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第3129563个访问项目信息论坛
论坛首页
     
主题总数:58156 | 回复总数:99315
 
欢迎『dsm』最新加入论坛
 
     
  您还没有登陆论坛,请登陆 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回贴 发新帖 发布小字报

  『项目信息论坛』>> 『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拟在建项目汇编』 | 本分论坛共57571贴 | 99243回复 | 分论坛版主: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21652-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 (2017/4/28 15:51:00)
楼主

姓名: admin
发贴数:56600
回复数: 94771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4/11/25 9:3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2010年中国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 上海→ 浏览帖子:0312上海朱家角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http://www.waterchina.cn/2010/show.asp?id=6683&bd=2

0312上海朱家角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序号 省份 项目名称 主体处理工艺 投运时间 设计处理能力(万立方米/日) 平均处理水量(万立方米/日)
312 上 海 上海朱家角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氧化沟 2005年 12月 1.5 1.3

行政区代码 法人代码 企 业 名 称
310118 74493364-7 上海朱家角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市(地、州、盟) 行政区代码 法人代码 企业详细名称
市辖区 310118 74493364-7 上海朱家角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2002-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
http://www.waterchina.com.cn/bbs/viewarticle.asp?articleid=10753&classid=858

9091-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
http://www.waterchina.com.cn/bbs/viewarticle.asp?articleid=56393&classid=858

21651-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提标改造工程
http://www.waterchina.com.cn/bbs/viewarticle.asp?articleid=108223&classid=858

发布日期 2017-03-08 13:59
索 取 号 AB9302030-2017-211
信息名称 关于《朱家角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行业审查意见的通知
文件编号 沪水务〔2017〕151号
产生日期 2017-03-08 13:59
发布机构 上海市水务局
内容描述 关于《朱家角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行业审查意见的通知
载体类型 纸制 
记录形式 文本

沪水务〔2017〕151号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朱家角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行业审查意见的通知

青浦区水务局:

你局《关于对朱家角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工可进行审查的请示》(青水〔2017〕2号)收悉。经研究,现将有关行业审查意见通知如下:

一、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项目清单〉的通知》(沪府办〔2015〕125号)要求,朱家角污水处理厂应于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扩建并提标达到不低于一级A排放标准改造任务。为此,需抓紧实施朱家角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改造工程。

二、同意对现有一、二期处理规模3.0万立方米/日进行改建,并扩建处理规模3.0万立方米/日。

三、关于处理标准。请根据《上海市环保局、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全市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和提标改造项目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沪环保总〔2016〕133号)要求,朱家角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不低于一级A的指标控制,氨氮和总磷执行地表水Ⅳ类水标准,即氨氮1.5毫克/升(水温>12℃)和3.0毫克/升(水温≤12℃),总磷0.3毫克/升,同时对其他指标在建设空间布局上进行总体余留考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上海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982--2016》。

四、原则同意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生物处理(沉砂池+初沉池+改良Bardenpho生化处理池+混凝沉淀+深床滤池+二氧化氯消毒);污泥经浓缩脱水(含水率≤80%)后外运至污泥处置工程统一处理处置;除臭采用离子除臭工艺。

特此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
2017年2月20日

抄送:市排水管理处

上海市水务局办公室           2017年2月20日印发

“......二、同意对现有一、二期处理规模3.0万立方米/日进行改建,并扩建处理规模3.0万立方米/日。......”
(此帖子已被作者于2017/4/28 15:53:21修改过)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7/4/28 15:56:00)
1


姓名: admin
发贴数:56600
回复数: 94771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4/11/25 9:3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设计招标公告

报建编号:1702QP0044

标段号:B01 
 
招标项目名称: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
 
建设地点:朱家角 

工程规模描述 
设计工程规模描述 
具体描述:(1) 市政-排水工程:1、处理厂9万立方米/日;
工程总投资:27600万元人民币 
建设周期:360日历天
 
投标条件 
资质要求:设计资质要求
第一条 综合类甲级
第二条 市政行业排水工程专业资质甲级
以上设计资质要求,投标人只要符合任何一条,但同一条中的多项资质要求需同时满足。 

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是否接受境外企业投标:不接受 
网上资质比对网址:http://www.ciac.sh.cn/zbxx_new.aspx 
获取招标文件地址:上海市青浦区清河湾路980号e通世界商务园515室 
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17-04-20至2017-04-24,每日上午8:30至11:00,下午13:00至16:30。 
招标公告截止时间:2017-04-24 16:30:00 

注意:
1、投标人需持凭证,获得招标文件
2、潜在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对资格预审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时间2日前以书面署名形式向招标人提出;对招标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10日前以书面署名形式向招标人提出。
 
招标人:上海朱家角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地 址: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沪青平公路6185号

招标代理机构:上海臻诚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人:龚彩凤 
电 话:021-59203378
 
获取招标文件时需提供材料(如有):领取招标文件时需提交报名凭证(网上下载)加盖公章、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或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被授权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被委托人人员情况表。
 
备注:
1、本项目投标时需提供行贿犯罪检查结果(详见招标文件);
2、提供材料验证合格的投标单位提交工本费后即可领取招标文件,逾期视为投标人自动放弃本次投标。其余招标事项详见招标文件前附表。
 
提交投标文件地址:上海市青浦区盈顺路218弄建交大楼106开标室。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17-05-16 09:00:00 
投标保证金:0万元人民币 
招标文件工本费:200元人民币 

填报单位:上海臻诚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来源:上海市青浦区建筑建材业管理所,2017-04-19)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8/4/11 14:50:00)
2


姓名: admin
发贴数:56600
回复数: 94771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4/11/25 9:3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沪府办发〔2018〕11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上海市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3月29日

上海市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随着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滚动实施,本市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源头防控和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全社会环境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进入新时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本市正处于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基本建成“五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阶段。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推进绿色转型发展,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制订本计划,即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新作为”重要指示,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和建设成为卓越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要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大气、水、土壤、固废和生态建设等领域的突出环境问题,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得生态之城更具韧性、更可持续,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更加怡人。
  (二)基本原则
  ——坚持底线思维,推进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战略位置,严守生态环境底线,更加注重推进各领域绿色转型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坚持质量核心,实施系统治污。以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导向,坚持标本兼治、分类防治、系统联治,分领域明确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任务。统筹运用源头预防、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多种手段,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开展多污染物协同防治,系统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坚持深化改革,强化制度创新。以改革创新推进环境治理理念和方式转变。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实施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推进环境监察、环境审计、排污许可等制度改革,完善环境治理市场化机制,强化环境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加快形成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坚持依法严管,推动社会共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立法、环境司法和环境执法,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夯实全社会环保责任,加快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本市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空间规模、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以及基本建成“五个中心”基本框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环境产品。
  ——城乡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8%,国考断面水质全面消除劣Ⅴ类,市考断面水质95%以上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Ⅴ类水;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力争达到80%左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到37微克/立方米;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左右。
  ——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效率明显提高,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用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在2015年的基础上削减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上升到14%左右,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污染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污泥有效处理率达到95%以上;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8%;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达到95%,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农药化肥亩均施用量在2015年基础上削减20%左右;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得到全面安全处置。
  ——生态安全格局持续优化。生态空间应保尽保,森林覆盖率达到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湿地总面积维持在46.46万公顷,集中建设区外现状低效建设用地减量21平方公里,生态资源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社会共治体系初步形成。进一步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全市环境保护责任体系更加健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满意度稳步提升。
  
