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1月3日在太仓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王建国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的一年,全市人民在中共太仓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两聚一高”主题,创新克难,团结拼搏,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0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7亿元,增长10.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5亿元。位列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第六位。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稳增快转,经济运行健康向好。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2665亿元,增长4.5%。规上工业实现产值2200亿元,增长8.6%;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增长7.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增速位列苏州各县市首位。产值超百亿元工业企业2家。完成工业投资243亿元,其中技改投资158亿元。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博泽、中广核等72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碧辟二期、百家好等26个项目竣工。 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77亿元,增长7.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完成服务业投资222亿元,增长8.2%。恒大童世界、耐克二期、似鸟物流等项目加快建设。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3.2%、9.2%。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总部企业4家。江海河三鲜美食节暨旅游文化节成功举办。全市旅游接待量、总收入分别实现565.6万人次、84.5亿元,分别增长7.8%、12%。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双凤镇被评为中国商旅文产业发展示范镇。 现代农业持续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全面完成。新增现代农业园区面积1.3万亩、高标准农田2.7万亩、向村集体流转土地超1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水稻生产科技服务中心、生物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竣工。创新粮食购销模式,现代粮食仓储物流格局建立。农资供应保障有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完成高效节水灌溉4705亩。新增专业合作组织10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795人次,107名农业委培生全部到岗。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创新引领,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两新”产业加速发展。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2.5%,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4%,位列苏州各县市首位,其中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0%、12.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8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91家、高新技术产品257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5.1%。科技信息产业园二期、太仓港欧美高新技术产业园、德国弗劳恩霍夫硅酸盐研究所太仓中心等加快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核心配套区正式投运。高新区获批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创新示范园区,连续两年位列省级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首位。 创新资源加速集聚。科技创新“五百工程”全面推进,减免企业所得税7亿元,增长38.2%。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科技镇长团作用明显。“双创”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新增国家“万人计划”1人、省“双创”人才9人、姑苏领军人才9人、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个、省级以上载体平台43个、政产学研金介合作项目200个。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4件。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市、苏州市人才科技工作创新进步奖。高新区获评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要素保障加速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1115”产业发展目标确立,“1+X”系列政策出台实施,扶优扶强重点民营企业“1123”等“六大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工业用地精准供地模式全面实施,出让工业用地43宗4058亩,获得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计划指标600亩。平安金融加快创建,政企银合作持续深化。落实“苏科贷”“科贷通”等资金1.4亿元。技术交易额达9.2亿元。发放应急转贷资金86笔26.2亿元。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激发活力,改革开放纵深推进。 综合改革不断深化。高新区、科教新城实施“区城合一”。沙溪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浏河镇纳入全省新一轮试点。邮政管理局挂牌成立。行政权力事项清单管理不断规范。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启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探索。“双随机、一公开”网络监管平台建成运行。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新发展私营企业5750户、个体工商户9700户。新一轮国企改革启动,整合设立5大国资集团。 开放合作不断拓展。深圳、上海招商投资说明会及太仓金秋经贸月等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完成注册外资9.1亿美元,增长47.1%;实际利用外资4.8亿美元,增长0.8%。新增斯凯奇、德珂斯、新丹物流等总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44个(含增资)。引进内资新增注册资本200亿元,增长60.4%。实现进出口总额126亿美元,增长14.9%,其中出口59.5亿美元,增长9.6%。完成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9亿美元,增长14.5%;离岸执行额3.2亿美元,增长15.1%。新设、并购境外投资项目4个。对口帮扶灌南、周至、玉屏等工作深入开展。 特色亮点不断彰显。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5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2.5亿吨,分别增长10.3%、7.8%,列全球百强集装箱港口第35位。综保区二期、生物港二期等产业载体加快建设,港城功能不断完善。国开区在全省经济开发区排名上升5位。融入上海“十三五”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沪通铁路太仓段加快推进,站场基础设施开工建设。新引进上海沪工等沪上项目352个、注册资本41.1亿元。沪太跨区域医联体建设取得进展。对德合作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中德制造业科创联盟产业园主体结构封顶。新增联合汽车电子、吉尔泰等德资项目21个。中德科技合作联委会、“隐形冠军”峰会、中德青年创新创业合作交流周等成功举办。中德双元制本科培养项目开班。与德国于利希市缔结为友好交流城市。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统筹协调,城乡面貌显著提升。 城市建设有序开展。城市总体规划较大修改基本完成,片区、管理区规划编制稳步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全面完成。慢行交通系统、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346国道太仓段提档改造工程完工,太浏快速路(石头塘—346国道)开工。