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污水处理厂的除污机理和建设意见 ——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张德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理念,把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到执政兴国的重要战略地位。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今后环境治理的目标和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近年来,中央一方面抓经济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审批方式,提高准入门槛,实行流域限批等措施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抓江河湖海水质的改善和城镇污水的治理,避免污染地下和地上水源,取得明显成效。为了使城镇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得到处理,实现达标排放,中央前后下拨近百亿元的国债资金,扶持各中小城镇建立污水处理厂,目前我区绝大部分地市级城市和人口较多的旗县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其他排污压力不大的边远旗县都在筹建之中,包括我旗水务局实施的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包括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两部分,根据地区的产业布局和企业生产工艺、产品形态,以及居民的生活习惯等,城市污水所含污染物数量、种类、成分和浓度千差万别,所以各地区在建设污水处理厂的过程中,其选择的处理规模、生产工艺都不尽相同,而且在运转过程中需要不断调试,才能够实现预期的排放目标。 城市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根据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不同,划分为固体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油类污染物、有毒污染物、生物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和营养物质污染物等。目前衡量废水水质指标主要包括:一是固体污染物,通常用“SS”来表示,它是反应水质中固体悬浮物的一个指标;二是生化需氧量,通常用“BOD”来表示,实验室主要测定“BOD5”的含量,它是反应废水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指标;三是化学需氧量,通常用“COD”来表示,它是指在化学药剂作用下分解有机物所消耗的氧气量,BOD5和COD的比值是反应废水是否可以采用生物处理的判定标准,比值越大越容易被处理;四是PH值,它是反映水质酸性和碱性的重要指标,一般偏碱性的水质容易进行生物处理,当水质呈酸性时,当PH值<6时,必须加生石灰进行平衡。还有有机氮、有机碳、有毒物质等含量指标,在实验室都作为主要的指标分析。 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由于处理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在二级处理工艺中很少应用,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主要采取物理和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式。物理处理主要包括格栅过滤和利用重力、离心分离技术,截留悬浮物和油膜。生物处理法根据微生物不同又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好氧生物处理法又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类。两者都是通过微生物自身特性通过代谢反应,进行无害物质的还原。 废水处理的工艺主要分为:AO法或A2O法、SBR射流法、UNITANK工艺、循环活性污泥、百乐克及人工湿地处理法等工艺,从工艺流程来讲,上述工艺在大方向上基本一致,在具体处理方式上有不同的改变,但采用哪种工艺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从处理的效果来讲,污水能否实现达标排放,在外部环境上与进口污水水质、当地气候温度、工艺水平、实验室条件、员工技术水平等有关,在内部生化反应中与水质生物相、PH值、生化比、有毒物质含量、氮磷含量、污泥指数、回流比、曝气时间等指标密切相关,每一个环节把握不好、每一项指标控制不严,就无法实现水质达标。这一工作需要良好的技术培训和长期的调试磨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否则,污水处理厂就会成为变多点污染为集中污染的二次污染源。 按照废水处理的程度,我国处理的废水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处理主要是从废水中去除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二级处理的任务就是利用污水处理厂,通过生产工艺使污水中的SS、BOD和COD等污染物指标达到国家允许排放的标准;三级处理的任务主要是进一步处理水中的氮磷和有毒物质,以及进行消毒、过滤、活性炭处理等,形成中水,这个标准的水质,可以进行园林绿化、冷却水、建筑施工等非饮用水体使用。由于三级处理成本过高等综合因素,目前大多数的污水处理厂都做二级处理,或者预留三级处理的空间,旗县的处理厂目前还做不到。 近几年,我区地市级和人口比较集中的旗县都在筹建或者建成污水处理厂,采用的也大多是上述工艺流程,其中:临河、集宁、锡林浩特、乌海等地采用氧化塘的工艺,都比较简单和易操作,在作进一步的技术改造,大多数地区的污水处理厂都在调试运行,有的还在阶段性、季节性运转,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各地建设和运行的情况差异很大。鉴于目前在污水处理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第一、我旗的污水处理厂,必须聘请有资质和经验的专家进行论证,充分考虑我旗地理条件、污水水质、未来预期人口发展、工业布局等多种因素,既不能贪大,增加污水处理厂的成本,同时也不能由于资金的限制做的过小,无法适应未来经济和城市的发展。目前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成本基本在1500元/吨,我旗拟建的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6000吨/日,总投资4295万元。 第二:污水处理厂的生产工艺,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地理条件,借鉴同纬度同条件地区的经验做法,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切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地区的生产模式和工艺水平,而且化验、调试等技术装备要一次到位,技术人员经过专业培训上岗,熟悉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的调节控制。 第三、主张工业废水在企业厂区进行预处理,也叫点源治理,经过预处理的工业废水才能排入污水处理厂,否则,企业所有不经处理的污水直排到污水处理厂,会直接加大处理难度,增加处理成本,影响处理效果。 第四、鉴于我旗电力工业和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以及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应该增加中水回用系统,为以后中水利用奠定基础。 (来源:乌拉特后旗发展和改革局,作者:张德副局长,200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