二、水环境保护
  以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以下简称“苏四期”)为牵引,重点推进污水污泥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巩固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加快补足水环境治理体系短板,地表水水质保持稳定改善。
  (一)全面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在全面落实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禁止新改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的基础上,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现存工业企业的关闭清拆。加快启动陈行水源地与青草沙水源地连通方案研究。持续完善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相关政策。结合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调整,对水环境功能区划进行修订。完成省市边界水文水质监测站网的建设。
  (二)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建管养并举、泥水气同治”的原则,完善全市污水、污泥处理处置体系。继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水平,全面完成竹园一、竹园二、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建成虹桥和泰和污水处理厂工程,完成青浦朱家角和练塘及嘉定安亭污水处理厂的扩建工程。到2020年,全市净增污水处理能力60万立方米/日以上,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要求达到一级A及以上排放标准,同时完成石洞口、竹园、白龙港、青浦等污泥处置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污水收集治理工作。到2020年底,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污泥有效处理率达到95%。
  (三)加大城市面源治理力度
  着力推进市政设施污染控制。以“苏四期”为重点,加快实施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工程试验段,推进天山、桃浦、曲阳、龙华、长桥和泗塘等6座污水处理厂功能调整,转变为初期雨水调蓄设施。启动竹园初期雨水处理厂建设,实施大武川初期雨水调蓄池工程,改善区域水质。开展上海大学、大场老街、罗秀、景东、平阳、葑村南、张华浜等市管雨水泵站污水截流设施建设或技术改造,并通过泵站优化运行等措施,减少泵站放江量,完成市政雨水泵站旱流截污工程,提高合流制地区污水截流倍数,进一步降低雨污混合水污染对河道水质的影响。在全市建成区分流制地区雨污混接大排查的基础上,全面开展雨污混接改造。到2020年,基本消除本市建成区分流制地区市政混接、沿街商户混接及企事业单位混接。
  继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0年,本市建成区200平方公里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研究出台《上海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贯彻落实到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管控环节。加强规划引领,按照本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要求,各区要编制本辖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全面完成浦东新区临港地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市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形成一批适合上海实际的海绵城市建设案例,以示范引领,全面推动本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四)持续强化河湖综合治理
  围绕到2020年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实现国考、市考断面的水质目标,采用控源截污、沟通水系、生态修复等措施,继续推进全市中小河道整治,三年累计实施600公里以上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和2200条段断头河整治,使河道水环境和陆域面貌得到明显提升。按照“苏四期”治理要求,对苏州河两翼中小河道进行专项整治。全面落实河长制,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实施《上海市中小河道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导则》,建立完善河道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开展引清调水,实现水体有序流动,改善河网水质。在湖泊实施湖长制,严格湖泊水域空间管控,完成元荡湖围网养殖拆除及生态修复工程,深化研究淀山湖、滴水湖等主要湖库的富营养化问题,防治湖库富营养化。
  (五)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
  坚持陆海统筹,以实施污染源防控为重点,突出系统治理,强化协同执法监管,持续削减本市陆源入海及海上污染负荷。开展陆源长江入海污染源总量调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加强船舶污染物的排放与接收管理,逐步完善全港船舶废弃物(油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回收处理体系,强化现场监督管理。建立海洋生态红线管理制度,实施严格管控。进一步提升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加强近岸海域海水环境监测,确保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
  
