向为主,北部控制开发建设,保护黄河湿地,提升生态品质。
  至2010年,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350万人以内;至2020年,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500万人左右。
  至2010年,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控制在335平方公里以内;至2020年,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控制在450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90平方米之内。
  3、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格局
  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为“两轴一带,七片多中心”。
  两轴:东西向城市发展轴线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聚合的主要轴带,也是未来城市东西向拓展的主要载体,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南北向区域联系和中心景观轴线是城市中心和外部区域的主要联系轴带,也是现代城市特色风貌景观的展示轴线,未来有聚合区域性服务功能的潜在优势。
  一带:以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改线工程、四港大道、高铁客运枢纽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干线公路物流港和新郑国际机场等交通干线和枢纽为依托,形成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带,强化各产业园区之间的互动与协作,促进产业的联动效应。
  七片:根据主要交通走廊和自然绿化的分隔,中心城区形成七大功能片区。
  多中心:优化和分解城市中心职能,实现新旧转移,形成区域级—城市级—片区级三个层次的多中心体系。
  (五)居住用地规划
  住宅发展目标从满足生存需要向宜居型的社区生活方式转变,基本做到“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功能配套、设备齐全”。
  各类住房的供应比例原则上要求:商品房占60%,政策保障性住房40%。其中:两限商品住房开发面积占总开发面积的15%~20%,经济适用房开发面积占总开发面积的15%~20%,廉租房和可支付租赁房开发面积占总开发面积的2%~5%。
  (六)绿地系统规划
  至202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森林覆盖率达到33.4%,绿地率达到45%,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4.9平方米左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
  中心城区生态绿化结构布局的重点是“一环、三带、四楔、六链”。
  一环:指外围生态绿化环带。由黄河湿地保护区、连霍高速和贾鲁河生态防护林地,南部的水源保护地、南水北调干渠防护林带,京珠高速生态防护林带和西流湖—贾鲁河防护林带构成的环形生态隔离缓冲区。
  三带:指内部生态绿化廊道。规划沿京广铁路、未来大道和东四环构建三条南北向的生态绿化廊道。
  四楔:指内外部环境交流的绿色通道。在城市的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建设四片由外部生态绿化环带渗入城市内部的楔形绿地。
  六链:指滨水绿化带。沿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东风渠、须水河与邙山输水渠六条主要河渠两岸建设带状开放型绿地。
  (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建立整体保护框架,把市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纳入到总体保护中来。突出保护重点,反映地域特色,建立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注重名城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确保城市建设与名城保护协调发展。
  规划建立由郑州中心城片区和古荥镇片区组成的“一大一小”历史文化片区保护框架。
  “一大片区”(郑州商城历史文化片区):以郑州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商代遗址、二七罢工纪念塔和纪念堂、清真寺、城隍庙、文庙等文物保护单位和商城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为基础,突出商代和“二七”文化。
  “一小片区”(古荥汉文化历史文化片区):以古荥镇为中心,以汉霸二王城、荥阳故城、古荥冶铁遗址、大师姑遗址和纪信墓等文物保护单位为基础,突出汉代文化。
  要保护郑州商城西南隅历史街区和商代遗址内的历史街巷格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历史街区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加强重要文物单位的保护,包括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和纪念堂、大河村遗址、古荥汉文化历史文化片区、祭伯城遗址和邲故城遗址等,保护近现代工业遗产和历史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产业发展布局规划
  至2020年,全面实现商贸、金融流通领域的现代化,建设立足河南、辐射中部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到规划期末,力争形成汽车工业、铝工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医药化工、新材料等一批专业化经营、社会化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基地,大力引进外来导向型的现代制造业,积极发展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九)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1、对外交通
  (1)铁路
  随着京广、徐兰客运专线的建设,新建新郑州高速站,通过在郑州四个方向设置与既有线的联络线,与郑州站形成两站东西并立,高速系统与普速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的环形客运系统。
  (2)公路
