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 | 水务“十三五”规划发布,这里将不再“看海” “一下雨,就来嘉定‘看海’。”对于这句话,嘉定区委书记马春雷给区水务局的“十三五”规划提了两个要求:一是通过5年建设,今后上海再下大暴雨,嘉定不再“看海”;二是“黑臭”河道基本消除。 总体目标 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 完善城市水务功能,统筹城乡水务发展,构建“水安全保障、 水资源供给、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文化弘扬、水务服务管理”体系。 主要任务 一、完善防汛除涝及水资源调度基础设施 1、完善外围大控制工程:完成北部、西部 边界大控制工程建设,为嘉宝北片水资源联合调度创造条件。 共需建设节制闸13座。 2、建设涝水外排泵闸:建设墅沟引排水泵闸工程、练祁河泵闸工程、孙浜河、双塘河泵闸工程。 3、建设区域除涝工程:加快推进暴雨易涝地区圩区建设和改造,总控制面积140平方公里。 上海国际汽车城联圩工程。汽车城圩区已实施南顾浦泵闸等部分工程。还需实施2座泵闸,14座节制闸建设,泵站总流量30立方米/秒。 蕰藻浜以南圩区工程。需实施11座泵闸,8座节制闸建设,泵站总流量185立方米/秒。 西塔城路圩区工程。圩区范围东至沪宜公路,西至胜辛路,南至上海绕城高速G1501,北至练祁河及嘉定城河,面积5.26 平方公里。需实施泵闸2座,节制闸1座建设,泵站总流量7立方米/秒。后续需对圩区雨水管网实施改造,进一步发挥工程效益。 嘉定老城区雨水口改造及强排工程。鉴于老城区交通紧张、道路地下管线复杂、不具备雨水管网改造的施工条件等情况,拟全面排摸归并沿环城河的雨水口,设置雨水强排设施。 江桥封浜老镇圩区工程。需实施泵闸4座,节制闸2座建设,泵站总流量7.5立方米/秒。 后续需对圩区雨水管网实施改造,进一步发挥工程效益。 4、建设城市雨水排放达标工程:全面排摸城市化区域雨水管网现状,按照一般地区3年一遇,重点地区5年一遇的标准,分轻重缓急改造现有规模偏小、损毁严重的道路雨水管道。 5、配合罗蕰河开通工程建设:根据太湖流域防洪规划, 拟实施东太湖~吴淞江流域分洪工程,拓宽蕰藻浜(面宽120米),新川沙河(面宽96~120米),开通罗蕰河(面宽96米), 河长约22公里,在新川沙河长江口建设150立方米/秒双向泵站。 6、下立交改造。在2016年已安排改造15座下立交的基础上,将计划对完成改造但效果较差的11座下立交再次进行改造,以此解决下立交受淹封堵后,造成的严重交通拥堵问题。 二、实施“清洁水行动计划” 水质目标为2017年底前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底消除劣Ⅴ类水体。 工作目标为2017年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2019 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 (1)河道治理。 骨干河道综合整治。实施娄塘河、鸡鸣塘、孙浜等骨干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截污治污、河道疏拓等工程措施,提升骨干河道的综合功能。完成骨干河道综合整治100公里。 重点污染河道专项治理。包括列入住建部建成区黑臭河道名录13条段、市环保局百河名录8条段、市水务局黑臭河道名录76条段,共完成专项整治100公里。 中小河道区域化整治。分13个片区,实施中小河道区域化整治200公里。 中小河道轮疏。完成镇村河道轮疏450公里。 (2)水系沟通。 打通断头浜,通过实地开河、架设桥梁等措施,将“断头浜”与周边水系沟通。 疏拓瓶颈段,通过拆坝建桥、拆涵建桥、既有铁路桥涵扩孔等措施,增加河道过水断面,保障河道过水通畅。2020年前,计划实施5公里水系沟通,100处瓶颈疏拓。近期,结合沪通铁路建设,实施沪宁铁路沿线8处箱涵扩孔。 (3)污水厂新、改、扩建以及提标改造。 实施南翔污水厂一、二期新建工程(10万吨/日)、北区污水厂(三期)扩建工程(5万吨/日)、大众污水厂四期扩建工程(7.5万吨/日)以及安亭污水厂三期扩建工程(5万吨/日),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推进污水厂提标改造,提升污水处理水平,降低尾水排放对河道水质的影响。在“十三五”期间,加快北区、大众、安亭污水厂提标改造工程,提标改造37.5万吨/日,改造后达一级A排放标准。 新建污泥终端处置工程(280立方米/日,含水率30%)以及通沟污泥处理站4座(60立方米/日,含水率60%)。 (4)污水管网完善工程。 完善污水总管建设20公里,推进二级管网建设42公里,做到污水管网全覆盖,确保2019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率95%的目标。 (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根据《嘉定区村庄布点规划》以及区村庄改造计划,完成3万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20年,基本实现改造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三、农田水利建设 实施10850亩小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 实施外冈、华亭、工业区等三个区级重点乡镇共14485亩高水平粮田水利设施配套建设; 实施1010亩设施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田灌排能力,完善农业生产条件。 四、供水设施建设 (1)水厂建设。完成安亭水厂(三期)扩建工程(5万吨/日);开展嘉北水厂深度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度处理能力15万吨/日;新建永胜水厂、安亭水厂污泥脱水项目,进一步减少制水污泥对河道的负面影响。 (2)输配水系统建设。按照一网分片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输配水系统布局,新建嘉北-安亭原水管道16.09公里;新建安亭水厂配套管网、外冈地区管网、桃浦路管网等供水管道13.72公里。 (3)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完成2000年前已建老旧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772万平方米,进一步提升龙头水水质,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 (4)陈行原水支线二期工程。通过增设泵站、原水厂改造等工程措施,实现2017年底本区原水全部由陈行水库供应。 (5)农村改水建设。完成徐行、安亭、工业区、外冈镇共2152户农村自来水管网改造,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饮用水质量。 五、完善水务规划体系 要加快在编规划的推进,完成《嘉定区防汛规划》、《嘉定区除涝工程专项规划》的编制;同时,落实《嘉定区水资源调度规划》、《嘉定区污水收集处理规划》、《嘉定区区域化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嘉定区河湖蓝线规划》等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进一步完善水务规划体系,为水务建设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六、智慧水务建设 通过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将静态的基础数据29和动态的监测数据相结合,进行实时采集、动态展示、关联分析、科学预测、智能调度,达到可视化、可量化、可控制、可指挥的总体建设目标,并有效解决水行业管理的现有问题,实现智慧水务管理。 根据业务需求分为排水管网动态监测预警系统、泵站远程监控系统、下立交监测预警系统、水质监测预警系统、河道水闸监测预警系统、优化调度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和巡检系统8个系统。 七、海绵城市建设 总体思路:以解决嘉定城市内涝、黒臭水体治理为重点,以增强区域防洪排涝能力、提升水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为载体,充分发挥建筑与小区系统、绿地系统、道路与广场系统、水务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形成自净自渗、蓄泄得当、排用结合的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 工作目标:基本形成生态保护和低影响开发雨水技术与设施体系、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初期雨水污染治理体系,具体建设目标及其指标已纳入区水务“十三五”发展主要指标。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嘉定门户,2016-09-03) “......实施南翔污水厂一、二期新建工程(10万吨/日)、北区污水厂(三期)扩建工程(5万吨/日)、大众污水厂四期扩建工程(7.5万吨/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