三、大气环境保护
  以实施PM2.5和臭氧(O3)污染协同控制为核心,以产业和交通领域为重点,统筹能源、建设、生活等领域,全面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一)持续深化能源结构调整
  实施煤炭和能源总量双控。削减钢铁、石化等用煤总量,减少直接燃烧、炼焦用煤及化工原料用煤,合理控制公用燃煤电厂发电用煤总量。到2020年,宝武集团耗煤量控制在1150万吨,上海石化和高桥石化分别控制在200万吨(含石油焦)和75万吨,华谊集团控制在200万吨以内,公用燃煤电厂燃煤量控制在2412万吨。到2020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在2015年基础上削减5%以上,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30%以内;天然气消费量增加到100亿立方米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上升到14%左右。
  完成中小燃油燃气锅炉氮氧化物(NOx)排放深化治理。修订实施本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20年底前,完成中小燃油、燃气锅炉提标改造。
  (二)全过程深化工业污染防治
  加大重点企业升级改造和污染治理力度。聚焦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多措并举,继续深化污染排放综合治理。钢铁行业铁水产能规模控制在1502万吨以内。加强钢铁行业重点企业无组织排放监管,到2019年,完成原料、燃料转运过程全密闭化和露天料场与封闭料场的作业切换。完善本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清单并开展动态更新。出台储运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技术规范,到2019年,全面完成石化行业、陆地和液散码头储罐及装卸过程密闭收集处理或回收。
  全面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总量和行业控制。按照“控制总量、削减存量、减量替代”的原则,对涉VOCs排放的建设项目按新增排放量的2倍进行减量替代。推进石化化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家具制造、木制品加工、包装印刷、涂料和油墨生产、船舶制造等行业VOCs治理。到2020年,重点行业排放总量较2015年削减50%以上。
  全面实施低VOCs含量产品源头替代。编制工业企业低VOCs排放绿色生产工艺目录及低VOCs产品目录等,规范产品生产及销售环节。2018年起,本市禁止生产高VOCs含量有机溶剂型涂料、油墨和胶粘剂的新、改、扩建项目,现有生产项目鼓励优先使用低VOCs含量原辅料。在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家具制造和木制品加工、包装印刷、船舶制造、工程机械制造、金属制品、通用和专用设备、交通设备、电子元件制造、家用电器制造等重点行业,开展低VOCs含量产品的源头替代。其中,整车制造企业除罩光漆外全面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到2020年,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VOCs排放量比2017年削减30%以上;2018年底前,家具制造和木制品加工行业全面完成低VOCs含量涂料和胶粘剂的应用;到2019年,包装印刷行业全部采用低VOCs含量油墨;到2020年,船舶制造行业涂装作业实现密闭喷涂施工的比例达到65%以上,工程机械制造和钢结构制造行业低VOCs含量涂料使用比例分别达到30%和50%以上。
  (三)强化移动源污染治理体系
  完善绿色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加强公交优化、慢行友好的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到2020年,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达到800公里左右,公交专用道450公里左右,不断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重,其中,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客运量比例达到60%。同步加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
  提升道路机动车辆污染治理水平。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大出租、物流、环卫、邮政等行业新能源车推广力度,到2020年,中心城区公交车和校车力争实现新能源化,加大新能源出租车的推广力度,新增、更新公务用车中新能源车比例大于50%,新能源货车推广规模超过5000辆。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车(标准车)推广数量不低于15万辆。加快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半径中心城区小于1公里,外环以外区域小于2公里。实施更严格的新车和油品标准。实施国六油品标准;适时提前实施轻型汽油车国六排放标准;2018年,普通柴油油品含硫量提升至等同于车用柴油国五标准的要求。加强在用车尾气治理及排污监管,实施巡游出租车到期更换三元液化装置。建立本市在用机动车维修点联网监测监管体系,完善在用车尾气排放检测监管平台。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提升非道路移动新机械准入门槛,适时实施非道路机械国四排放标准。严格实施国家非道路移动机械烟度排放标准,加强非道路机械执法检查。
  加强船舶港口及机场污染防治力度。实施船舶驶入排放控制区换烧低硫油(≤0.5%m/m),内河船舶和江海直达船应使用符合国家和本市标准要求的柴油,加强排放控制区实施情况的评估和执法检查。持续推进港口岸电和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制定本市港口岸电建设方案,推进核心港区(包括洋山港区、外高桥港区、吴淞邮轮码头、北外滩邮轮码头)实施靠港船舶岸基(港基)供电,到2020年,建成46个具备向船舶供应岸电能力的专业化泊位;实现煤电厂码头岸电设备全覆盖;开展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油改电、油改气等清洁能源技术改造以及机械势能回收技术应用,到2020年,港口RTG环保节能技改工程完成率超过80%。加强上海港集装箱运输车辆清洁能源替代,力争港区内集装箱运输车辆LNG使用比例达到90%以上,港区外集装箱运输车辆LNG使用比例达到10%。内河码头(包括游船码头和散货码头)全面推广岸基供电,苏州河和黄浦江市区核心区域码头完成船用岸电保障。推进机场区域污染防治建设。推广地面辅助电源使用,新、改、扩建机场航站楼地面辅助电源配备率达到100%;提高现有机场航站楼廊桥机位辅助电源利用率,到2020年,现有机场航站楼远机位地面辅助电源利用率基本达到60%。
  (四)持续加强扬尘污染控制
  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加大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全市符合条件的新建建筑原则上采用装配式建筑,到2020年,全市装配式建筑的单体预制率达到40%以上或装配率达到60%以上。所有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其中,大型公共建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低碳发展实践区、重点功能区域内新建公共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的比例不低于70%。
  推进绿色工地建设。在符合建设管理部门要求的建筑工地,推进安装扬尘污染在线监控系统,结合工地扬尘在线监测,逐步推进工地降尘喷雾的使用。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到2020年,全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达标率达到98%以上,拆房工地洒水或喷淋措施执行率达到100%。
  深化道路扬尘污染控制。加强源头管控,加大对运输车辆跑冒滴漏现象的联合查处力度,渣土运输车辆全部安装密闭装置并确保正常使用,未符合要求上路行驶的,一经查处依法从严处理;严禁车辆偷倒渣土、垃圾行为。继续提高道路保洁率和保洁质量,到2020年,全市道路冲洗率达到70%。其中,中心城区道路冲洗率达到82%以上,郊区道路冲洗率达到52%以上。
  (五)进一步深化社会生活源整治
  制定汽修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涂料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限值标准,推广低VOCs含量产品在汽修行业的应用,色漆使用水性涂料,中涂、底漆使用高固含涂料,到2020年,力争全面完成低VOCs含量产品的替代。全面推行餐饮油烟在线监控和第三方治理,推广集中式餐饮企业集约化管理。研究餐饮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和维护保养技术规范,提高油烟和VOCs协同净化效率。
  
四、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
  (一)全面摸清土壤环境状况
  全面摸清土壤环境状况。根据全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深入开展全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力争到2018上半年,基本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及其分布,基本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污染地块的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结合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2018年底前,查明土壤污染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全面完成详查任务。
  优化整合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按照“水土联动、统一规划”的原则,优化整合本市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以耕地特别是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网格化监测;以工业园区、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交通干道两侧和优先管控的潜在污染场地为重点,开展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以浅层地下水为重点,加强重点区域土壤及地下水联动监测,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到2018年底前,完成全市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优化整合工作;到2019年底前,实现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乡镇、园区和重点监管企业全覆盖。
  (二)严格控制和预防土壤污染
  严格执行相关行业企业布局选址要求,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优先开展水源保护区、崇明生态岛的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优先调整工业园区周边、市政设施周边、河道两侧、交通干道两侧农用地用于生态林地建设。加强重点监管企业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监测,强化工业企业源头管理,防范企业拆除过程引发土壤及地下水污染。
  (三)加强农田土壤环境保护管理
  切实加大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力度。制定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的土壤环境保护方案,对优先保护类耕地实现严格保护,确保其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制定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方案。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和土壤改良等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加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用途管理,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制定退耕还林或种植结构调整计划。对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源安全的受污染耕地,落实有关治理措施。对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减少或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的区进行预警提醒并依法采取环评限批等限制性措施。到2020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实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面积达14万亩。
  强化农林业生产环节的管控。加强“198”区域建设用地减量化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和纳入后备农用地资源的未利用地保护。对减量化地块及滩涂围垦农用地的后续利用,按照土壤环境质量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并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生态修复等工作。
  (四)推进场地污染防控和治理
  实施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序推进土壤治理修复。强化建设用地储备、出让、收回、续期等环节的场地环境调查评估,完善相关技术体系,实施本市建设用地动态流转调查评估制度。结合城市发展布局调整和场地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以拟开发利用为住宅、商业、学校、医疗、养老场所、游乐场、公园、体育场、展览馆等环境敏感性用地的潜在污染场地为重点,开展治理修复。重点推进南大、桃浦等重点转型发展区域的污染场地治理修复。
  