  统一协调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网络与公路网络,形成由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构成的快速、便捷的对外公路网络。加强公路长途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的统筹发展,实现公路长途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新建、改建10座公路客运站,对外客运能力达到26万人/日。新建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和4处货运站。
  (3)机场
  积极扩建航站楼和停机坪,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业务量,并在现有跑道、航站区北侧,建设第二条平行跑道和第二航站楼及相关附属设施。规划新增商丘—新郑—新密高速公路,与郑少洛高速公路相连,加强新郑国际机场的区域辐射能力。在京珠高速东侧,规划新增一条快速路,加强中心城区与航空港的交通联系。
  (4)城际轨道交通
  利用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走廊逐步建设郑州至开封、郑州至新郑国际机场和许昌、郑州至洛阳、郑州至新乡的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十”字形骨架。
  2、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中心城区规划“三横两纵一环”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全长206.56公里,共设置了22个轨道间换乘车站,线网密度为0.46公里/平方公里。
  积极发展快速公共汽车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延伸和补充。快速公共汽车系统走廊由城市快速路和公交专用车道组成,中心城区规划快速公共汽车走廊长为218.0公里。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快速公共汽车系统的基础上,调整常规公交线网布局,形成功能、等级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积极落实公交场站用地,规划公交场站60处,总占地面积为157.8公顷。
  3、道路系统布局
  快速路网: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与城镇密集区快速系统相协调,在原规划的环放状快速路基础上,构筑与城市空间发展相适应的快速道路系统。中心城区城市快速路总长为264.4公里,快速路网密度为0.59公里/平方公里。
  城市主干路: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充分利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时机,完善城市干道路网系统。中心城区规划城市主干路总长度为697.3公里,主干路网密度为1.55公里/平方公里,其中一级主干路总长为298.9公里。
  城市次干路:结合道路交通的集散关系以及上级道路网的布局,对中心城区的次干路进行了调整。中心城区规划城市次干路总长为837.0公里,次干路网密度为1.86公里/平方公里。
  城市支路:加强城市支路的建设,规划期末,支路网密度力争达到3.5—4.0公里/平方公里。
  (十)城市承载能力与运行效率
  至2020年,新建刘湾、龙湖、须水三座水厂,改造现有水厂,供水规模达到225万吨/日,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至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再生水回用率达到40%以上。新建马头岗、双桥、陈三桥、耿庄、纺织园五座污水处理厂,扩建王新庄、五龙口两个污水处理厂。
  至2020年,郑州中心城区共有发电厂5座,其中4座热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5870兆瓦。中心城区内不再规划新建高压走廊,同时积极对原有高压走廊进行入地改造。
  全面建设“数字郑州”。依托第一、二长途通信枢纽,以光纤为主干,强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信息港地位。建设国家、省、市主干网及郑州市电话本地网、信息数据通讯网、多媒体信息网和覆盖全市的光纤城域网,中心城区主干道光纤覆盖率达100%。
  城市燃气应优先供应居民炊事生活用气,满足商业、公共设施及部分工业用户用气,适当发展燃气汽车和小型冷、热、电联产装置。条件允许时,可逐步替代工业、采暖用煤,改善城市能源消费结构。
  集中供热以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和生产用热需要、保护大气环境、节约能源为指导。2020年中心城区热源项目总数达到11座,其中热电厂4座,区域热源厂7座,总供热能力约8094兆瓦,中心城区规划民用住宅平均热化率达到56%。
  至2020年,建立系统完善的郑州市环境卫生行业管理体系,垃圾清运率和处理率均达100%。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小型转运站130座,大型二次转运站4座,大型垃圾处理厂5座,即现有的郑州市垃圾综合处理厂和荥阳垃圾焚烧发电厂和规划新建的垃圾卫生填埋场1座,生活垃圾堆肥场1座,大件垃圾回收处理厂1座。
  (十一)城市安全
  整合各类防灾、减灾资源,强化政府对城市安全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现代化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设立统一协调的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指挥和救援的综合服务网络;加强灾害科学的综合研究,制定综合防灾的应急预案;充分保障应急物资的储备和供应,全面提高救灾专业队伍的救灾、救援能力;加强防灾、减灾的法律和规范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
  贯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国家防总要求,加快黄河标准化堤铁路桥以下滞洪区建设。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地质灾害治理与预防相结合的防治体系;完善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安全性评价制度;建立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网络及重点地区的专业临测预报网络;建设全市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及信息系统。
  不断完善城市消防设施,建设现代化火灾报警、消防通讯和调度指挥系统,提高城市预防火灾的能力。
  以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网络为防护工程的基本骨架,布局重要的大型人防工程和地下综合体;统筹安排各类人防工程,形成以人防工程为主体,地下空间为补充,疏散干道为纽带,以重要目标防护为重点,以广场、公园、绿地、疏散基地为辅助的地上、地下防空防灾一体化防护工程体系。
  
