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市镇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建议》及《温岭市人民政府关于对温政协视察[2009]1号视察建议书答复的函》 (2009年4月28日政协温岭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主席会议通过)温岭市人民政府: 4月28日,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视察了我市镇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及政协各委办主任、副主任参加视察。与会人员实地视察了大溪、泽国两地的镇级污水处理工程以及小溪岭头村、光明村两个村级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情况,听取了市建设规划局和农办的工作汇报,市政协十二届三十七次主席会议进行了协商讨论。 与会人员认为,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农村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自2008年实施《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得到了积极推动。目前,全市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启动,大溪、坞根、泽国、松门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在建,2009年计划建设的新河、箬横、滨海、石桥头和上马工业区污水处理厂也已启动建设,列入2008年计划的40个非城镇覆盖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均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总体上开局良好,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工作力度较大、成效较为明显。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镇级存在资金顾虑,村一级存在“等靠要”思想;各地工作不够平衡,建设、运行资金压力大,项目选地落地难、土地要素制约多;规划布局还不够合理,扶持政策还需要完善;村级污水处理技术不成熟、治理效果欠理想等。 为了加快我市的镇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更好造福全市人民,现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镇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市政府的实事工程之一,深受广大群众关注。它的建成运行,直接影响着全市的环境质量和群众身心健康,事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市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统一各级各部门的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污水处理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干部群众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整体推进。 二、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切实保障行动计划如期完成。要统筹安排、分类指导,及时协调解决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工程整体建设进度。针对各镇(街道)建设进展不平衡情况,要加大督查推进力度,督促已列入建设计划的各镇村加快前期工作进度。要高度重视管网建设滞后的问题,坚持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同步设计建设,要求各镇加紧做好污水处理厂设计报批前期工作的同时,可先着手做好管网建设工作,确保工程配套。要狠抓工程质量和安全,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放心工程。 三、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机制,切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是影响污水处理工程进度的一大因素。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根据集中财力办大事和重点保障民生工程的原则,继续实施和完善市财政的补助政策,对农村管网运行维护费用进行适当奖补,尽快明确除太平街道之外的其他街道辖区内建设村级污水处理工程的政策处理意见。二要拓展融资渠道。及时把握机遇,完善项目包装,积极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扶持;调动各界人士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发动社会捐助,尤其要发动温岭籍在外经商人士助建污水处理工程;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投资,推进污水处理市场化运营,采用TOT、BOT方式等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以社会化融资、市场化运营的有效方式,解决项目的资金瓶颈。三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镇级污水收费机制。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体现资源的有偿使用,通过适当的价格杠杆收取污水处理费用,补偿污水管网和设施运行维护成本,建设镇村污水处理良性循环机制。 四、进一步优化工艺设计,切实提高污水处理成效。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优化布局,宜分散的则分散、宜集中的则集中,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规模和选址,实现工程成本与处理效果的最优化。对已经投入运行的处理工艺,要加强检测论证,认真开展比较分析,选择和推广投资少、能耗省、资源利用率高、管护方便、实用性强的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对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要加强管理,提高污水收集率、保障污水接入量、强化污水处理厂运行和排放情况的监管。要提前做好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招聘、培训和实习工作,实现与工程硬件设施的及时有效衔接。总之,要积极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形成长效机制,使污水处理设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际功效。 政协温岭市委员会 2009年4月28日 温岭市人民政府文件 温政函〔2009〕5号 [center][B]温岭市人民政府关于对温政协视察[2009]1号视察建议书答复的函[/B][/center] 政协温岭市委员会: 市政协《关于加快我市镇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建议》(温政协视察[2009]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把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改善环境、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制定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行动计划,着力抓好污水处理设施和截污管网建设,计划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全覆盖,城镇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 城乡污水处理工程是水环境治理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工程。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作为生态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调研、研究政策,市人大、市政协也多次组织视察、提出建议,明确了全面开展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针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大、难度高、见效慢,各方意见不一致、存在畏难情绪等问题,我市多次召开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座谈会、动员会,剖析利弊,统一思想,强势推进。要求相关单位把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增强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确保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二、完善规划,明确目标 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规划进行指导。我市在市域总体规划的大框架下,根据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编制了《温岭市城乡污水处理规划》,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适度超前、留有余地的原则,对全市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进行统筹考虑,明确各建制镇及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规划选址,以及泵站、截污管网和村级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利用《市域排污工程专项规划》、《市域给排水一体化规划》等已有的规划成果,避免简单地另起炉灶,保持规划的衔接性,增强可操作性。同时要求各单位根据实际,因地制宜确定污水处理厂分期建设规模,科学选择技术工艺,在保证治污效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在此基础上,我市出台了《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从2008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完善中心城区配套污水管网设施,全面推进各建制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到2010年底左右各建制镇都建有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70%,完成全市60%行政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三、优化政策,加大投入 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投资十分巨大。