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重点解决当前面临的处置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巩固无害化成果,突破减量化瓶颈,打通资源化渠道,基本建成系统完善的固废分类收运、处置和循环利用体系。
  (一)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
  坚持“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原则,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通过治理模式创新,补好城市管理短板。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将垃圾分类纳入小区综合治理、文明单位创建等工作,单位生活垃圾全面强制分类全覆盖,居民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居住区达标验收挂牌制度;充分发挥居委会等基层组织作用,协调物业、志愿者、第三方社会组织等力量,引导和推动广大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制定和完善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的标准与规范,探索分类后可回收物、湿垃圾、有害垃圾处理技术并研究配套政策。到2020年,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基本实现全覆盖,完善分类管理、巩固提升分类实效,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8%。
  (二)完善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体系
  调整完善本市“一主多点”垃圾末端处置设施格局,加快建设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力争到2020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3.28万吨/日;重点推进老港基地、浦东、松江等一批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完成闵行区厨余、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全市湿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力争达到7000吨/日;完成闵行闵北环卫基地、青浦西虹桥生活垃圾转运站等建设项目;到2020年,基本建成系统完善的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
  (三)构建建筑垃圾科学处置体系
  落实《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推进区级建筑垃圾中转分拣场所建设,加紧研究制定实施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的强制使用制度。完成老港基地、嘉定、闵行、浦东、松江等建筑垃圾中转分拣场所及资源化利用工程的建设。到2020年,全市装修垃圾和拆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达到750万吨/年。
  (四)完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与处置体系
  持续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制度,优化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途径。进一步深化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依托“104”工业地块、现有固废设施等场所,探索固废循环利用基地建设。完成老港工业固废填埋场二期工程建设。
  (五)完善危险废物安全收运处置体系建设
  以最严格的环境标准,进一步优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布局。大力提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探索钢铁行业协同处置设施建设。鼓励区域和工业园区结合自身危废处置需求,配套建设危险废物收集、处理处置设施。构建多层次的收运体系,推进工业园区的收集中转平台建设,解决中小企业危险废物收集难题。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铅蓄电池企业生产者延伸责任体系建设。突出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导向,探索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机制。探索危险废物管理相关第三方服务机制,组织开展危废利用处置能力和设施运行情况评估,开展典型危废集中处置设施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价与防控研究。完成上海市老港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建设。
  
六、工业污染防治与绿色转型发展
  以完善产业准入标准和环境政策体系为抓手,加大全过程环境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实现工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
  (一)严格产业环境准入
  按照国内最严的要求,继续收严重点行业产业准入标准、水耗能耗和环保排放标准,研究绿色制造标准,探索不同类型园区差别化产业准入政策。落实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作用,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继续推进规划环评和战略环评,充分发挥环评制度源头防范作用。禁止新建钢铁、建材、焦化、有色等行业的高污染项目,严格控制石化化工和劳动密集型一般制造业新增产能项目。
  (二)加快结构调整和绿色制造
  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完成再生铅、再生铝等低端污染行业整体退出。开展黄浦江沿岸化工企业、堆场、码头摸底调查,对污染严重、治理无望企业列入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并实施;加大对涉重金属企业排查力度,加大对排放铅、汞、镉、铬、砷、镍等多种重金属的落后产能调整力度。到2020年,全市完成3000项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继续推动桃浦、南大、吴泾、吴淞等重点地区结构调整,开展新一轮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启动高化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104”工业地块结构优化和能级提升,结合“198”区域减量化和“195”区域转型,完成“198”建设用地减量21平方公里。
  着力构建绿色(生态)制造体系。全面统筹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制定本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方案;加快修订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企业以及绿色评价与服务等标准,制定20项绿色(生态)产品评价标准;按照更高标准,推进20个绿色(生态)产业园区创建、实施9项绿色(生态)制造集成项目、建设100个绿色(生态)示范工厂、引导开发100项绿色(生态)产品、推进建设10个绿色示范供应链。到2020年,绿色(生态)制造体系初步建立,绿色(生态)制造相关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基本建成。
  (三)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和改造
  以“聚焦行业、突出重点”为主线,积极推进钢铁、水泥、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重点园区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三年累计推进1000项清洁生产改造。继续推动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不断提升行业清洁生产整体水平。
  (四)完善园区环境建设和监管体系
  强化工业园区属地化管理责任,落实规划环评管控要求。持续完善工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提高工业园区集中防污治污水平。加快推进工业集聚区污水管网建设和截污纳管,“104”和“195”区域已开发地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严格实施雨污分流,建立完善雨污水管网维护管理制度,定期排损,防范风险。试点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特征因子在线监测,提升工业园区环境质量监控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
  (五)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以各区、工业集团为主体,在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固废处置及监测领域,推进15个第三方治理示范项目。通过对环保服务业及装备制造业的调研,梳理一批水、气、土、固废治理及监测等的主要技术及设备,建立示范项目库。开展对环境第三方服务机构技术人员、对企业环境保护操作人员的培训。研究编制环境第三方治理服务规范,营造规范、有序、统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环保管家等环境服务业在工业园区示范应用。
  
七、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
  以化肥农药减施、畜禽污染综合治理、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以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为主要目标,推进种养结合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水平,加快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强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
  削减养殖总量,优化养殖布局。落实《上海市养殖业布局规划》,到2018年,全市畜禽养殖规模控制在200万头标准猪(出栏)以下,并按照要求,基本完成400家规划不保留畜禽养殖场退养工作。
  开展保留畜禽养殖场综合治理。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全市规划保留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达到95%。
  (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实施化肥农药减施工程。按照“源头防控、过程拦截、末端循环利用”的原则,以化肥、农药减施、节水节肥等为重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到2020年,全市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分别减少至7.9万吨和0.35万吨,使用总量比2015年减少20%。在确保本市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基本取消麦子种植,加大绿肥种植和冬季深耕晒垡力度,三年累计种植绿肥和冬季深耕晒垡面积300万亩以上。持续推广使用有机肥,三年推广有机肥66万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40万亩次,缓释肥料应用面积达到30万亩次。推进粮食作物绿色生产示范点建设,每年建立水稻绿色生产示范基地200个。在蔬菜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通过应用杀虫灯、性诱剂、诱虫板等措施,巩固10万亩绿色防控示范区,减少农药使用量。开展设施菜田土壤保育和改良,三年计划改良设施菜田土壤6万亩。
  开展农业主要污染物流失监测。在青浦、奉贤、浦东等区6个定点小区,开展化肥流失定位监测,通过不同作物茬口、不同种植农艺制度,对农业生产中氮、磷流失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监测,掌握其污染排放情况,为科学治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三)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推进农业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结合蔬菜标准园建设,推进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成20个蔬菜基地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设备的配套,主要包括废弃物粉碎设备、翻耕设备和小型运输设备。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建立健全农业废弃物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体系,到2020年,本市区域内化学农药原药生产企业进入化工园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100%。
  推进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加大大马力拖拉机、适用还田、离田收集处置等机具选配力度;坚持农机与农艺相融合,优化还田技术路线,开展机械化还田技术的示范、提升、推广,提高还田质量;加大秸秆在肥料、饲料、基料等农业领域的利用规模,拓展高附加值的秸秆离田利用新领域,延伸综合利用产业链。到2020年底,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三年内新增1-2个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加强渔业生态保护。在长江、杭州湾、黄浦江、淀山湖等水域上海段持续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每年放流水生生物总量不少于5000万尾,促进渔业资源生态平衡,改善长江上海段、黄浦江等重点水域水质生态。加大对中华鲟、江豚等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建设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基地二期工程,加强部市合作,进一步提升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和救护能力。
  (四)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农村村庄改造作为本市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大推进力度,聚焦规划保留的基本农田保护地区内的农村居民点,重点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等方面,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推进涉及15万户农户的村庄改造,到2020年,全面完成规划保留农村地区村庄改造。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污水纳管和分散式处理,加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建立长效运维管理机制。到2020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
  (五)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
  完善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建立一套与都市现代农业标准化工作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加大推动绿色有机农产品技术操作规程标准研制。到2020年底,完成标准研制50个以上。
  提高绿色食品的供应量。在继续稳定本市“三品”生产总量占全市地产农产品产量70%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绿色食品认证的工作力度,稳步提升绿色食品供给率。力争到2020年,绿色食品生产总量占地产农产品产量20%。
  