以上说明,请予审议。
 
(来源:郑州人大网,2009-2-5)

“......至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再生水回用率达到40%以上。新建马头岗、双桥、陈三桥、耿庄、纺织园五座污水处理厂......”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0/1/10 3:23:00)
3


姓名: admin
发贴数:56600
回复数: 94762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4/11/24 10:0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郑州市排水工程规划昨日通过专家评审

17日,郑州市排水工程、再生水利用规划(2009~2012年)通过专家评审。按照该规划,到2020年,郑州市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8万吨/日,以满足“三化两型”城市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市(郑州市)污水处理能力为80万吨/日,按照规划,2009~2012年将新增41万吨/日处理能力,2013~2020年新增97万吨/日处理能力,2020年我市污水总处理能力将累计达到218万吨/日;目前污泥处置能力为100吨/日,规划2009~2012年新增1000吨/日处理处置量,2013~2020年新增1000吨/日处理处置量,2020年我市总处理处置能力将累计达到2100吨/日;再生水利用率在规划期内将大幅度提高,到2020年直接利用率将达到50%以上。 

为实现这一目标,2020年前,除了对现有的五龙口污水处理厂、王新庄污水处理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完成陈三桥污水处理厂之外,还将新建双桥污水处理系统、南三环污水处理系统、耿庄污水处理系统和纺织园污水处理厂。

(来源:郑州日报,2009年09月18日)

“......2020年前,除了对现有的五龙口污水处理厂、王新庄污水处理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完成陈三桥污水处理厂之外,还将新建双桥污水处理系统......”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1/8/26 23:11:00)
4


姓名: admin
发贴数:56600
回复数: 94762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4/11/24 10:0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郑州:企业向生态水系超标排污

今年以来,我市贾鲁河中牟陈桥断面和双洎河新郑黄甫寨断面出境水质达标形势严峻,如何确保这些断面水质改善?昨日,市政府召开水环境综合整治会议,部署相关工作。按照部署,即日起,每发现一家往生态水系流域内排放超标污水的工业企业,将对辖区政府实施财政扣款1000万元。对生态水系已整治到位的河段,每发现一个新增排污口,对辖区政府实施财政扣款100万元。
  
会议部署,在贾鲁河流域,市城市管理局应尽快完成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一期和马头岗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加快南三环污水处理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工程筹备进度;双桥污水处理厂要力争年底前开建。市水务局应加大生态水系及主要河流排污口的监管力度,对违法排污口进行整治,尽快开建贾鲁河生态治理工程。市国资委应加快陈三桥污水处理厂污水干管建设;中牟产业园区要尽快完成白沙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荥阳、中牟要尽快开建豫龙镇、毛庄污水处理厂。
  
在双洎河流域,新密市应淘汰年产1万吨以下的造纸生产线,推进人工湿地工程建设;新郑应加快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进度;登封要加快大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尽快建成投运。在颍河流域,登封市要加大颍河流域综合整治力度,取缔网箱养殖,对上游生活和工业污水进行整治,尽快改善白沙水库水质。各县(市)及上街区要加快农村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确保11月底前建成两个农村人工湿地。
  
