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国家实施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根本性一年,是实施国家"十一五"污染物减排的攻坚年,是国务院污染物减排"三大体系"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一年来,我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组织实施 “蓝天碧水”工程。不断加强污染防治,深入开展环保攻坚行动,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环境违法问题,以人为本,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不断将我县环境保护工作推向深入。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全县蓝天碧水工程考核、市长县长环保目标责任书等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1、截止目前,城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02天,同比增长96天,超出全年任务92天。 2、全面完成饮用水源地保护立标工作,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3、通过加大工业企业生产废水治理,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文峪河地表水质得到较大程度改善。 4、2008年1-3季度工业企业COD排放总量为509.24吨,削减量为135.16吨;SO2排放总量为6571.6吨,削减量为9016.62吨。 5、完成了《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经济区划》编制工作,成立了“文水县生态建设领导组”。完成环境优美乡镇2个,生态文明村3个,畜禽养殖示范点1个。完成了土壤、水样的补采工作。 6、以“迎办绿色奥运,建设生态文水”为主题,积极开展“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共散发宣传资料10000余份,制作宣传图版2个,编印“明白纸”5000份,解决群众现场提问26个。按时完成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金源煤化科技化工有限公司、开兴铁厂、益鑫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户企业被评为蓝色等级。 7、文通盐桥复合肥有限公司、振兴化肥有限公司在线监测系统已安装完毕,正在等待终端验收。文水海威钢铁有限公司在线监测系统即将安装完毕。文水大象禽业有限公司、山西吉港水泥有限公司已签订在线监测设备供货合同。 8、积极落实省市下达的3户企业限期治理任务。目前,2户企业按时完成治理任务,现停产;1户关停。按时关停淘汰了省市下达的限期关停淘汰的6户企业。 9、107户全面达标验收企业中:18户重点企业完成了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任务,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并通过验收;33户未能实现全面达标排放的企业已被关闭;53户完成了治理任务,现已上报验收申请;另外3户机焦项目在建。 金源煤化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10、积极上马落实县城污水处理厂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00万元,前期工程已基本就绪,工程完成可日处理污水2.3万M3,减排COD2263吨/年。 11、全年共完成53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共完成8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4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申请分别上报了省市环保部门。全年新上项目环评审批率、“三同时”执行率达100%。 12、督促振兴化肥有限公司按时建设完成钾盐生产线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并按时通过了验收,可削减COD344.74吨/年,氨氮367.99吨/年。 积极帮助实施污染减排和环保治理的企业争取省、市环保补助资金,2008年共申报各类项目6个,申请省级环保专项资金4122.5万元。其中:申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项目2个,申请省级环保专项资金275.4万元; 申报区域环境安全保障项目2个, 申请省级环保专项资金2786.3万元; 申报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1个, 申请省级环保专项资金60.8万元;申报天然气改造燃煤工程项目1个,申请以奖代补资金1000万元。目前,立信化工有限公司、山西海威钢铁有限公司拨款补助资金项目已通过省级评审,旺家天然气改造燃煤工程以奖代补资金项目等待省市验收,大象禽业有限公司70万元补助资金已即将到位。 同时,企业治污的自觉性进一步加强,今年以来,企业用于环保方面的投入达到1.2亿元。 13、按时完成了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各项任务。对全县203户工业污染源、418户城镇生活污染源、2351户农业污染源进行了普查,受到国家污染源普查督查组的肯定并得到省、市污普办的表扬。 14、全年共收到举报案件149起,其中市级以上批转案件121起,直接受理案件28起,环境违法案件查处率、执行率达100%。 15、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完成了放射源使用单位安全评估工作,开展了放射源放可证换发及领取工作。全年无辐射安全事故发生。 16、完成了全县二恶英普查工作。共普查17户,完成率100%。 17、截止目前,全县排污费共征收260.2512万元,为去年同期的1.27倍。其中:焦炭生产排污费145.64万元,其它排污费114.6112万元。同时,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全县执行环境违法行政处罚49.89万元。 18、今年县财政对环保执法和能力建设也给予了很大支持,先后投入资金102.15万元,用于环境监察、监测、污染源普查、污染防治。 