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区初现雏形 一座现代化国际新城加速形成 此时正值隆冬时节,但位于中山区人民路延伸段的东港商务区建设热潮却丝毫不减。据悉,这里现场施工企业达400余家,各种施工现场100余个,各类工作人员数万人,一派火热场面。 沿着人民路一路向东,经过地标性建筑国际会议中心后,眼前便会豁然开朗。作为大连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城区改造项目,如今东港商务区眼下已初现雏形,随着一大批特色大项目的快速推进,一座现代化的国际新城区正加速形成。 经济新引擎 3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东港 大连市委、市政府战略性地把东部区域作为主城区的延伸部分进行开发建设,并把东港定位为“集金融、会议、商务、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功能为一体的交通便利、生态和谐、功能齐全的世界一流的商务区”。区域总部、金融中心、超五星级酒店、写字楼、大型剧院以及众多大型项目及企业的入驻,使大连正向轻资产城市转型,区位优势独一无二的东港已成为引领大连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新引擎。 据介绍,东港商务区总建设规模约1200万平方米。目前29个重点实施项目落地,完成税收2.63亿元,比去年增长133.5%,其中竣工投入使用的有3个,荷兰凯丹购物中心、日本欧力士和香港鹰君等13家国内外“巨擘企业”落子东港并进场施工,今年将完成建设投资超过100亿元,为中山区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发展动力。 在招商方面,东港从“招”变为“选”,精挑细选出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的项目进驻。 目前,已有日本欧力士集团、德意志银行、荷兰凯丹集团、香港鹰君集团、上海绿地集团、上海复地置业、恒力集团、华锐集团、海昌集团、鞍钢集团、万达集团、新星地产、中庚地产、佳兆业地产、广森地产等3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在东港投资,其中20多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国际会议中心、辽宁省检验检疫局、万达集团等项目已竣工。 配套完善 高科技环保技术助阵 据悉,东港商务区内规划道路34条,总长度40公里,所有路基均使用水泥稳定碎石层的高级处理技术,以保证道路平整、基础稳固;为有效降低行车噪音,迅速排出路面积水,所有路面均采用排水降噪沥青混凝土路面,这项环保技术是在大连地区首次使用,目前区内所有道路路基已全部形成。 东港商务区修建了目前全国最长地下管廊,共20公里,共分两种,一种是电力隧道暨柔性直流隧道工程,长8公里,目前已完成4公里土建工程;一种是综合管廊,长12公里,内置热力、给水、中水、电力、通讯五种管网,目前主体部分全部完工,现已进入到管廊内部消防、照明及管线支架等工程建设;为解决管廊内部潮湿问题,内部特采用国外电渗透防渗防潮先进技术,为首次在东北地区使用。另外长约7公里的五条排水暗渠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据悉,东港商务区将全部采用清洁能源,为建设生态友好型新城区,东港特引入LNG分布式燃气能源系统、水源热泵等节能减排技术,并规划建设世界先进的雨水渗透储留系统,一次可收集储留雨水上万立方米,用于绿化浇灌和阻止海水倒灌。此外,日处理污水2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10万吨)今年将投入使用,解决了大连市建市110年以来,东部地区污水直排大海的现象。 还海于民 两年内东港区对外开放 未来的东港商务区不仅属于高端人群,也属于滨城的平民百姓。东港区域内规划近40公里长的行道树,选用了具有季相变化的特色树种,全力打造“春季一片花、秋季一片果”,栽植品种主要有银杏、法桐、杜仲、山楂、美国红枫等十余种,将栽植15000余株;现已完成樱花、法桐、国槐等行道树假植3000余棵。 东港商务区计划将在两年内形成初步规模,并对市民和游客开放。如今的东港商务区正如一颗钻石镶嵌在大连中心城区的东部海岸,未来将成为大连市标志性区域,并为大连市的城市功能拓展和经济再次腾飞创造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来源:大连天健网,作者:记者李佳鹤,2012-12-21) “......此外,日处理污水2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10万吨)今年将投入使用,解决了大连市建市110年以来,东部地区污水直排大海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