八、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加快基本生态网络规划落地,系统推进绿地林地建设。
  (一)加强生态空间分区管控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生态空间分类管控要求。按照“事前严防、事中严管、事后严惩”的全过程严格监管思路,建立健全涵盖监测评估、监督考核、动态增加、政策激励等相关工作机制。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比例,有效保障城市生态空间,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完善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刚性约束等环境引导和管控要求,强化“多规合一”的生态环境支持。启动生态环境保护空间规划研究。
  (二)大力推进绿地林地建设
  积极推进绿地林地建设。加快基本生态网络规划落地,系统推进绿地林地建设,重点推进生态廊道、郊野公园和城市公园建设。年均建设1200公顷绿地,包括合庆郊野公园、老港郊野公园、世博文化公园、上海植物园北区、桃浦中央公园南片、三林楔形绿地、张家浜楔形绿地、东沟楔形绿地、康家村楔形绿地等,三年新增公益林和生态廊道面积19万亩以上。优先在本市水污染防治方案中不达标国考断面周边建设林地。到2020年,本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8%。
  积极推进立体绿化和林荫道、绿道建设。提升生态资源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立体绿化、绿道、林荫道等建设,三年新增立体绿化120万平方米,创建60条林荫道,建设600公里绿道。
  (三)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
  加强重要生态资源功能保护,做好重要滩涂湿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修复工作,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保护和管理。继续推进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后续项目,建立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科研基地。研究提出湿地生态系统分区动态保护要求,确保湿地生态系统自然发育充分和演替过程完整,使湿地保有量维持在464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不断加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健全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四)提升生态示范建设水平
  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要求,全面提升本市各级生态示范建设水平,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新方向。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创建工作,完成建设任务,试点国家部署的示范重点;结合村镇环境保护的重点,以及美丽乡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等工作,推进村镇环境保护工作。继续推进本市国家级和市级生态工业园区示范建设。
  
九、世界级崇明生态岛建设
  围绕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总体目标,举全市之力,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打造长江生态大保护的标杆和典范。
  (一)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
  坚守生态红线,落实生态红线分级管控要求,不断强化生态网络,优化生态空间格局。以崇明本岛水资源、森林资源密集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区域为基础,围绕塑景成带、廊道串景,建立复合型生态廊道。优化公共绿地布局体系,合理规划建设公园、公共绿地和绿色休闲空间。推进环岛生态景观道、崇明港西乡村公园等建设。结合河道、公路、村庄、特色小镇及农场分布,持续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发挥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等核心景区对风貌带的带动作用。以花田、花溪、景观廊道为重点,建设“海上森林花岛”,塑造点线面结合的花岛大地景观。到202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加强滩涂湿地保护,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扩大湿地面积,提升湿地生态功能,规范湿地用途管理,打造鸟类天然博物馆和候鸟天堂。
  (二)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有效提升水环境质量。以源头截污为根本,末端治理和过程管控相结合,持续推进全域水质净化。加快全域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做到100%全处理、全覆盖。加快河道综合整治,重点推进镇村级和国有农场的河道轮疏、生态治理、岸边整治,开展南横引河西段河道综合整治和团旺河北段建设。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域达到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控制标准,实现出水断面水质不劣于进水断面。
  大力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燃气和燃油锅炉低氮改造,加大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力度,持续深化扬尘、餐饮、汽修、农业等面源污染治理。按照绿色农业的要求,加大耕地保护和土壤污染治理,实施土壤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有序推进生态复垦。按照养殖业布局规划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总量,完成光明集团奶牛场、生猪场归并整治,全面实现规模化畜禽牧场粪尿资源化利用和达标排放。加大建筑混凝土、废弃食用油脂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处置监管力度,启用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两大焚烧处置系统。加强长兴岛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强化船舶污染防治和排放管控。
  (三)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
  建立生态信用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三农”信用体系相结合,围绕绿色信贷联盟企业、涉农经营单位、农业人口三个系统,构建生态信用体系。优化生态环保类信息收集和评价标准,研究制定与信用体系建设相配套的财政支持政策,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支农惠农机制。完成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建设,系统监测水、大气、噪声、土壤和生态环境。
  
十、循环经济与绿色生活
  全面落实国家“循环发展引领行动”要求,构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的产业体系,加强示范引领,加强科技、机制和模式创新,激发循环发展新动能,逐步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强化循环经济示范引领
  落实推进国务院部署的“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工作”,率先在本市探索建立“销一收一”模式的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行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循环化程度。到2020年,完成全部国家级和50%以上市级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深入推进上海临港地区“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再制造产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积极推动一批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的提质增效,发挥“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示范项目、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等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完善循环型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体系
  加强统筹协调,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建立法治化、制度化处置流程,形成长期、稳定、可靠的处置方式,建设一批两网协同回收处置点。建立健全市场运行体系,培育一批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市场主体。进一步推动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稳步提升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建设;探索建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处理体系,促进检测、实验、评估、标准规范等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再生产品和原料推广使用制度,鼓励和引导绿色消费,大力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再生品使用,削减一次性用品使用,实施绿色建材等产品强制推广和使用。
  (三)推进绿色生活方式的转变
  结合开展市民修身行动,加强宣传引导,广泛传播绿色生活理念。通过各类培训、主题活动、宣传册、公益广告等方式,开展“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宣传,增强市民知晓率。将绿色生活相关内容纳入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镇、文明小区、文明村及文明单位指标体系,坚持创建引领,推动工作落地;积极开展创建市级节约型示范单位、绿色家庭、绿色餐厅、绿色生态社区、绿色学校和绿色出行等行动,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创建,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绿色生活。加强对绿色产品开发研发、绿色技术和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支持;严格执行节能环保产品强制采购制度,优先采购节能、节水、节材产品;鼓励倡导绿色采购;推进节能信息公开;推广办公电子化、无纸化,倡导采用电视、电话的会议方式;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的使用,推广使用环保再生纸、再生鼓粉盒等资源再生产品。继续深化“除陋习,有素养,行文明”不文明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培育市民文明绿色生活方式。
  