二、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做法 以上各项指标工作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全县环保攻坚战役的不断推进,利益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利益于社会各界对环保的大力支持。 总体思路:工作中,我局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十七届中央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终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认真把握“不欠新帐、多还旧帐”的原则,坚决贯彻“把好入口、敞开出口、严管中间”的管理办法,以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队伍为保障,按照“管理和服务”并重的理念开展各项工作。在以上指导思想的统领下,我们紧紧围绕“减排”这项总任务,做好“管理”这篇大文章。一是加强环保队伍的管理,不断加强班子建设,努力提升整个队伍素质,通过加强学习,构建“学习型、和谐型机关”,为完成各种艰巨的环保任务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强对全县排污企业的管理,通过开展高速通道环保专项行动、水源地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全省焦炭行业排污费征收集中整治专项行动、集中取缔倒焰窑专项行动、集中取缔土小企业专项行动以及对违法建设项目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对全县排污企业的管理。 主要做法:全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进一步完成了第三次环保玫坚战役,开展了第四次环保玫坚战役,推进了蓝天碧水工程建设。 1、围绕第三战役“促扫尾、抓源头、打反弹、治‘两尘’”四项任务,从2008年1月5日——25日由县政府组织,县环保局牵头,公安局、纪监委、焦炭运销公司等相关部门配合,积极开展了打反弹联合执法行动,共出动机械100次,车辆200辆次,执法人员800人次,采取强制灭焦、剥离炉体、推倒焦炉等措施,取缔土焦炉118支,土硫磺58座,土炼苯1户,没收焦碳300余吨,原煤200余吨,对全县的土小企业进行了彻底取缔。 通过对山西吉港水泥有限公司2500吨/日生产线、山西省安泰矿用机械有限公司项目、山西盐桥复合肥有限公司5万吨碳酸钾、5万吨硝酸钾、7万吨合成氨、6万吨硝酸等项目严格按照环评及批复要求落实“三同时”,开展了抓源头行动。 同时,积极按照《文水县区域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要求,开展了治“两尘”行动。为尽快改善县城大气质量,确保空气环境质量目标的实现,县政府专门印发了《文水县县城规划区内营业性炉灶限期改造方案》(文政发[2008]89号)。成立了领导组,对营业性锅炉、茶炉进行结构性改造,要求全县营业性炉灶,用气、油、电等清洁性能源取代散煤直接燃烧。并采用CNG向城区居民供应清洁的天然气,改造和新增居民用户6159家,改造工厂用煤设备2家,机关、学校、餐饮18家,个体采暖炉10家。每年可减少5000吨煤炭燃烧所带来的烟(粉)尘和SO2的排放,可减少50吨燃油的消耗。在城市绿化、硬化方面,我县启动了旧307国道城区段改造工程,完成主下水道和相应的道路排水配套工程,完成了东西大街人行道9724平方米美化、硬化工程,完成了县体育场22160平方米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并采取一天两次撒水、定时清扫街道、规范建筑施工扬尘等办法,极大地净化了城区环境。2008年城市建成区新增绿化面积3.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新增0.8个百分点,达到21.5%,气化率达到55%,局部集中供热率达到35%。排水管网建设达到3200米。全县共取缔非法储煤场16户,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也正在积极筹备建设过程中。 2、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第四战役我县始终坚持“增量一步到位,存量逐步削减”的环保总要求,不断加大环保攻坚力度,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建设,对土小污染企业和“三区两线”(三区:城区、园区、景区,两线:高速沿线、文峪河沿线)范围内严重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源和重污染行业以及全县减排重点企业进一步加大分类整治力度。分别召开了全县区域环境集中整治动员大会、全县环保攻坚第四战役暨集中取缔土小企业动员大会、高速沿线视线范围内企业集中整治动员大会,出台了《文水县环保攻坚第四战役实施方案》、《文水县集中取缔土小企业方案》《文水县坚决遏制土小企业死灰复燃工作方案》、《文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坚决惩治企业违法排污遏制土小企业死灰复燃的紧急通知》等各类文件18个,召开环保方面的各类会议42次, 采取“三个一批”,对全县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一是集中整改一批。不断加大对违法建设项目的管理力度,坚决杜绝未批新建项目的上马,对未办理环保手续的企业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办法补办各种手续。专门出台文件, 指定专人,对16户企业限期补办环评手续,22个项目限期落实“三同时”手续。截至目前:山西金源煤化科技有限公司等9户企业有关项目已补办环评手续,山西成铭物贸有限公司等4户环评手续已上报市局,文水县天波府酒业有限公司等3户企业相关项目正在进行环评。文水县志远玻璃器皿有限公司等8户企业完善了“三同时”手续,山西成凯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正在进行试生产,文水海威冷轧制品有限公司等9户企业已上报相关手续。二是限期治理一批。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坚决实行限期治理。