杨林塘航道整治后期配套工程稳步实施,双凤水上服务区主体工程竣工。浏家港客运站建成使用,科教新城客运站基本完工。第二水厂取水口完成改移。新建城镇污水管网30.5公里,4个污水处理厂扩建提标工程启动。220千伏璜泾变、110千伏高桥变等电力工程投运。 城市管理日趋完善。历时五年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行动圆满收官。物业管理信息平台三期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应急填埋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及16个村级生活垃圾分类就地处置项目竣工。环卫保洁机械化率达91%。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3条。新增城区停车泊位1410个。公共自行车城乡一体化建设工程(一期)完成,新建站点176个、投放公共自行车2800辆。获评省优秀管理城市,通过中国人居环境奖复查、首批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城市验收。 城乡统筹加快推进。被撤并镇(管理区)整治提升三年计划稳步推进,15个管理区管委会全面设置到位,鹿河、岳王、老闸管理区整治提升基本完成。农村建设用地调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全国示范点工作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阳光行动试点经验全省推广,获评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三优三保”行动和土地整治深入推进,新增耕地1798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7504亩,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535亩。获评省土地执法模范市。城厢镇电站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源头管控更加严格。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9%。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工作稳步推进,规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8.5%。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扩大至全市域。淘汰落后产能企业75家,关停并转化工企业40家。完成化工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80家、工业堆场扬尘治理15项和华能电厂3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7%。市镇村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成运行。严厉查处进口废物加工利用、非法运输、偷倒固体废物等违法行为64起。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PM2.5明显下降,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74.3%。 环境治理更加有力。中央环保督察交办案件整改落实工作“回头看”扎实推进,55件省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全部办结。“263”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年度52项工作任务、34个重点工程项目基本完成。“散乱污”整治全面推进,关停企业(作坊)264家、治理22家。“河长制”全面落实,巡河护河治河扎实开展,为3400多条河道明确了670名河长,15条黑臭河道整治完成。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乡环境长效管理深入落实。关闭不达标畜禽规模养殖点92个,拆除棚舍13.4万平方米。清理人棚混居面积4.5万平方米,完成土地整理1709亩。沿江环境整治、沿路沿河沿线整治等成效显著。 生态建设更加扎实。中心公园、滨河公园东延、西庐园整治提升等生态绿化工程加快实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33%。新增农村林地绿地1630亩。建成苏州市三星级康居乡村36个、康居特色村1个。新增苏州市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3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收官,治理率达81%,年度完成105个重点村、特色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新增农村生活污水纳管5500户。通过省级生态园林城市考核验收。沙溪镇获评国家园林城镇。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普惠共享,社会发展平稳有序。 富民惠民力度加大。出台富民增收工作意见,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8.4%,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77.8%。城镇登记失业率1.86%。完成就业创业培训2万余人次。新增就业1.2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8.6%。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2043名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保。新建联合抱团、异地发展等村级物业项目26个4.8万平方米。6个市级经济薄弱村实现脱贫转化。困难群体“一户一档一策”精准帮扶机制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4009套、建成3700套。新增缴存公积金职工3.2万人。 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基层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启动。在全省县级市率先出台《养老服务工作标准》,市老年大学启动建设,改建护理型养老床位518张,新增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助餐点20个。教育改革稳步推进。四星级高中实现全覆盖。建成校舍5.6万平方米,开工19.7万平方米。校园消防安全提升工程二期、特殊教育学校迁建等工程全面完成。健康“531”系列行动深入实施。市中医院晋升为三级乙等中医院。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启动,浏河新医院启用。异地就医实现联网结算。获评省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市。完成77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超3000场次。樊村泾元代遗址考古发掘取得初步成果。天镜湖电竞小镇被评为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成功承办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等重大赛事,中德马拉松等全民健身活动相继开展。获评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市。实现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榜首。 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政社互动”“三社联动”深入推进,“邻里家园”项目有效运作。沙溪镇中荷村获评全国文明村。社会综合治理“六个一”联动机制建设有序推进,网格化联动中心正式运行。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太仓模式”全省推广。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不断充实,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及指挥监控中心建设顺利推进。重大隐患政府三级挂牌督办项目全部完成。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整治、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等全面开展,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勤政廉政,政府建设不断加强。 法治政府加快建设。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有效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全面推行。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规范有序,“建立涉诉行政执法跟踪查纠机制”获省政府法制创新奖。政务公开全面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完善。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市人大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32件、政协委员提案213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 服务效能稳步提高。“放管服”工作扎实推进,探索实行项目审批代办制,启动重点项目高效审批机制,实行服务事项“一网运行”,构建“不见面审批”办事模式,“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达96.7%。