十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保障机制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体制、机制、法制、费制、标准、科技、政策等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强化环境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建立完善本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强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本市环境监察制度,开展集中督察和日常督察相结合的环保督察,三年内完成一轮区级环保督察。建立完善本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机制和绿色发展评价制度,完善党政领导班子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考核机制,健全完善市、区两级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机制。深化生态环保体制改革,落实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跨区域监测执法机制,将环境执法机构列入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序列,健全街镇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推进环境治理机制改革,加快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污染防治管理体系,继续深化环评审批分类改革,完善环保竣工验收制度;全面实施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完善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中小河道整治常态长效机制。
  (二)加强法制标准建设
  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立法研究,研究修订《上海市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出台本市排污许可证管理规定。修订本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半导体行业污染物排放等一批环境标准,研究出台涂料、油墨、胶粘剂低VOCs含量有机物含量限值标准,研究出台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企业以及绿色评价与服务等标准。配合工业VOCs污染防治、建筑工地和堆场扬尘污染控制等工作,制定发布相关的技术规范。健全循环经济标准和产品认证,完成再生原料及产品、餐厨废弃物资源化产品、利废建材等产品标准研究制定和产品认证工作。
  (三)实施最严格的环境执法
  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结合落实环境监察监测执法垂直改革方案、基层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环境执法重心向区、街镇下移,加强属地环境执法,强化环保专业执法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联动,构建市、区、乡镇的三级环境监督网络。围绕提升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等目标,实行专项执法与“双随机”执法检查并举,加大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治理、黑臭河道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纳管企业监管、涉重金属排放企业监管、垃圾违法违规转运处置等重点领域监督执法力度。继续强化多部门联动监管、联合执法,完善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四)完善环境监测监管体系建设
  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全面完善以PM2.5和臭氧为核心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优化环境气象、交通环境空气、产业园区空气特征污染物、扬尘等专项监测网络,全面提升本市和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和污染预警水平,完成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报中心二期平台建设;构建涵盖省界来水、饮用水水源地和各区考核断面、特定功能区的上海市地表水环境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优化和完善各级河道监测断面(点位),加强出入境断面、重要湖泊水质监测,实现水质、水文数据实时监测共享;建立覆盖主要用地类型和土壤环境敏感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成覆盖全市各类功能区的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完善辐射应急及在线监测网络;建设天地一体化的生态遥感监测系统,加强生态监测和评估;健全本市固定源、面源和移动源在内的污染源监测体系,重点排污单位率先实现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全覆盖,完善重点企业和化工园区监测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智慧环保发展,强化全市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噪声、辐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集成和共享,推动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深入开展污染源数据整合和联动管理,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统一编码,完善污染源监管“一源一档”,开展环评可视化审批,建立全市统一的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深化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污染源联动监管体系,实现污染源信息统一填报,提升污染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开展应用系统向电子政务云迁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数据中心建设,逐步实现污染源、污染物、生态环境数据的互联互通、实时共享和成果应用。建立环保数据交换平台和资源监控平台,开展环保大数据挖掘分析和应用研究,提升环境管理信息化支撑能力。
  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能力建设。整合本市环境风险源数据信息,开展本市环境风险防控系统建设,实现事前完善预防、事中高效处置、事后评估整改的全过程应急管理。进一步完善“三监联动”快速响应机制和监管执法平台。推动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与事故应对能力建设,推动高风险企业不断提高环境风险防控水平。强化重点区域与重点行业的有毒有害物质、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型特征污染物及危险废物监测监管,升级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安防措施。
  (五)加强政策支持保障
  强化对污染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制定工业VOCs总量减排试点、码头岸电建设、雨污混接改造、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完善与本市生态保护红线相匹配的生态补偿制度,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加强政策资金对循环经济领域技术、网络体系、产业发展等支持带动作用,扶持培育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发展,研究建立本市循环经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
  (六)完善环境治理市场化机制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环保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比例保持在3%左右。深化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和环境税费制度改革,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金融多种政策,引导各类主体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探索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市场机制,在高风险行业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深化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机制。
  (七)加大环保科技支撑力度
  围绕落实国家环境治理工作部署,并针对本市环境热点、难点和前沿问题,重点支持一次PM2.5、O3等关键前体物协同深化治理新技术研究;围绕“河长制”和供水安全开展持续深入的科技攻关,开展污水、污泥中抗生素、多环芳烃等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对环境生态的影响研究等;针对本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污泥等处理处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能源化和资源化为导向,加大支撑力度,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继续推进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大气重点实验室、上海城市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和城市土壤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推进国家大气环境观测平台建设,开展环境与健康领域科研平台建设。
  (八)强化区域环境协作保护
  全面加强长三角环境保护区域合作,做深做实区域环保协作机制。深化长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积极推动机动车异地同管、船舶污染排放控制区建设、高污染天气协同应急等重点工作,强化立法、规划、标准、政策、执法等领域协同与对接。完善长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持续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协同推进跨界临界饮用水源地保护。健全区域环境应急联动机制,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协作水平。加强长三角区域环境科技协作。
  (九)推进全社会环保共建共治共享
  加强环境保护社会治理机制建设,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深入推进环保政务公开,对重大环保政策、生态环境监测、重点污染源、环境基础设施污染物排放情况、突发环境事件等环境信息,实行全面公开,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落实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接受公众监督,推动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完善企业环保诚信体系,健全企业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等制度,扩大企业环境责任报告发布范围。强化环境宣传教育,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建立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来源:中国·上海,2018年4月10日)

“......继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水平,全面完成竹园一、竹园二、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建成虹桥和泰和污水处理厂工程,完成青浦朱家角和练塘及嘉定安亭污水处理厂的扩建工程。......”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18/5/21 19:38:00)
3


姓名: admin
发贴数:56600
回复数: 94771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4/11/25 9:3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青浦区朱家角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不含桩基)施工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

