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十大举措促进内需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一是千方百计保产能、保市场。继续通过“保煤炭、平衡电、促高耗”等有效的经济干预手段,确保煤、油、气、盐等工业生产企业不停工、不停产,保证煤电、煤化工、油气化工、盐化工、兰炭等几条大的产业不断链,力争稳定主要工业品的产量。促进煤电产业双方建立全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采取降低煤价适度补贴政策,确保电力企业微利运行,避免煤电市场大起大落,保持两个行业平稳发展。重点扶持高耗能企业,落实电力价格下调政策,保本运行,努力维持产品市场份额。积极扶持60万吨以上的新建兰炭企业,通过政府适度补贴,在全市推广用兰炭代替无烟煤取暖,扩大兰炭产品的市场份额;积极组织团队协调用户,向外推销煤炭、甲醇、兰炭、电石等主要工业产品和马铃薯、红枣等农副产品,力求保住老市场,开拓新市场。加大政府、银行、企业联动的力度,利用好取消银行贷款规模的机遇,采取政府现金奖励或财政存款账户挂钩的办法,鼓励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力整合民间资本,围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强财政资金以担保、补贴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加大对技术改造项目、重点工程、“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 二是抓十大企业集团,促进大项目落地。紧紧依托神华、中石油、华电、华能、大唐、兖矿、鲁能、陕煤、延长石油、美国陶氏等国内外十大企业集团,着力推进在建和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已规划今明年开工的7大类43个项目,年内确保开工11个,投资341亿元。明年预计开工建设华电小纪汗煤矿、兖矿100万吨煤液化、兖矿180万吨甲醇二期、陶氏煤化工、大唐60万吨MTP、延长150万吨甲醇、延长魏墙煤矿、锦界煤电一体化三期、府谷庙沟门电厂二期、清水川电厂二期、定边风力发电、定边苏里格气田第五处理厂等项目。同时督促吴堡矿区加快开发步伐,争取明年四月开工建设焦化园区和矿井项目。 三是集聚社会资本,壮大本土经济。抓住今年榆林存款大幅增加的机会,利用能源化工骨干企业现金流充足以及民间资本充裕的优势,市场化运作,鼓励对已经关停的企业实施整合,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培育、发展壮大一批企业集团,形成有效配置资源的产业发展机制。研究出台切合我市实际的专门扶持政策,运用财政补助、补贴、奖励、贴息、参股经营等财政杠杆,打造一批民营企业集团,壮大地方经济实力。以大集团引领、大集群发展的模式,依托优势产业,优先配置各项资源,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深度转化的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并着手培育地方上市企业。大力引进一批产业转移项目,紧紧抓住东部沿海企业暂时发展受阻的机遇,通过提高配套能力、改善投资环境、发展上下游产业,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动性,培育区域发展的新优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点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的管理方式和高层次人才,突出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产业、城市建设等项目的招商,进一步促成开放型经济、民营经济、地方国有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加强与国内外大城市、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密切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的协作,主动与天津、深圳、沧州等地开展经贸合作交流活动,搞好产业和项目对接。 四是抓“三沿三型”,建设1000个新农村。按“三沿三型”布局,实施“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十村样板”工程,实现小村弱村向大村强村转移,耕地向大户和规模经营者转移,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产业向“一村一品”转移。从明年起,全市启动实施1000个“三沿三型”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沿“人”字型工业走廊建设一批园区服务型新农村;沿公路交通干线建设一批物流商贸型新农村;沿河流川道建设一批生态型新农村。在区域布局上,按照风沙草滩区重点推进集约化,城郊工矿区重点推进城镇化,黄土丘陵沟壑区重点推进生态化,河流川道区重点推进产业化四个板块推进。在推进措施上,要城乡互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工农互动,推动农业产业化;村企互动,推动农村社区化。同时完善规划,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市县两级财政连续5年,每年投入5亿元,重点搞好1000个村的基础设施、住房、生态环境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力争到2013年,1000个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五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抓住国家重点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按照“铁路建干线、公路上等级、航空增线路、水利作保证”的思路,重点加强公路、铁路、航空线路、电网、通讯网、水库“三路两网一库”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府神高速公路,明年开工建设榆绥、榆佳高速,210国道榆林城区过境线、绥德铁路枢纽站等项目。加快沿黄公路、农村公路、王圪堵水库等项目建设。着力破解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并研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政策措施,提高农业集约经营效益,建立失地农民生产生活保障机制;继续实施“百万农民大培训”工程,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加非农收入;积极推动户籍改革,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抓住省上重点扶持陕北50个镇建设的机遇,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到2012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5%,一半以上农民转移到城镇就业创收。 六是发展四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紧制定完善“四季农业”发展规划,落实所制定的发展规划,促进农民创收,确保农民季季有产品、月月有收入。根据我市近日出台的《关于发展“四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全面落实扶持政策。设立“四季农业”发展促进基金,整合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菜篮子”工程等支农资金以及科技发展资金,逐年增加对“四季农业”的投入,保障“四季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确保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目标的实现。 七是抓好民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通过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改善居民生活、增强消费能力,以拉动消费、促进发展。加快实施步伐,对于条件成熟的“民生八大工程”建设项目提前实施。调整预算,大幅增加农村沼气、饮水、道路、电网和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等方面的财政投资。加快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研究出台相应政策,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和贷款额度,稳定榆林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快新闻大厦、体育中心、科技馆、档案馆、职业技术学院、儿童福利院、二院迁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古城墙修复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确保计划安排的社会事业项目全面启动。针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可能发生的就业岗位减少问题,积极促进全民创业。落实和完善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财政政策,加大就业再就业投入,为各类有就业创业愿望和条件的人员提供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 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抓住扩大内需的有利机遇,大力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大战略任务,制定和完善榆林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新型服务业高点起步、快速发展。全力推进公路、铁路、航空、管道、水运“五位一体”的物流格局建设,尽快开工建设绥德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实施城市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工程。围绕“两区六园”建设,集中培育重点服务业园区,积极打造服务型企业,鼓励中小型服务企业加快发展,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抓住现代商贸、现代物流两大优势行业,大力扶持发展旅游、文化、信息、金融、中介、房地产、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推动全市服务业协调快速发展。 九是加强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坚持实施防沙治沙、封山禁牧和退耕还林、交通干线绿色长廊建设、神府矿区采煤沉陷治理、环境综合治理等五大工程。加快推进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加快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年内开工建设定边、横山、靖边、米脂、府谷五县的污水处理厂和米脂县的垃圾处理厂项目,力争明年12县区的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运。到2012年,林木覆盖率达到4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加大林业投入力度,明年在继续实施“五大工程”的基础上,大规模开展植树种草“大跃进”活动,动员全市人民,形成领导人人带头、干部人人出力、群众人人参与的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运动,力争在保护生态、优化环境方面有大突破,共同营造绿色人居环境,打造大漠生态名市。 十是扩大居民消费,努力拉动内需。进一步推动各项增收措施的全面落实,启动内需和消费增长,积极扩大消费,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适当降低城镇失业、工伤等社保缴费比例,并向特殊调整对象倾斜。公务员的津补贴由原定的“三年到位”改为“两年到位”,年底前市县全部发放到位;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市县两级年底前预发到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程”,完善农村市场服务体系,促进农村消费。做好市场价格调控监管,确保全年涨幅低于全国预期上涨水平,促进城乡居民消费。 (来源:政务信息2008年第139期,编辑:榆林市人民政府调查研究室,2008年12月8日) “......九是加强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年内开工建设定边、横山、靖边、米脂、府谷五县的污水处理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