开办企业、不动产业务、施工许可基本实现“3550”目标。“线下一窗、线上集成”不动产业务新模式全省首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高效运行。“12345”民生服务“一号热线”功能持续拓展,办理各类诉求60.3万件。 机关作风持续好转。“作风效能建设提升年”活动深入开展。“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扎实推进,与群众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增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防错容错纠错、追究慵懒散慢等制度有效落实。节点化、高频率、大力度的作风督查持续开展。“三公”经费管理不断强化,办公用房再利用深入推进,公务用车改革进一步深化。“三责联审”成效明显。 同时,应急管理、机关事务、统计、妇女儿童、民族宗教、侨务、对台事务、兵役、民防、广电、档案、地方志、气象、盐务、邮政、电信等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中共太仓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凝心聚力、扎实工作的成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体市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各人民团体,向驻太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国家和省驻太单位,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太仓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经济发展的质量还不高,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尚需付出艰苦努力;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城市功能布局有待完善,田园城市品质内涵还需丰富;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仍显不足;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任重道远;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还要进一步强化,勇担当、重落实、谋创新的意识有待增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为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8年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按照中央、省、苏州和太仓市委的部署要求,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准确把握太仓发展新方位,自觉担当改革开放新使命,全力打造“临沪科创产业高地、临江现代物贸基地、现代田园城市样板、中德合作城市典范”,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根据中共太仓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总目标,高质量建设“两地两城”,凝心聚力抓落实,多措并举促发展,做亮特色、提升能级、补齐短板,努力在创新转型、改革开放、城乡融合、民生幸福、社会治理等方面迈上新台阶,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规上工业产值增长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上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进出口总额保持稳定增长,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切实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更加注重推动发展质量新提升。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准确把握速度和质量、规模和效益、投入和产出、空间和容量、均衡和优质“五大关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 ——更加注重激发改革开放新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推动发展动能转换。全面落实改革创新战略,以优质项目、高端载体和龙头企业为重点,着力调高调优产业结构,加速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拓展开放的范围、层次、观念、结构和体制机制,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更加注重提升城乡融合新品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标现代田园城市,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按照系统性思维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加快城乡资源整合、布局优化。更大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坚持铁腕治污,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环境。 ——更加注重满足民生幸福新期盼。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紧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多措并举落实富民惠民举措,加大公共服务资源的精准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切实补齐短板。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一步做亮太仓最具幸福感城市品牌,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更加注重树立干事创业新标杆。持续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创新意识,高标定位,高效落实,努力用只争朝夕的进取姿态、迎难而上的锐意变革、坚持不懈的担当实干,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和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在今年各项工作中,将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 一、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深入实施“1+X”系列政策,加快实现“1115”产业发展目标。重点推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等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4.5%。全力推进联合汽车电子、建滔半导体等61个工业重点项目建设,跟踪服务好鸣志电器、新大洲本田等37个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加快七溪生物硅谷、中德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创新园、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等载体建设,扶持舍弗勒、宝洁等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加快推进“1123”行动,着力培育“隐形冠军”,壮大行业“小巨人”方阵,做大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集群。积极推进“两化融合”。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建成10个苏州市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物流贸易、金融、电子商务、电子竞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全力推进耐克二期、斯凯奇、恒大童世界、复星文旅等39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新引进和培育总部企业5家。支持企业挂牌上市,新增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集聚物贸总部企业,全力建设临江现代物贸基地。加快建设太仓港集装箱码头四期工程,积极打造长江水运集散中心、港口航运物流运营中心、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中心等。紧盯上海自贸区、大虹桥商务区等功能区域,大力引进沪上总部经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产业,全面深化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合作共建。 优化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完善“四个十万亩”农业布局,提升农业信息化、科技化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双10”园区体系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10个。