报建编号:1702qp0044 
标 段 号:c02 
招 标 人:上海朱家角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招标代理:上海臻诚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人:龚彩凤 
电 话:021-59203378*802 
地 址:上海市青浦区清河湾路980号e通世界商务园515室
邮 编:201700 
招标方式:公开招标 
招标标段名称:青浦区朱家角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不含桩基) 
最高投标限价:18315 
合理最低价:16508.0312 
下浮比率:3% 

招投标情况:
投标人 中标候选人排序 项目负责人姓名 工期 否决投标/入围情况 投标报价(万元)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中标候选人 王研 550 否 17497.4184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第二中标候选人 张帆 550 否 17497.6016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中标候选人 高友伟 550 否 17509.3232 
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郭卫平 550 未入围 18256.3921 
上海金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耿伟生 550 否 17398.4883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孙继伟 550 未入围 18208.7730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梁寒光 550 未入围 16426.7235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吴志新 550 未入围 18285.6962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鄢光军 550 是 17502.5239 
上海亚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崔永昆 550 未入围 16382.7675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马新辉 550 是 16391.9236 
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汤红 550 未入围 18291.1905 
上海西部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李洁仙 550 未入围 17862.4352 
上海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马世龙 550 是 15956.0138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  张振光 550 未入围 18157.4035 
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屈振伟 550 是 18214.8170 
核工业华东建设工程集团公司  肖冰洲 550 未入围 16811.3385 
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赵庆为 550 未入围 18195.9525 
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吴睿琦 550 否 17861.5196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邹成山 550 是 18109.5686 
上海同济建设有限公司  杜明 550 否 17856.4990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兰昌志 550 未入围 18147.8319 
江西有色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胡水亮 550 是 18276.2016 
上海南汇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姚建平 550 是 18312.4435 
江西建工第三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骆剑霞 550 未入围 16662.9870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刘森维 550 未入围 18289.3586 
上海普陀市政建设养护有限公司  甘韻堃 550 否 17859.1397 
黑龙江省建筑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荣猛 550 是 18295.9913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王召鹏 550 是 18018.0176 
上海奉贤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柴文龙 550 是 17999.3972 
华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袁华东 550 是 18130.0736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张茂勇 550 未入围 17256.1510 
共32个投标人

公开招标公告:第1次发布
 
公示期限:2018年5月18日至2018年5月21日
 
中标候选人业绩:招标文件及补充文件未要求 

详细:中标候选人公示详细信息

备注:招标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确定中标人。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20/3/31 0:43:00)
4


姓名: admin
发贴数:56600
回复数: 94771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4/11/25 9:3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青浦区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青浦区通过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滚动实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突出保护优先,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区域产业能级提升和绿色转型。全面实施环境治理攻坚战,有针对性解决了一批重大环境问题,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监管执法能力、环境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重点整治区域生态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善。在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青浦区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质量仍然是建设生态宜居新青浦的主要短板,绿色转型发展任务艰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然突出,环境治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青浦区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功能提升、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青浦的关键期。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全面建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先进、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青浦”,特制订《青浦区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即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突出生态保护优先,推动绿色发展,以提升青浦区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水平为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解决大气、水、土壤、固废和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加快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二、 基本原则

环境优先,绿色发展。全面响应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环保和民生保障“双底线”思维,强化绿色引领、源头防控和生态空间管控,注重推进各领域绿色转型发展的探索实践,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重点突破,深化治污。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聚焦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消除劣五类水体、垃圾分类处理等亟需解决的突出矛盾,统筹运用源头防控、转型升级、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多种手段,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城乡一体,区域统筹。坚持长远谋划,统筹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统筹城镇与农村环境保护。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体系延伸为手段,突出农村地区环境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逐步消除青浦东西部环境差异。

改革创新、监管从严。落实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推进体制、机制、法制、政策等改革创新。注重过程严管,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 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更加深入,建设成生态宜居现代化新青浦。

(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8%,国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市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稳步提高,到2020年末力争达到80%左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率完成市下达目标;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左右。

(二)绿色转型发展取得突破

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效率明显提高,单位国民生产总值(GDP)综合能耗、用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全区煤炭消费总量降至零;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进一步提升,努力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三)污染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全区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保留村庄基本实现全覆盖),污泥有效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完成市下达目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农药化肥亩均施用量在2015年基础上削减20%左右;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得到全面安全处置。

(四)生态安全格局持续优化

生态空间应保尽保,森林覆盖率(陆域)达到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湿地保有量不下降;集中建设区外现状低效建设用地减量228公顷,生态资源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五)环境共治体系初步形成

进一步发动社会力量整体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全区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基本完善,形成政府、社会、企业相互联动、三位一体的环保格局。

四、 主要任务

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并结合青浦实际,我区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共设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与绿色转型发展、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循环经济与绿色生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保障措施9个专项86个项目,其中市级项目74个,区级项目12个。

(一) 水环境保护

以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以下简称“苏四期”)为牵引,重点推进污水污泥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巩固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加快补足水环境治理体系短板,地表水水质保持稳定改善。

1.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全面落实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禁止新改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的基础上,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现存工业企业的清拆工作。持续完善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相关政策。配合完成省市边界水文水质监测站网的建设。

2.完善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及水平,2018年底前,完成朱家角和练塘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2020年底前,完成西岑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扩建工程。提高污泥处置能力,完成污泥集约化处理处置工程,新建污泥干化焚烧设施。到2020年,全区污水处理规模达到43.9万立方米/日,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污泥有效处置率达到100%。
.......

青浦区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市级项目清单
专项 类别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任务和项目规模 市节点要求 责任单位 年度节点计划目标 协调部门 实施单位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
污水污泥处理系统
2 青浦区朱家角污水厂三期扩建工程 提标改造3万立方米/日,扩建3万立方米/日 2018 区水务局 朱家角镇 完成
3 青浦区练塘污水厂三期扩建工程 提标改造1.2万立方米/日,扩建0.6万立方米/日 2018 区水务局 练塘镇 完成
4 青浦区污泥集约化处理处置工程 实施300吨/日污泥独立干化焚烧项目 2020 区水务局 项目公司 项目前期 启动实施 完成
......