按照《文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对全县二硫化碳企业限期治理的决定》、《文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酿造行业限期治理的决定》、《文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对未达标排放企业实施限期治理的决定》文件要求,对74户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其中:对14户企业予以关停(文政发[2008]116号);对 17户企业实施停产治理,12月底完成治理。其余43户企业按时完成了治理任务。三是关停取缔一批。今年以来,我县对文水海威钢铁有限公司2*125M3、1*150M3、4*180M3高炉,对文鑫钢铁有限公司1*125M3高炉、文水龙泉钢铁有限公司1*125M3高炉、文水恒信钢铁有限公司1*125M3高炉、文水众心钢铁有限公司2*125M3高炉予以关停淘汰。5.30省政府座谈会后,县委、县政府又进一步加大了打击土小企业力度,县、乡、村齐动手,党、政、群齐发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击取缔行动,经过一个月的全力奋战,全县共出动装载机300余台次,出动执法人员2500多人次,取缔各类土小企业409户,没收焦炭546吨,没收煤380余吨,拘留16人,全县违法生产经营的土小企业已经全部关停取缔。 环保攻坚战役各项任务的取得,是与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全力支持,纪委、监委的积极参与及有关部门对环保攻坚行动的支持与鼎力配合,与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环保工作的大力宣传,与我局高度重视环保队伍的作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素质教育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近几年来,环保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份子,社会各界对环保工作的参与支持是我们工作的力量源泉,我们将变压力为动力更好工作。 三、当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励精图治,攻坚克难,文水区域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历史欠账和现实原因,存在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如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污染土小企业死灰复燃现象时有发生、环境执法监管力量薄弱、企业主及部分基层人员环保观念淡薄、全县的产业结构、资源结构与环境容量的矛盾突出,全县排污企业的治理任务艰巨。具体表现为: 一是大气环境质量仍然不容乐观。城区SO2、烟尘、扬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长效控制,大气污染指数不能稳定下降。 二是水环境质量仍然不容乐观。县城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地表水质量与达标要求相差较大。 三是环境整治的成果巩固起来很难。土小企业死灰复燃及部分企业环保设施不能正常运转或污染物超标偷排现象严重,对巩固整治成果提出新的挑战。 四是还有一定数量的企业环保欠账较多,需要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 这些困难与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四、2009年的工作计划 2009年,我们将继续引深并打好环保攻坚战役,按照“增量一步到位,存量逐步削减”的环保总要求,实施污染物总量减排措施,完善落实环保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环境建设与环保整治力度,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文水社会、经济、环保协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环保整治与污染减排为抓手,大力引进污染治理先进技术,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创新成果促进我县环境污染治理和环保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我县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二、进一步强化水源地保护,清理整治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范围内的重点排污企业,加快污水处理厂建成,确保全县辖区内饮用水质达标及主要河流地表水质进一步改善。 三、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加强城市环境建设,进一步推动集中供暖、供气步伐;继续引深蓝天碧水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绿化率、气化率、集中供热率。 四、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和主要河流沿岸以及县城周边排污企业的整治监管力度。 五、落实好《山西省重点工业污染监督条例》,进一步打击土小污染企业(设施),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和查封没收非法物品力度,并形成长效监管机制,防止死灰复燃。 六、坚决落实好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大对新建项目的日常督查力度,确保增量一步到位;进一步加大企业的治理力度,完不成的依法实施停产治理或关闭,确保存量逐步削减。 七、加强环保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机制,整饬队伍,建立基层监管执法力量。 (来源:文水县环境保护局,2009-1-1) “......10、积极上马落实县城污水处理厂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00万元,前期工程已基本就绪,工程完成可日处理污水2.3万M3,减排COD2263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