大力推进“三品”和地标农产品建设,新增获证产品50个。强化“互联网+”农业发展,培育苏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以上。开展职业农民精准委培,新增职业农民1000人。大力推进农旅融合,推出3条农业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创建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支持发展实体经济。全面贯彻落实上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用能用地成本等,进一步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力推进纺织化纤、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质量水平,技改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用好工业大数据平台,建立健全以差别化政策为核心的分类指导和精准服务机制。进一步改革工业用地供地方式。加快清理处置批而未供土地,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500亩。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扩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支持面,有效运作应急转贷资金、风险补偿资金。坚决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持续推进发展动能转换。 着力增强创新动力。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五百工程”,推进科技型企业增量提质,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2%。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继续推进“雏鹰计划”“瞪羚计划”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5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37.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5.6%。申请发明专利4200件,授权发明专利42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7件。积极实施“娄东英才”“人才新政20条”等系列人才政策,新增各级科技领军人才超40名。 着力优化创新载体。深度参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力推进高新区、大科园创建国家级,深化综保区、生物港、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开发建设和提档升级,持续打造临沪科创产业高地。加快引进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和项目,新引进大院大所2个,新增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5个。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来太设立创新创业基地。发挥科技镇长团优势,深化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交流合作,新增政产学研金介合作项目200个,加快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着力完善创新服务。完善“双创”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新增众创空间2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设江苏—德国知识产权国际服务太仓平台。设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信息化平台和实体化服务窗口。设立创新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运作好科技创新基金、科技人才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鼓励创业投资机构投资中小微科技企业。深入推进商标战略,新增马德里注册国际商标10件。 三、加快深化改革开放,不断丰富特色发展内涵。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更大力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开展沙溪镇、浏河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落实国开区全链审批赋权事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二十证合一”。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环保监测监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政经分开改革试点。健全政府债务管理,优化存量债务结构,降低债务成本。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资监管体系,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放大“对德合作”优势。全力提升对德合作层级,深化对德全方位交流合作,加快打造中德合作城市典范。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充分发挥对德合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加强对德经贸合作,推进中德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中德国际绿色节能技术转化中心等载体建设,新增德资项目20个,推动中德企业融合发展。做亮双元制职业教育品牌。办好中德技术转移高峰对接会、中德合作智能制造供应商及方案解决大会、第十一届德国“太仓日”、中德企业合作基地授牌十周年等系列活动,持续提升对德合作国际国内影响力。 拓展开放合作空间。紧扣深耕德国、拓展欧美、紧盯日韩、集聚央企的理念,突出科技含量、资源节约和贡献程度,创新招商选资模式,强化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项目招引,超前储备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新增注册外资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亿美元。实施外贸稳增长系列政策,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扩大信用保险覆盖面,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做大一般贸易。鼓励外包企业做大规模,接包合同额、离岸执行额保持稳定。有效引导支持对外投资。切实做好精准对口帮扶工作。 四、加快促进城乡融合,着力提升田园城市品质。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多规融合水平。全面完成城市总体规划较大修改工作,加快推进片区规划全覆盖,完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专项规划编制。提升主城区首位度,统筹抓好陆渡、天镜湖、金仓湖等片区开发建设,完善港城城市功能配套。加快构建“一心两湖三环四园”田园城市生态体系,推动中心公园、环城生态廊道、滨河公园东延、植物园等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优化对沪交通体系,加快沪通铁路、苏南沿江铁路、岳鹿路等工程建设。继续完善太仓港集疏运体系。实施铁路场站、太浏快速路、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等工程。优化城乡公交线网。完成十八港北枢纽工程。建成投运500千伏东吴—太仓线路、110千伏板桥变等工程。 强化城市精细管理。启动“城市双修”规划编制,开展老小区海绵设施和绿色社区改造试点。完善拆迁安置政策。加快实施城区胜利村等地块改造,启动古松弄等地块改造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深入实施城区背街小巷提档改造工程。扎实开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实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完成23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就地处置项目。启动建筑装潢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继续推进主城区城管进社区工作。新增城区停车泊位1000个,建设主城区智慧停车系统。完成公共自行车城乡一体化建设工程(二期)。 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支持村级经济抱团发展、联合发展、异地发展,启动新一轮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完善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体系,建立农村集体资产地理信息库。加快完善农村功能配套,继续推进被撤并镇(管理区)整治提升工作,完成新毛、新塘、王秀等6个管理区的整治提升,启动归庄、浏家港等4个管理区的整治提升。深入推进“三优三保”工作,扎实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继续实施农水重点县、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加快打造美丽乡村,建设苏州市三星级康居乡村30个以上、康居特色村1个和特色田园乡村3个以上。 