会议要求,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我市水环境质量,定期监测水质,从加快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及截污扫尾工程等多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工作,促进我市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来源:郑州日报,作者:记者成燕、实习生刘萱萱,2011-08-12)

“......双桥污水处理厂要力争年底前开建。......”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2/3/9 5:51:00)
5


姓名: admin
发贴数:56600
回复数: 94762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4/11/24 10:0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郑州市环保工作大盘敲定 今年"好天"要超310个 强化两河流域整治10月底前城区开测PM2.5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环保系统总结表彰暨工作动员会获悉,郑州市今年环保工作大盘敲定:到2012年年底,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控制在10.38万吨、1.31万吨、9.97万吨、21.55万吨以内;省控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到省定目标要求;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以上。副市长扎吐·沙衣热木参加会议。

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速

为提高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能力,有关部门将加快陈三桥和登封大冶污水处理厂及中牟白沙组团污水处理厂调试进度;开建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南三环污水处理厂,双桥污水处理厂、航空港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和航空港区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力争9月底前开工建设。

同时,做好郑州市华润电力有限公司2×60万千瓦机组、郑州裕中能源有限公司2×100万千瓦机组脱硫脱硝设施“三同时”建设。启动对郑州市华润电力有限公司、郑州裕中能源有限公司、荥阳国电、郑州新力电力有限公司脱硝限期治理工作。今年,郑州市将完善《郑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制订建设工作方案,启动生态市建设工作。同时力争创建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45个、市级生态村40个。

强化两河流域整治

在贾鲁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上,今年,郑州市将夯实该流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确保贾鲁河水质稳定达标。积极开展荥阳市污水处理厂一级A升级改造及中水回用工程、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中原区纺织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环保验收;启动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马头岗、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和中牟县污水处理厂一级A升级改造工程。

在双洎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上,将加快推进该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基本实现双洎河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此外,今年还将完成新密市金门污水处理厂一级A升级改造;完成新郑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一期改造工程环保验收;启动新密市双洎河人工湿地工程、造纸群工业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和新郑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辛店镇污水处理厂、孟庄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

10月底前城区开测PM2.5

按照部署,今年,郑州市将积极开展城区PM2.5监测。6月底前,完成PM2.5调研、监测方案制定、监测设备招标等工作;10月底前,完成仪器设备采购、安装、调试、技术人员培训等工作,开展PM2.5试监测。此外,郑州市还将加大环境监测资金投入,争取基本覆盖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全部监测项目,同时启动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初步建立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技术体系。 

(来源:郑州日报,作者:记者成燕、通讯员蒋国良,2012-01-17)

“......双桥污水处理厂、航空港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和航空港区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力争9月底前开工建设......”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2/3/9 7:25:00)
6


姓名: admin
发贴数:56600
回复数: 94762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4/11/24 10:0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郑州拟开建12座污水处理厂 4年内实现污水全处理

2012年2月14日,记者从郑州市重大项目推进工作例会了解到。郑州市拟于近期开工建设12座污水处理厂以缓解部分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的问题。这些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郑州的水环境将得到大幅改善。

每日25万吨污水直排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水环境的“杀伤力”是巨大的,尽管郑州市已经建成了许多污水处理厂,但由于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迅速扩张,污水处理能力仍然存在缺口。

目前郑州市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5座,总处理能力129.5万吨/日,其中中心城区5座,处理能力101万吨/日,目前日均处理污水105万吨左右。县级10座,处理能力28.5万吨/日,日均处理污水22万吨。除陈三桥、中牟白沙污水厂因收水不足,未通过环保验收外,其余均正常、超负荷运行。

2011年8月至9月,市城管局、环保局、污水净化有限公司联合完成11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污水水量调查。据统计,目前郑州市中心城区日产生污水130万吨左右,每天仍有25万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七里河流域(13万吨/日),北部贾鲁河流域(9万吨/日),西部双桥排水区域(3万吨/日)。这些污水排入贾鲁河和双沮河,最终汇入淮河。