(来源:上海市青浦区生态环境局,2019-06-13)

“...... 2 青浦区朱家角污水厂三期扩建工程 提标改造3万立方米/日,扩建3万立方米/日 2018 区水务局 朱家角镇 完成......”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admin的回复(2021/6/24 12:07:00)
5


姓名: admin
发贴数:56600
回复数: 94771
等级: 管理员
登陆否: 已经登陆
注册时间:
2003/1/1 13:19:00
最近登陆时间:
2024/11/25 9:38:00
联系方式: 给他发邮件
   
  关于对青浦区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75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无

公开类型:主动公开

发文字号:无

发文日期:无

公开主体:无

发布日期:2020.07.02

民革区委:

您在区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第075号《关于长效维护好青浦水体大环境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 该提案由我局主办,生态环境局和房管局会办。经内部多次研究讨论,并于4月28日,由区政协组织召开协商会,与您进行了当面沟通,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区在饮用水源保护、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水污染防治、河湖综合整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监管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区地标水环境治理改善明显。2019年,提前一年完成725个劣Ⅴ类水体消除任务,19个国考、市考水质断面全部达标,304个市河长办监测考核断面总体达标率达到99.7%(全市最高)。在市对区考核中,我区蝉联“河长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双第一,“水十条”考核水质排名郊区第一。针对雨污混接混排现象、城区内部分区域污水管网未覆盖和青东部分地区污水倒灌现象,我们与区生态环境局、房管局等部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与赵巷镇、徐泾镇、青发集团、新城公司等相关部门充分沟通,明确了具体措施,在水环境治理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一、狠抓具体问题整改

1.关于城区部分区域污水管网还未全覆盖

一是大西门街、乾寿街、福泉街、和睦街到五厍浜路的四条老街,并非没有污水管,而属于雨污合流排水系统,已结合中央环保督察整改,2016年完成污水截流设施设置,污水截流至污水处理厂。同时,该区域新建的南门雨水泵站项目,也考虑了污水截流设施,避免污水混排入河。(目前,城区仍为雨污合流的街道共11条段、1.15公里,在2016年城区雨污截流及初期雨水治理工程中,累计设置截流设施22处,日截流规模5650吨,合流区域全覆盖。因有雨水混入,在雨天会对污水处理厂造成一定冲击。)二是城中北路、三元路、一线街区域,城中北路及三元路均为雨污分流,仅一线街为雨污合流,也有末端截流设施。目前,青发集团已安排资金,实施分流改造,计划9月开工,年内完工。三是外青松公路(盈港路-上达河)区域,现状污水分别排入青安路和华纺路。四是青松路(318国道-沪渝高速)区域,塔湾新村居民楼、毓华学校等单位污水均排入318国道,农民宅基为散排,正在动迁。五是外青松公路至高速收费站区域,有高速交警大队、气象局两家单位,现状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定期抽运,符合环保要求。类似待开发区域,地块及城镇开发过程中会同步完善管网系统。

2.关于青东部分地区存在污水倒灌现象

主要是赵巷镇和睦路污水冒溢问题,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委书记赵惠琴亲自关心,区政协主席李华桂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调研课题,多次研究推动。我们会同赵巷镇、香花桥街道和青发集团等单位,齐心协力抓整改,去年下半年以来情况得到根本好转。一是完善和睦路排水系统。对和睦路农污系统加装了提升泵、安装了流量计、落实了错峰调度措施。二是挖掘被掩埋的污水井。318国道和嘉松中路沿线被掩埋的污水井多达23个,现已完成挖掘抬升,并同步对沿线管道进行了全面疏通养护。三是搭建工作平台。牵头搭建了“厂、网、泵”一体化联调平台,完善了液位在线监测和预警,优化了沿途污水泵站及二污厂运行调度方案。同时,正会同青发集团研究推动二污厂区域“厂、网、泵”一体化机制改革。

二、补齐面上短板问题

1.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标改造

针对农村区域污水收集处理难点,经过十多年努力,已完成全区7.8万户农户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其中3.3万户就近纳入市政管网,4.5万户建设了498个处理站进行就地处理。农污处理2019年纳入中央环保督察、发布上海最新排放标准,2020年纳入《上海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我区在自筹资金实施71个处理站提标改造基础上,计划将市政管网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一定范围内的站点应纳尽纳,进一步加大提标改造力度。同时,针对施工过程监管难点,正开展小区雨污混接改造社会志愿监督试点,将根据试点成效扩大至农污提标改造项目。

2.启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全区建有10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39.9万吨,出水标准全面达到一级A及以上,针对面上污水处理能力提升,正加快进行朱家角污水处理厂扩建扫尾和西岑科创中心水质净化厂前期工作,并谋划华新污水处理厂扩容及青东各厂互通。同时,以国家《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为契机,围绕“努力消除污水收集空白,全面实施雨污混接改造,确保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等目标,指导各街镇系统开展排水设施评估,科学制定提质增效方案,精准锁定“一镇一清单”“一厂一方案”, 目前方案编制已基本完成,年内锁定并完成一批项目前期工作。

3.开展初期雨水处理试点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区雨水泵站改造中,我们新增了截流设施,不仅能对雨水系统中的旱流污水进行截留,还能对初期雨水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收集处理。同时,结合海绵城市规划,将在建设项目中加大雨水调蓄处理设施推广应用,特别是大型单体建筑,进一步降低雨水径流对河道水环境的影响。

4.加强排水户监管力度

针对雨污混接排放的管理难点,特别是小餐饮、点心店等“三小”行业,我们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新,推动基层水务所职能转变,进一步下沉行业监管职能。充分发挥地利和人才优势,积极融入基层治理网格,协同属地力量,促进管理力量进小区、进企业、进机关事业单位,做实排水户源头监管。

三、夯实行业管理基础

1.继续加强小区雨污分流改造

近年来,结合中小河道整治、“美丽家园”、“苏四期”等,已启动小区雨污分流改造近1000万平米,为水环境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将继续加大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并压实物业责任,加强改造后的长效管理维护。今年计划完成120万平米改造任务、新建市政雨污水管网2.3公里,目前正在工可方案编制。

2.持续加强新建项目雨污分流监管

为避免“建成一个综合体多一个污染源”,以及新建小区雨污混排等尴尬局面,按照《上海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要求,积极推进把建设项目内部雨污水分流情况,纳入施工图审查和竣工验收范围,实行多部门联合验收,进一步从源头上加强监管,对社会投资建设项目行为予以规范。目前,我局已主动派专人入驻青浦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审查中心。

3.不断加强节约用水管理

坚持“节水优先”理念,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全力抓好水资源费、超计划加价水费和污水处理费征收,全面推进居民及企业节水工作。重点推进企业超计划加价收费向定额管理过渡,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提升节水减排成效,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总量,降低水生态承载压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水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来源: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2020年7月2日)

“......全区建有10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39.9万吨,出水标准全面达到一级A及以上,针对面上污水处理能力提升,正加快进行朱家角污水处理厂扩建扫尾和西岑科创中心水质净化厂前期工作,......”

 
     
回贴 发新帖 发布小字报
快捷回复 (作者: )
标题
内容
图片连接
(没有可以不填)
FLASH连接
(没有可以不填)

普通板块 已锁定板块 普通帖 热门帖 置顶帖 精华帖 锁定帖 发新贴 查看精华帖 发布小字报
在线人数:人
您的IP地址是:3.147.60.62,操作系统是:ClaudeBot/1.0,浏览器类型:compatible