五、加快完善民生供给,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健全社会保障网络。持续打造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实施就业创业政策,全面提升富民质效。实施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程。推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标准,加大对困难“二无”老人、支出型贫困家庭等救助,建好慈善爱心救助中心。加快养老社会化改革,深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推进医养结合。加快市老年大学、区镇养老机构等设施建设,新增20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和2所镇老年大学。完善拥军优属服务网络。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完善教育卫生服务。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布局,启动省太中专港城校区、半泾路地块小学等22所学校新改扩建工程,完成市一中、镇洋小学及幼儿园等8所学校新改扩建工程。开展“师资建设推进年”活动,拓展备案制教师试点范围。加大优质社会办学资源和国际教育品牌引进力度。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持续开展健康“531”系列行动,深化分级诊疗、医联体组建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工程。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文明太仓”市民大行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亮娄东文化品牌。推进36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启动市美术馆新建工程,加快24小时城市阅读空间等建设。推进电视高清化改造。办好“文化书场”“欢乐文明百村(社区)行”等文化惠民活动。推进天镜湖文化科技产业园等建设,加快引进重大文化项目。做好沙溪古镇江南水乡申遗。承办好国际田联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中国武术王中王争霸赛等赛事。 办好政府实事工程。全力推进8大类24项政府实事工程。 六、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显著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着力推进电力、化工等行业循环生产。加快天然气发电项目建设。淘汰落后产能企业60家,关停并转化工企业28家。加快环境风险企业“八查八改”达标建设,完成22个行业全面达标排放评估。开展新版排污许可证核发。在电镀、印染行业全面推行IC卡超标预警系统。对排污企业全面开征环保税。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案件整改落实工作“回头看”。持续开展“263”专项行动。继续开展骨干河道整治、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完成12条黑臭河道整治,提升浏河闸、新丰桥镇等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完成60家工业企业和93家汽修企业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土壤污染管控。严格执行禁养区制度,强化畜禽养殖综合治理。加大“散乱污”整治力度,继续做好沿路沿河沿线整治。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开展整治工作后督查。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开展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加强环保事中事后监管,实施“一诺三关”。深入推进“河长制”,抓好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扩建提标工程,新增城镇污水管网30公里。强化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建成启用中蓝环保项目。严厉打击非法跨界转移固体废物违法行为。打造秸秆综合利用“太仓模式”。 七、加快创新社会治理,合力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扩大多元共治成效。深入推进“政社互动”“三社联动”。加快建设“智慧社区”。实施80个“邻里家园”社区服务社会化和100个社区“微治理”项目,建设16个社区邻里生活馆。在城市社区全面推行“全科社工、综合受理”服务模式,开展社工人才服务月活动,引进和培育社工领军人才、重点人才10人,壮大社工人才队伍。拓展“社创空间”功能,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和监管。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联动机制,运行全市三级联动中心,实现“一个平台高位协调、一个号码服务社会、一个APP管理城市”。用好“阳光信访”信息系统,强化初信初访办理,提高基层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改革。加大普法责任制落实,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做好“七五”普法中期考核工作。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狠抓安全稳定工作。深入推进“雪亮工程”,打造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共建平台,加强综治视联网、治安防控“六张网”体系和科技强警信息化建设。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严抓安全生产,持续加强危化品、涉爆粉尘、道路交通、建筑施工、职业卫生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事故预防双重机制建设。开展“出租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行动,健全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流程化、标准化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明厨亮灶”,开展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专项检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应急演练。 八、加快提升作风效能,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建设法治型政府。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强化决策实施效果评估。完善法律顾问委员会工作制度。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模式。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办好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加强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及时准确回应社会关切。坚决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 建设服务型政府。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服务意识,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提高服务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进一步落实“放管服”举措,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组建市行政审批局,实现审管分离,努力打造高效审批“太仓速度”。全面推进政务“一张网”运行,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优化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拓展“12345”热线等综合服务平台功能。 建设廉洁型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加强学习和实践,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力度,狠抓反腐倡廉工作。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认真落实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部署。切实增强审计监督实效。 各位代表,新时代催人奋进,新目标呼唤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太仓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全力谱写新时代太仓发展新篇章,为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太仓市人民政府,2018-01-09) “......新建城镇污水管网30.5公里,4个污水处理厂扩建提标工程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