“十二五”末实现污水全处理

目前, 郑州市已编制《郑州市排水工程规划(2009-2020年)》、《郑州市再生水利用规划(2009-2020年)》、《郑州市市区城乡空间发展引导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其中《郑州市排水工程规划(2009-2020年)》服务面积450平方公里。规划“十二五”末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7万吨/日,累计达188万吨/日 。《郑州市市区城乡空间发展引导规划》服务面积110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78万吨/日,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同时配套建设污泥、再生水处理设施。

其中中心城区规划的污水处理厂共有9处,包括五龙口污水处理厂(现状);扩建厂有3座,含马头岗污水处理厂、陈三桥污水处理厂和纺织园污水处理系统;新建厂有四座,含南三环污水处理厂、双桥污水处理厂、古荥污水处理厂、南槽污水处理厂;迁建厂一座,即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含王新庄和耿庄两套处理系统)。

近期开工建设12座

围绕郑州都市区两核六城十组团的规划布局,郑州近期计划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12座,包括中心城区4座、郑州新区2座、外围县区6座。

其中中心城区的4座分别是: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规模污水处理30万吨/日(含60万吨/日污水的污泥消化工程、300吨/日污泥干化工程);南三环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规模污水处理10万吨/日;双桥污水处理厂一期,暂定建设规模污水处理25万吨/日;马寨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暂定建设规模5万吨/日。

郑州新区两座,分别是王新庄污水处理厂迁建工程、郑州航空港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外围县区6座,分别是巩义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新密市污水处理厂、登封市新区污水处理厂、新郑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荥阳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上街区第二污水处理厂。

上述污水处理重大项目中,中心城区4座污水处理厂涵盖了惠济高端服务业新城、金水科教新城、高新城、中原宜居商贸城、新商城、二七运河新区6大宜居城市组团;郑州新区2个项目涵盖先进制造业新城组团和航空城新城;外围6座污水处理厂覆盖5大新城及剩余郑州宜居职教城、宜居健康城、宜居教育城3大宜居城市组团。中心城区污水可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郑州新区污水可得到有效解决,6大新城新增污水具备处理条件。

(来源:大河网,作者:记者王书栋,2012年02月14日)

“......新建厂有四座,含南三环污水处理厂、双桥污水处理厂......双桥污水处理厂一期,暂定建设规模污水处理25万吨/日......”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2/4/16 22:55:00)
7


姓名: admin
发贴数:56600
回复数: 94762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4/11/24 10:0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河南省郑州市:我市将有12座污水处理厂近期开工建设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4月16日讯)为适应郑州都市区建设和市民生活生产需要,我市将有12座污水处理厂近期开工建设,到“十二五”末,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2万吨/日,实现郑州都市区六城十组团污水处理厂全覆盖。这是记者昨日从郑州市污水净化有限公司了解到的。当天,有近30名关注城市水处理的博士领导干部参观了该公司马头岗污水处理厂。

我市目前拥有15座正在运营的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129.5万吨/日,其中,中心城区5座,污水处理能力为101万吨/日,实际日处理污水105万吨,已经超负荷运营。而据市城管局、环保局、污水净化有限公司对11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污水水量调查,目前市中心城区日产生污水约130万吨,在郑州东部、南部七里河流域,北部贾鲁河流域,西部双桥排水区域,每天仍有25万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围绕郑州都市区两核六城十组团规划布局,依据《郑州市排水工程规划(2009—2020年)》,近期,全市拟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12座,其中,中心城区4座,郑州新区2座,外围县区6座,分别是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南三环污水处理厂、双桥污水处理厂、马寨污水处理厂、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郑州航空港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巩义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新密市污水处理厂、登封市新区污水处理厂、新郑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荥阳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上街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随着以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到“十二五”末,郑州11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将从现在的101万吨/日提高到183万吨/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2万吨/日,不仅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而且将实现郑州都市区六城十组团污水处理厂全覆盖。

(来源:郑州日报,上海供排水项目网刘小冈编辑,2012年4月16日)

“......近期,全市拟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12座,其中,中心城区4座,郑州新区2座,外围县区6座,分别是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南三环污水处理厂、双桥污水处理厂......”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2/9/15 23:24:00)
8