三年期间,我市城镇污水厂建安费用预算为1.2亿元,配套管网和泵站建设预算为2.9亿元;完成500个行政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需投入资金2.5亿元,全市共需投入建设资金6.6亿元。为此,我市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切实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一是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市、镇两级财政根据先急后缓、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挤出资金用于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设立专项资金,列入年度预算,通过以奖代补方式予以补助。要求各镇在土地出让金收益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各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由各镇具体组织实施,市财政按建安投资总额的40%予以补助,对配套污水管网建设,按实际接入的污水处理量,以300元/吨·日的标准进行一次性补助。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其项目建安投资由市财政按平均90%的标准予以补助。 二是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光靠市、镇两级财政投入,难度很大。一方面,我市积极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启动较早的泽国、大溪和松门污水处理厂,抓住了扩大内需政策的机遇,通过项目包装申请,共争取到中央和省级资金补助460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搭建城乡污水处理工程投融资平台,走一条多元化投资的路子,采取BOT等多种形式进行建设。同时,充分利用温岭民营企业多,民资丰厚的优势,积极调动企业家、温岭籍在外创业人士和广大市民支持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引导社会资金捐助、参与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 三是探索污水处理收费机制。加强污水处理费征收工作,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是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促进水环境保护工作良性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2005年,我市观岙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开始在城区范围征收污水处理费,实行城区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已超过3年,累计收费达1800多万元,为我市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提供了有效的资金补充。 四、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实施市域污水处理一体化工程,投资规模大、技术要求高、实施难度大,在全国范围内都很少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我市边试点、边建设、边总结,认真摸索适合温岭实际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模式。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对污水处理工程立项报批、资金补助等简化手续,以最快的速度予以办理。实施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我市各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展较快,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城区污水处理设施不断完善。城区污水处理工程包括观岙、工业园区和城北等3个污水处理厂,其中观岙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14万吨/日,一期工程7万吨/日,于2005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城区已建成投运污水泵站7座、在建2座,累计铺设污水管网总长达81.9公里,主管网覆盖率达70%以上。目前,城区日平均污水处理量约4.1万吨,污水处理率达75%以上。 二是镇级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扎实开展。按照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到2010年底左右全市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10座。目前,全市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已全面推开,大溪污水处理厂、坞根污水处理厂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开展设备安装和截污管网施工,年底前投入运行。泽国、松门、上马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基础工程建设,正在开展主体工程施工,今年年底前结顶。滨海、箬横、新河、石桥头等4座污水厂,目前还在办理农保局部调整手续,待省政府审批后开工建设。 三是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三年内,我市将完成全市60%行政村(500个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按污水处理整体规划,其中340个城镇覆盖村通过管网连接,纳入城镇污水处理体系;另外160个非城镇覆盖村将因地制宜,采用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微动力好氧生物处理、人工生态湿地等工艺技术,联建或单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截至目前,列入2008年计划的41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已基本完成建设,已有30个村通过工程竣工验收。2009年启动了60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其中20个村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剩余40个村正在紧张施工。 五、下阶段工作打算 总的来说,我市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工作力度较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力支撑了污染物减排和生态市建设,让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但也存在着建设资金短缺、项目选址落地困难、运营管理力量薄弱、各地工作不平衡等一些问题和不足,市政府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解决落实。 一是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虽然我市污水治理起步较早,但由于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水环境质量尚未从根本上好转。下阶段,我市将继续按照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好的尽早投入运行,在建的尽早竣工,项目前期的尽早开工建设。2010年,将新建城北污水处理厂、东海岸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滨海、箬横、新河、石桥头等4座污水处理厂,竣工投运泽国、松门、上马等3座污水处理厂,新建城乡污水主干管网25公里。完成60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同步铺设180公里村级污水管网,不断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 二是加强污水处理监督管理。城乡污水处理工程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在运营,必须切实把好“进水和出水”两个关,充分发挥污水处理设施的效益。下阶段我市将采取一定的导向性政策措施,要求排污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接入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的污染项目一律进工业集聚区,其污水经初步处理后必须进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保障各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接入量,逐步使污水处理厂达到满负荷运转。同时,强化水质监测,积极运用水污染源远程监控系统和COD在线监测仪等先进手段,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控管理,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达标排放。 三是创新污水处理运营机制。我市将围绕污水处理产业化目标,对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项目建设、运营给予政策扶持,降低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成本,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行业管理规范化,形成开放式、竞争性的建设运营格局。大力发展中水回用等工艺技术,积极提倡城镇污水达标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和绿化,深度处理后用于工业企业、消防等低质用水,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同时,加强污水处理费征收工作,扩大污水处理费征收范围,逐步提高收费标准,将污水处理费调整到补偿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运行维护成本的水平,促进污水处理产业健康发展。 下阶段,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政策措施,合力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改善城乡水环境质量。 二○○九年七月二日 (联系人:林锋,联系电话:86221046) 主题词:城乡建设 建议案 答复 函 温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7月2日印发 “......2010年,将新建城北污水处理厂、东海岸工业区污水处理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