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第3586988个访问项目信息论坛
论坛首页
     
主题总数:59143 | 回复总数:100774
 
欢迎『yibo』最新加入论坛
 
     
   用户名: 密码: (您的操作因为以下原因被限制:没有登陆、权限不够)返回首页

回贴 发新帖 发布小字报

  『项目信息论坛』>> 『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拟在建项目汇编』 | 本分论坛共58558贴 | 100702回复 | 分论坛版主: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4025-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可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2009/1/22 22:52:00)
楼主

姓名: admin
发贴数:57587
回复数: 96230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4/27 19:16: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环境检测:提供科学依据严把“数据”关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1月22日讯)刚刚过去的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1天。

新年伊始,呼和浩特市两个水环境治理项目——公主府、章盖营污水处理厂正式通水试运行,标志着呼和浩特市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将由10万吨提高到21万吨,污水处理率由42%提高到85%以上,新增COD减排能力近1万吨/年。

2008年,呼和浩特市共拆并锅炉62台,拆除改造茶浴炉152台,年检煤炭经营企业215家,取缔7家,煤炭销售网点全年投入环保治理资金970多万元。

去年,呼和浩特市新装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10台(套),新增在线设备与平台联网企业4家,联网总数达到16家、27个点。

……

数字是枯燥的,但取得的环保成果却是实实在在的,而取得这些成绩自然离不开环境检测所监控的数据。截至去年年底,实现了多样化的环境监测,共报出自动监测有效监测数据5760个,酸雨有效监测数据1990个,地表水监测数据2722个,地下水监测数据208个,交通噪声监测数据2625个,功能区噪声监测数据540个,完成了生态调查中野外核查工作,应急监测工作步入正轨。

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记者在市环保部门了解到,2008年,呼和浩特市共拆并62台锅炉,对44台锅炉实施了限期治理,拆除改造152台茶浴炉,超额完成年初市政府下达的任务。年检煤炭经营企业215家,对7家予以取缔。对全市用煤企业煤质进行检测,截至目前已检测320多家,对不合格的135家按照程序予以处罚。煤炭销售网点全年投入环保治理资金97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扬尘污染问题。

在强化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方面,截至去年10月底,有关部门共检测车辆47965辆,路检车辆24000辆,下达治理通知9583份,机动车尾气检测率得到大幅提高。

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加快

按照2008年年初的总体安排,呼和浩特市将污水处理厂建设作为削减COD的重要抓手,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2008年全年共对污水处理厂检查8次。目前公主府污水处理厂、章盖营污水处理厂已正式通水试运行。辛辛板污水处理厂已累计铺设污水管道15公里,完成投资3154万元。如意白塔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328万元。土左旗察素齐镇污水处理工程已完成前期审批工作,从去年6月份开始了管网的铺设。托县双河镇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可研、环评、征地等前期工作,已铺设管网3270米。和林县盛乐园区新建1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已试运行,城关镇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可研、环评等工作。武川县可镇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可研和初步选址。清水河县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可研。赛罕区大学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正在调试。玉泉区裕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可研和环评审批等前期手续。

清洁能源推广工作取得实质进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不断推进

天然气入呼工程的实施,为呼和浩特市能源使用结构的改变提供了基础,居民使用煤炭量逐年下降,燃气普及率逐年提高,目前,呼和浩特市天然气居民用户已达24万户,全市4666辆出租车、1569辆公交车全部使用天然气。截至2008年10月底,呼和浩特市已建成东至白塔机场、西到金山开发区、南至和林盛乐园区、北到110国道,总长度达900公里的燃气管网,燃气主干网络已覆盖城区二环路内全部市区。目前,天然气已开始向旗县延伸,土左旗察素齐镇已开始建设,托县、武川县也在积极规划中。

与此同时,武川县淖尔梁4×5万千瓦风能发电项目已取得自治区发改委批复。由国电和华能在公忽洞和李汉梁建设的4.95万千瓦风场项目已奠基。呼和浩特市抽水蓄能工程已完成投资27亿元。和林县风能发电一期开始试运行。清洁能源利用项目继续推进,推广燃气采暖锅炉1台、燃气浴炉29台,壁挂炉600户。另外,2008年年内,市环保部门共安排内蒙古金达威药业有限公司、内蒙古三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作者:崔小红,上海供排水项目网戴晓红编辑,2009年1月21日)