姓名: admin
发贴数:56600
回复数: 94762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4/11/24 10:0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十大实事前8个月拨付资金23.35亿部分任务已完成

时间进入三季度末,年初市委、市政府承诺为民办理十大实事进展如何?昨日,市政府向社会公布了今年为民办理十大实事进展。今年,我市十大实事共60项任务,分别由29个主办单位和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负责落实。1至8月份,全市累计拨付“十大实事”资金23.35亿元,其中部分任务已经完成,绝大多数任务正在稳步推进中,将按期保质完成任务。
......
加强城乡污水处理治理工作。目前,已完成治理的各截污点运行良好,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南三环污水处理厂工程、双桥污水处理厂工程、马寨污水处理厂工程稳步推进。
......

(来源:郑州日报,作者:记者张乔普、实习生李班岩,2012年9月15日)

“......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南三环污水处理厂工程、双桥污水处理厂工程、马寨污水处理厂工程稳步推进......”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3/2/24 13:15:00)
9


姓名: admin
发贴数:56600
回复数: 94762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4/11/24 10:0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http://www.waterchina.cn/shwater/upload/20132241394918970.jpg
 
   
  图为:河南省郑州市环境保护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正县级):李春德。

河南省郑州市要帮贾鲁河截污 将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图)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2月24日讯)昨天,郑州市环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环境质量状况、治理措施,并首次公布郑州市灰霾天气的成因。该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李春德称:“将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让天更蓝,水更清。

昨日,发布会上,李春德还重点介绍了贾鲁河水质。

他说,虽然贾鲁河水质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但与省政府的要求(2012年陈桥断面考核目标为COD 45mg/L、氨氮4mg/L)相比,水质达标形势依然严峻。

据悉,贾鲁河是一条主要纳污河流,全流域无自然径流。

目前,城区污水排放量约为130万吨/日,但郑州市4个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为100万吨/日,实际处理水量约为110万吨/日,每天仍有近20万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李春德介绍,郑州市将强化贾鲁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南三环污水处理厂、双桥污水处理厂、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马寨污水处理厂等5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确保贾鲁河水质稳定达标。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郑州市环境保护局,上海供排水项目网戴晓红编辑,2013年2月23日)

“......李春德介绍,郑州市将强化贾鲁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南三环污水处理厂、双桥污水处理厂、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马寨污水处理厂等5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3/7/28 0:36:00)
10


姓名: admin
发贴数:56600
回复数: 94762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4/11/24 10:0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河南省郑州市:“十二五”期间新建5座大型污水处理厂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7月28日讯)2013年7月24日,河南省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省、市人大代表,就我市水污染防治情况进行视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长松参加视察。

视察组一行先后来到金水河航海路桥、南三环污水处理厂和五龙口污水处理厂进行现场视察并听取相关工作汇报。

按照规划,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将启动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南三环污水处理厂、马寨污水处理厂、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双桥污水处理厂等5座大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0万吨/日,服务范围全面覆盖11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目前,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南三环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马寨污水处理厂和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已经完成初步设计,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双桥污水处理厂正在办理环评手续。预计南三环污水处理厂、马寨污水处理厂将于2014年下半年建成通水,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将于2014年底建成通水,双桥污水处理厂2015年底前建成通水。

(来源:中原网-郑州日报,作者:记者李娜,上海供排水项目网戴晓红编辑,2013年7月26日)

“......双桥污水处理厂正在办理环评手续......双桥污水处理厂2015年底前建成通水。”

 
     
第1页   1  2  3  下一页  
回贴 发新帖 发布小字报
快捷回复 (作者: )
标题
内容
图片连接
(没有可以不填)
FLASH连接
(没有可以不填)

普通板块 已锁定板块 普通帖 热门帖 置顶帖 精华帖 锁定帖 发新贴 查看精华帖 发布小字报
在线人数:人
您的IP地址是:18.119.19.205,操作系统是:ClaudeBot/1.0,浏览器类型:compat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