“......武川县可镇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可研和初步选址。清水河县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可研。赛罕区大学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正在调试。玉泉区裕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可研和环评审批等前期手续。......”
(此帖子已被作者于2009-7-31 上午 03:03:09修改过)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2/1/15 6:02:00)
11


姓名: admin
发贴数:57587
回复数: 96230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4/27 19:16: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呼和浩特武川县可镇污水处理厂等工程正式投入运行

13日,武川县可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集中供热工程正式投入运行。

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韩志然及市领导狄瑞明、郭召来、银孝、张赢等参加了运行庆典剪彩仪式。

据了解,可镇污水处理厂项目位于可镇西大兴昌村,厂区占地面积2835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5800万元,现规模为日处理1万吨、远期为日处理2.5万吨污水,处理后的污水水质符合国家回用水质量标准要求,主要用于工业园区循环冷却用水,夏季可用于北河景观用水。

可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选址在可镇定相营村旁,项目总投资1790多万元,日处理垃圾85吨,总填埋容量52万立方米,项目主要包括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系统和附属管理办公系统。

可镇集中供热工程项目,旧区热源厂供热范围为青山路以西、南大街以东区域,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新区热源厂总投资8900万元,供热面积140万平方米,供热范围为健康西街以南、南大街以西部分区域。

武川县可镇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场和集中供热工程的建成运营,对消减区域水系外源污染、合理调度现有水源,对解决县城可镇垃圾“围城”问题,对净化县城空气、推动节能减排,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武川县节能减排和建设清新秀美、宜居宜业新武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记者赵海东,2011年09月15日)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2/1/15 6:03:00)
12


姓名: admin
发贴数:57587
回复数: 96230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5/4/27 19:16: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韩志然为武川县可镇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和集中供热工程正式运行剪彩
   
9月13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韩志然一行,为我县可镇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和集中供热工程竣工并正式运营剪彩。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厅秘书长狄瑞明,市政协副主席、市财政局局长银孝,市政协副主席、市林业局局长张赢,市政府副巡视员、市环保局局长郭召来,市委办公厅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列夫,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助理张彦平,市农牧业局局长范挨计,市科技局局长朱建国,内蒙古元盛投资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占城出席剪彩仪式,县领导王雪峰、云海、王成年、张占福、王斌等县四大班子在家领导及县直有关部门、驻县各单位、友好企业负责人参加。
   
武川县可镇污水处理厂位于可镇大兴昌村,总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该工程总投资5800万元,其中污水处理厂工程投资3300万元,配套管网工程投资2500万元。工程规模为近期日处理污水能力1万立方米,远期日处理能力达2.5万立方米,设计出水水质为一级A排放标准。该工程二级处理主体工艺采用组合式A平方O生化池,深度处理采用活性砂滤池,污泥处理采用带式浓缩压滤一体机进行压滤脱水处理,尾水采用液氯消毒。建成后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可满足污水回用的标准,符合国家《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ECS61:94)中规定的回用水质标准要求。经处理后的污水主要用于经济开发区循环冷却用水,夏季可用于北河景观用水和城镇园林绿化用水。项目的建成对提升武川可镇环境卫生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武川县可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位于定相营村东,距县城可镇2.5公里,总占地面积165.3亩,该工程总投资1797万元,设计规模为日处理垃圾85吨,垃圾体积106.25立方米,设计年限12年,总库容量52万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实现了可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减容化,资源化处理,消除了垃圾对大气、土壤及水环境的污染,解决了处理后垃圾残渣对环境的危害,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武川县城乡环境卫生状况,环境效益显著。
   
武川县可镇集中供热工程分三个热源厂,总供热能力达222万平方米。其中第一热源厂于2005年6月动工兴建,铺设主管网9公里,供热能力为40万平方米;二热源厂于2006年7月份动工兴建,管网长度10.3公里,供热能力为40万平方米。第三热源厂,占地面积30亩,2010年10月份投入使用,供热能力为142万平方米。现供热面积为9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武川小城镇建设步伐。

(来源:武川县政府,2011/9/14)

 
     
第2页   1  2  上一页  
回贴 发新帖 发布小字报
快捷回复 (作者: )
标题
内容
图片连接
(没有可以不填)
FLASH连接
(没有可以不填)

普通板块 已锁定板块 普通帖 热门帖 置顶帖 精华帖 锁定帖 发新贴 查看精华帖 发布小字报
在线人数:人
您的IP地址是:3.129.218.83,操作系统是:ClaudeBot/1.0,浏览器类型:compat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